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生态系统服务。快速城镇化进程不仅会引起绿色基础设施数量减少、布局不均,还会导致其内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以及结构失衡。传统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重点考虑生态空间的管制途径,忽视了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优化和结构平衡。在识别了济南市西部新城绿色基础设施供给、支持、调节、文化4类生态系统服务源的基础上,基于"结构—过程—功能—服务"评估框架,构建维持4类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关键格局。同时,考虑建成区内部及城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功能差异,赋予其不同权重,重点提升城市建成区内部破碎斑块的文化、调节功能,维持城郊地区大面积生态斑块的供给、支持和调节功能,构建底线、适宜、理想3层级安全水平下的绿色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
生态空间不仅是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屏 障,也兼具重要的游憩服务功能,若孤立处理2种功能的关 系,必然会导致过度开发或被动保护。揭示区域生态空间游 憩服务的供需匹配特征及空间格局,对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游 憩服务的总体布局,推动生态空间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总体格 局、省级层次供需特征、市县级层次供需关系3个层次,对区 域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需平衡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长三角城市群人均生态空间资源较高,但生态空间游憩服务 的供需错位现象突出。不同出行半径范围内生态空间游憩服 务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失配现象,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南 北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仅依赖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扩大 生态空间服务半径,北部城市的供需失衡现象会更加恶化。 长三角城市群各市县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生态游憩服务 跨区域供需协同网络:南部生态资源富足区应延展其游憩服 务辐射范围,填补供应空白;城市近郊区应关注连续性游憩 廊道建设,整体提升供应水平;北部连片供给失衡区则应进 一步挖掘农林复合空间的生态游憩潜力。  相似文献   

3.
城区边缘绿色空间深刻地作用于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品质,进而影响绿色低 碳建设目标,然而现实中却为规划建设的薄 弱环节。文章运用文献梳理与案例研究方 法,结合宝鸡南部台塬区规划实践,探讨了 绿色低碳背景下城区边缘绿色空间的规划 思路:尊重自然过程,提升城区边缘绿色空 间内在系统生态功能和外在复合服务功能; 利用区位与环境优势,发掘邻近城区正向关 联的空间环境与产业经济边缘效应。规划 方法展现于相互支撑的三个方面:塑造潜在 可能转化城区外缘绿色空间低碳功效的绿 色空间结构;构筑减少土地利用过程碳足迹的绿色空间用地布局;综合考量城郊游憩与地方 食物供给等绿色产业布局。最后,文章探讨了绿色空间与相关建设用地全覆盖土地利用控制 方法与空间设计导引指向。  相似文献   

4.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对大运河文化和生态进行全面保护。南旺分水枢纽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工程,蕴含了大运河重要的传统水利生态智慧。本研究将“适地性”与“共生性”生态智慧同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原则和构成要素进行融合,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途径。识别了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区域生态要素和遗产要素,以及潜在的生态廊道,构建了“一核一带,六廊多节点”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安全和遗产保护导向下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优化策略,以期为京杭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植物景观与建筑、规划、生态等各领域息息相关,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植物景观已经上升到城市基础设施的高度,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植物景观除了传统的美学防护功能外还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植物景观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疗养康复及文化传承功能;二是植物景观结合城市中的其他景观要素所体现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6.
王雪原  周燕  禹佳宁 《风景园林》2020,27(11):50-56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面临建设用地扩张下的空间置换、总量缩减、结构破碎等问题。以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雨洪调蓄功能为切入点,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武汉市域内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空间格局及水文区位分析;通过构建模拟城市扩张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整合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发展引导约束条件与空间控制约束条件作为运算规则,计算转换概率来模拟城市的扩张;以此分析城市扩张所带来的不同类型绿色基础设施的格局演变与内涝风险。研究发现在城市扩张过程中武汉市水文关键区位敏感性高且易被侵占,建成区将面临雨洪调蓄功能降低所带来的内涝风险。城市扩张与用地的博弈难以避免,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发挥城市雨洪调蓄功能的天然载体,其结构完整性对于城市水文过程良性循环起本底作用。保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敏感性高、易被侵占且具有关键水文功能的区域,根据风险程度建立多级控制体系,对于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保护及内涝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背景下,进行满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游憩供需、景观质量及绿色人本服务能力的城市山地公园步道设计研究,对于促进公园健康更新尤为重要。以金鸡山公园为例,基于生态保护、景观视觉质量和基础设施使用多维度协同的视角,进行城市山地公园步道路网设置及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步道选线,各因子的相对重要值由大到小为公园使用人群密度>醒目度>视域>相对距离>生物多样性>出现概率>地形地貌>相对坡度>水文条件>用地现状;2)与原有步道设置相比,基于生态敏感度、景观视觉敏感度和空间使用强度综合分析而形成的步道选线及路网设置,其分布的网状结构更具有侧重点,且对于成本因子较高区域的避让会更胜一筹。选择成本指数值最低的步道路径设计能兼顾生态保护、景观视觉质量、基础设施使用的要求,从而科学提高公园综合绩效水平,也为城市山地公园精细化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的由来、演变、作用,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系统化进展、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步骤,并阐述了识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的标准、方法与设定绿色基础设施用地保护优先权,旨在通过引入绿色基础设施这一新理念来对我国土地生态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给予预测。文章也强调了建立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土地的精明保护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的事件,对地球支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带来长久的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无序扩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加剧了潜在的区域生态风险。从土地自然演进的视角,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了佛山市水文系统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以及乡土文化安全格局。在GIS与RS空间技术支持下,构建了低(底线)、中(适宜)、高(理想)3种不同安全水平的佛山市生态基础设施,并识别了建设用地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态冲突空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城市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状况日趋严峻。作为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建设的主要内容,山地公园对于满足山地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山地公园游憩服务评价有助于科学指导山地公园的优化,提升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游憩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游憩体验感。以承德市为例,对中心城区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基于承德中心城区山地资源和环境特征,着重从市民对中心城区山地游憩环境的需求、感知出发,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选取了游憩环境、游憩设施、游憩感知、游憩承载、游憩区位5个方面的13个评价指标,基于GIS平台对这些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定量化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加权叠加,得到承德中心城区21个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城市山地公园游憩开发建设指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对山地空间的不同游憩需求,进一步推动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游憩建设与城市绿色空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缓解雨水径流问题,提供生态栖息地和游憩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美国通联邦和地区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政策,推动着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实施。本文选取波特兰、西雅图、纽约、芝加哥和费城五个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进行研究,将其归纳为规划控制、建设许可、专项收费、补贴激励4种类型,并结合相关城市案例进行了分析论述。之后本文总结出美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实施特点。本文期望通过对美国绿色基础设施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经验的分析研究,为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雨水管理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已经成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背景、策略和实施进行阐述,指出费城以生态网络作为多样化的雨水基础设施载体,将雨水基础设施与城市需求和功能相融合,使用"绿色英亩"作为量化的建设标准,基于建筑用地总面积及不透水区域的面积收取雨洪管理服务费。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宫聪  吴竑  胡长涓 《新建筑》2022,(1):49-54
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活力与生态功能是关乎城市环境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对比研究,提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功能优化的关键点与方法.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识别城市公共空间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这两类基础设施的公共活力与生态敏感性进行用地适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支付意愿法的杭州市园林植物景观游憩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憩价值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核算因子之一,国内外针对园林植物景观资源游憩价值的评估与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条件比较成熟的封闭式、收取门票的个体公园或风景区,其旅游人次和旅行费用数据获取相对容易。但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游憩的社会性、广泛性、间接性、无形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兼容等复杂特性,使其游憩经济价值补偿度量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性难以把握和直接度量。以著名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杭州为例,采用支付意愿法进行量化评估,得到基于杭州居住者和外来游客个人支付意愿的2009年杭州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年游憩价值为59.10亿~71.96亿元,占杭州市年GDP的1.2%~1.4%左右,一方面对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游憩功能进行了价值量化探索,另一方面为城市绿化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GDP量化核算和政策优化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小云  田银生  刘强 《华中建筑》2011,29(2):138-141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单位"正在经历着分解、外迁、用地置换等变化,城郊单位为了更好地适应周边空间环境以及内部功能调整,时其用地空间发展提出了更新改造的要求.文章以江西省林科院院部规划为例,探讨了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场地现有生态资源进行分析,通过用地空间的生态整合、综合改造和复合利用、交通网络体系的多功能构建以...  相似文献   

