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乡村规划编制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使乡村规划体系的研究快速发展起来,涌现了不少相关研究和实践。本文从构建乡村规划的背景,现行乡村规划体系的研究、新乡村规划体系争论与协调,以及乡村规划体系各层面整合等方面对乡村规划编制体系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希望可以作为日后研究乡村规划体系的基础,能够对乡村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范凌云  雷诚 《规划师》2010,26(1):5-9
《城乡规划法》在规划体系上将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分列,确立了乡村规划的法定地位,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及我国乡与镇交织发展的现状、乡村治理结构变化等复杂背景,依法实施乡村规划需区分乡规划与镇规划的编制要点,修订现行的村镇规范与标准;建立差异化规划指引体系;乡村规划的制定和管理必须与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相适应,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存的规划体系庞杂,各个规划之间缺乏联系,其中最为重要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在各个层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矛盾,不利于城乡建设的开展,通过分析在乡村层面开展三规合一工作的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以此实现在乡村地区建立三规合一的新的规划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娜  刘建平 《规划师》2021,37(24):46-53
乡村空间是地方政府治理的场域和对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开展乡村空间治理存在以规划为主的建设引导与空间管控、以治理为主的公共品供给与环境整治两种逻辑.但是在乡村空间治理的实践中,规划与治理缺少协同,在制度输入阶段存在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行政壁垒和集体行动困境;在进入村庄后正式制度面临水土不...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了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历程,认为现行"乡政村治"模式面临着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弱化、其他新型农村治理主体涌现的新形势,并从推进实用型乡村规划出发,开展乡村治理体系与公共物品供给和乡村规划改革研究。文章将乡村治理领域划分为公、共、私三大范畴,重点讨论如何借助新兴"乡村组织"实现基于"共"的公共物品供给,以及据此改变乡村规划中公共服务中心配置的具体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娜 《城乡规划》2021,(1):82-89
乡村空间处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终端,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本文从空间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乡村空间的治理转型,同时结合乡村空间的"三重模型",构建物质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互嵌"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提出蓝图导向式的物质空间治理、干预式的空间生产过程治理、反馈式的社会再生产治理三层实践机制;此外,在县域和...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整体趋势下,海绵城市作为现代城市转型发展的全新思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满足城市空间治理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目标,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理念,利用海绵城市可以更好地开展城市水资源管理,保障城市生态文明,实现绿色空间的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空间治理背景下的海绵城市展开深入研究,从海绵城市概念出发,进一步探索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雅图社区规划的编制、实施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昀  周素红  解利剑 《规划师》2013,29(3):103-108
西雅图社区规划编制通过市政府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公众自下而上的自主行动共同完成;在实施阶段通过调整行政架构加强部门合作、以规划资金引导公众参与、纳入法定规划程序,从而强化了社区规划的实施效力,成为社区规划实施机制中的典范。对比我国"三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体系无法完全解决人居环境与社区发展的问题,借鉴西雅图经验,可通过引入社区规划理念构建多主题的规划实施框架,并确定社区规划的法定地位以完善"三规"体系,保证社区规划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从二元到三元: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都市区空间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都市区化的进程中,固化的城乡二元制度与城市化的双向路径,塑造出我国大都市区城乡空间的三元格局。本文认为,独立于城乡二元异质空间的都市边缘区,是仍将长期存在的城乡过渡地域,必然扮演着统筹大都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角色。然而,始终延续的城乡二元思维、二元制度乃至二元规划,导致了都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基于此,本文在厘清都市边缘区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试图探索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治理策略,使其成为积极健康且独具价值的城乡协调地域。  相似文献   