16.
《安徽建筑》2019,(5):161-165
阜阳市游憩网络的构建,依托淮河文化线路,从外部衔接和内部机制整合两个方面分析阜阳市游憩网络空间建构的机制和实施途径。以淮河文化线路阜阳段为核心,结合滨水游径和湿地保护带为载体空间,以景观交互性设计理念对阜阳市游憩网络建设实践提供优化对策。通过对交互要素的设计,营造不同程度的游径参与体验,借此平衡游憩需求与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游憩节点的选择、游憩线路的联接和交互设计优化,构建兼具人文繁荣、滨水景观重塑及生态功能的城市游憩网络。  相似文献   

17.
绿色基础设施是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由自然、半自然及人工设计的相互连接的绿色空间,以及生态化的灰色基础设施共同组成。枢纽中心和连接廊道是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组成要素,需要借助GIS等工具,结合相关生态标准进行识别,并通过生态评估和风险评估确定优先保护或恢复级别。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综合导向,加强公众参与和效益分析,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多层次制定规划导则与标准。  相似文献   

18.
北京百旺公园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是一个依托城郊老旧防护林带进行更新扩建的公园设计。设计要点是协调林带保护与游憩功能的关系,丰富原有单一的绿化景观,营造郊野氛围以及场地特色,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游憩和观赏的开放式园林绿地。设计有三大特点:合理协调防护与游憩两类功能,以此作为整体布局的前提;突出郊野氛围;以地域文脉寻求公园特色。从中得到的体会是:林下地被的种植很难依赖图纸来完成,“二次设计”或“现场设计”应作为一个正常的设计程序,融入最初项目计划或预期筹划之中。  相似文献   

19.
覃锦旋  王忠君 《中国园林》2022,(S2):135-139
文旅融合发展一直是城镇历史区段城市更新的有力手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首批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之一,大运河北京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镇历史岸段的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根据大运河城镇历史岸段的资源与社会环境特征,提出了基于生态-社会构建二维大运河游憩机会谱的方法,较好地划分了大运河城市历史文化岸段的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区域,引入场景理论,提出了适应游憩机会类型的场景表达方式。以大运河北京玉河段为实证对象进行实践验证,发现二维游憩机会谱分析框架下的场景表达定性准确、形式明确,可以通过文旅场景营建来实现游憩机会谱建立的功能价值。该游憩机会谱构建新模式为城镇历史区段的城市更新,以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市历史文化岸段的遗产资源活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20.
概述绿色基础设施已有的相关研究,分析现阶段在水网乡村规划绿色基础设施所面临的主要困境,阐明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引入水网乡村空间规划的积极意义。提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重点以苏州市黎里镇西片区的水网乡村为例,在基地信息数据全面搜集整理基础上,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完成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而确定绿色基础设施的主要构成要素,提出水网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途径,形成系统性的网络状绿色基础设施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