10.
11.
冯正汉 《广东建材》2012,28(7):62-64
城乡统筹作为国家战略,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欠发达地区要推进城乡统筹,其路径就是以主体功能区划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按照强化中心、集聚发展的空间模式,引导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和中心镇集聚,同时依托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2.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时间长、变化多的阶段,是工程项目形成和人、料、机投入的主要阶段;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加强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并从招标、施工和结算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空间管制角度谈对“多规合一”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资源配置和管理手段备受关注,也日益成为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政府进行空间管理的重要抓手。要实现统一的空间管制,就必须进行“多规合一”。在“多规合一”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控制线和空间管制分区,建立起“管制分区-责任主体-政策措施”三位一体的空间管制机制,并实现空间政策化,政策法制化。要实现管制空间与管制政策的协调,必须处理好技术理性与行政管理可操作性的关系,促使空间管制由技术性向政策性转型。完整的空间管制政策应包括三个部分,对管制分区的管理要求、实现管制目标的措施和空间开发权合理分配的保障机制。在明确分区管理控制性和约束性要求的同时,通过调节和补偿性政策措施,最终实现空间开发权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同时国家机构部委改革启动,成立区域空间的管理部门——国家自然资源部,实现空间上“多规合一”,对整体区域城乡空间进行整合性的空间管控迫在眉睫在梳理总结空间规划转型的背景和要求基础上,分析空间规划涉及的“三生空间”和“三区三线”等不同概念的内涵和适用性,总结了以“三区三线”为主导的空间规划方法及实践,并结合洱海流域、汉中市和平顶山市等空间规划案例,探索区域空间规划的规划方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7)
"猴子竞食"的实验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将猴子比成学生,食物的放置是呈现知识;食物的获取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三个不同房子的实验设计如同两类不同教学理念,第一个房子的猴子取食过于轻松没有悬念;第二个房子里猴子取食难度过高没有意义,在教学中都属于教学设计不合理而没有达到教学效果;从第三个房间的实验看,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由此阐释新课改背景下师生角色的转变、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和感悟高效课堂,领略课改魅力。  相似文献   

16.
于婷婷  蒋存妍  冷红  袁青 《城市规划》2022,46(3):45-53,73
面对长期农业生产及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积累的乡村人地矛盾,乡村脆弱性评价能够直观反映国土空间潜在风险,客观描述国土空间基底和功能的受损状态,为指导乡村地区国土空间治理、完善乡村空间规划管控途径提供依据。依托现有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方法,从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维度建立评价模型,构建乡村脆弱性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方法及步骤,以黑龙江省117个县域单元为例进行评价实践,形成乡村脆弱性等级、类型、主因子、风险来源等成果,依托GIS平台直观呈现其空间分异格局,为黑龙江省乡村地区空间治理任务及建设发展目标制定提供依据,并将其融入县、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评价体系,以期共同指导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相似文献   

17.
社区赋权视角的乡村社区生态规 划模式,可为乡村产业复兴和生态保护提供有 效可行的路径。以远郊乡村作为研究对象, 从人地关系、组织管理和社会人文三方面分 析乡村社区主体特征,探讨乡村社区生态规 划的实施路径,进而提出乡村社区生态规划 的关键策略:通过社区赋权可以达成环境共 识,通过社会协作可以形成乡村生态空间的 地方性规制;根植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乡村产 业,可以形成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 构建遵循自然过程的适应性结构,有助于形 成健康安全的聚落空间载体;乡村社区精神 空间及仪式性活动有利于增强社区归属感, 提升社区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多规合一是针对我国目前空间治理制度过于分治的状况,以合治为目标的空间治理制度改革。本文从土地产权的赋予过程入手,指出我国的空间治理制度现阶段具有分部门、分阶段、分层次的特征;运用道格拉斯·C.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一个空间治理制度演进的理论框架,指出相对价格变化和偏好改变是现有制度往合治方向演进的主要动力;借助这一框架,对我国多规合一工作的一些现有制度安排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最后,对我国近期空间治理制度的演进可能方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多规合一”是规划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法制化是“多规合一”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分析了对“多规合一”工作进行立法制规的基础条件,并从依法行政和推进法制进步等方面分析了对“多规合一”法制化保障的必要性.回顾厦门“多规合一”工作,分析厦门“多规合一”立法的出发点与着眼点,总结厦门“多规合一”立法从规划体系构建到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做法,包括明确空间战略规划法定地位、明确空间规划统筹机制、建立规划协同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实施与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制度保障等,并对厦门“多规合一”立法进行思考总结,认为其具备开拓性与局限性、完整性与针对性、实效性与时效性等特点,为国家和地方层面“多规合一”的法制化、规划体制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我国持续加码的央地政策并对标国外城市开发强度理性管控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证实城市降容已成为推动人居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路径选择。创新性地把降容思路运用于城市空间提质领域并构建多维集成的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形成“适应性维度—要素体系—分析切入点”的工作路线,在“权重”引入、弹性调整和二次修正的处理过程中推动“要素叠加—多维集成”的方案应用;进一步基于典型案例凝练出多元目标导向下的降容技术和实施途径,分类落实基于土地开发情况的差异化控容路径与实施措施,即对已建成区、已出让(未开发区)和未出让区,分别采用渐进式更新修正、多元化补偿式引导、量体裁衣式指标调整等方法,为新时期我国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相关实践与理论探索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