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脸表情识别中,利用深度网络进行训练时,往往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而且实际应用中常常缺少标签数据,域适应人脸表情迁移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有基于域适应的人脸表情识别大多采用浅层网络、深度学习网络方法,因此提出了将条件对抗域适应方法应用于人脸表情迁移学习,以及应用熵函数保证分类器预测的不确定人脸表情图像的可迁移性,并通过嵌入注意力机制模型来改进深度学习网络对人脸表情图像的特征提取。实验表明,通过注意力机制模型改进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能有效地提高实验室控制和现实生活中的人脸表情数据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在人脸表情较模糊情况下的识别效果,并更好地获取表情的表征数据,设计一种多尺度注意力机制下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对人脸表情图像进行缩放与扩充预处理操作,从图像中提取人脸表情解耦表征皮沟数据,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提取到的解耦表征皮沟数据进行特征捕捉。引入了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有选择性地关注重要的表情特征。同时,利用多通道的表情识别方法,自适应地提取人脸组件区域内的表情信息,从而识别人脸表情。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四类不同表情标签对应的人脸表情识别召回率始终高于对照组,均达到了98%以上,识别效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人脸表情识别更关注包含面部遮挡、图像模糊等因素的野外图像而非实验室图像,且COVID-19的流行使得人们不得不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这给表情识别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受启发于最近Transformer在众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上的成功,提出了基于注意力及视觉Transformer的野外人脸表情识别模型,并率先使用CSWin Transformer作为主干网络。加入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来提高模型对于全局特征的注意力。Sub-center ArcFace损失函数被用来进一步优化模型的分类能力。在两个公开的野外表情数据集RAF-DB和FERPlus上以及它们对应的口罩遮挡数据集上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评估,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8.80%、89.31%和76.12%、72.28%,提高了表情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
人脸表情识别是人类情感识别的基础,是近年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人脸表情识别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传统的表情特征提取、表情分类方法与基于深度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并对各种算法的识别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然后介绍了表情识别常用的数据集及各数据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归纳分析了生成对抗网络等用于数据增强的技术与方法。最后,总结了表情识别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梁艳温兴潘家辉 《智能系统学报》2012,(收录汇总):1205-1212
人脸表情数据集在收集过程中存在主观的标注差异和客观的条件差异,导致表情识别模型在不同数据集间呈现明显的性能差异。为了提高跨数据集表情识别精度、减少表情识别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样本打标重训练的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表情融合特征的域对抗网络模型,用于跨数据集人脸表情识别。采用残差神经网络提取人脸表情的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利用Encoder模块对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进行融合,学习更深层次的表情信息。使用细粒度的域鉴别器进行源数据集与目标数据集对抗,对齐数据集的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使模型能迁移到无标签的目标数据集中。以RAF-DB为源数据集,以CK+、JAFFE、SFEW2.0、FER2013、Expw分别作为目标数据集进行跨数据集人脸表情识别实验。与其他跨数据集人脸表情识别算法相比,所提方法获得了最高的平均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跨数据集人脸表情识别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脸表情识别问题,应有效挺取脸表情特征,消除与识别无关的信息.传统的Gabor滤波器在人脸表情特征提取过程中,针对存在提取特征时间较长和特征数据存在冗余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Gabor和PCA相结合的特征提取,并通过支持向量机进行表情识别方法.方法首先对人脸表情进行预处理得到纯表情图像,采用Gabor提取表情特征,用PCA进行数据冗余处理和用支持向量机识别人脸表情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Gabor方法,不仅提高了人脸表情识别的正确率,而且加快了识别的速度.改进办法非常适合于人脸表情图像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将现有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表情识别,提出将构建自然表情图像集预训练和多任务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社交网络图像构建一个自发面部表情数据集,对现有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预训练;然后,以双层树分类器替换输出层的平面softmax分类器,构建深度多任务人脸表情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人脸表情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人机交互中的人脸表情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机交互与情感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脸表情识别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为了阐明人机交互中人脸表情识别的研究方向及进展,该文从人脸表情数据库、表情特征提取、表情分类方法、鲁棒的表情识别、精细的表情识别、混合表情识别、非基本表情识别等方面对人脸表情识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人脸表情识别研究的热点及趋势,同时指出了人脸表情识别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对人脸表情识别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面部表情识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针对面部表情识别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结构复杂、可解释性差和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缺乏多样性、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卷积级联森林(Deep Convolution Cascade Forest,DCCF)方法用于人脸面部表情识别,该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人脸面部显著特征,并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的级联结构森林逐层学习识别出不同的面部表情特征,提高了人脸表情的识别准确率.DCCF在JAFFE、CK+和Fer2013 3个公开面部表情数据集进行了实验,并对面部表情提取的5种特征和7种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DCCF在对比的算法中人脸表情识别性能最好,3个数据集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1.4%,98.7%,71.6%.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面部表情识别中不同图像的背景信息和身份特征会干扰分类准确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图像合成技术和深度度量学习相结合的身份感知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通过在面部表情识别任务中创建相同身份下的表情组,对人脸图像特征进行比较分类.其结构中对抗生成网络,目标在于学习表情信息并生成表情组;特征提取网络用于将图像转化成为可进行度量学习的特征向量;马氏度量学习网络能够有效地对一对特征值进行比较与分类.该方法在常用面部表情识别数据集CK+和Oulu-CASIA上取得了98.6532%和99.8248%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并在Oulu-CASIA数据集上超过当前最好方法10%以上.通过与目前最新方法的比较,证实了该方法在面部表情识别中的有效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11.
徐琳琳  张树美  赵俊莉 《计算机应用》2017,37(12):3509-3516
近年来,面部表情识别在教育、医学、心理分析以及商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目前表情识别方法不够系统、概念模糊的问题,对面部表情识别的步骤及其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首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人脸表情数据集,并回顾了面部表情识别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人脸表情识别的面部表情编码和面部表情识别过程这两个方面,归纳了人脸面部表情识别的四个过程,重点总结了特征提取和表情分类两个过程中的经典算法以及这些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优劣比较;最后,指出了目前面部表情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黄建  李文书  高玉娟 《计算机科学》2016,43(Z11):123-126
人脸表情识别(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FER)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介绍了FER系统流程,总结了表情特征提取和表情分类的常用方法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些方法的改进,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对目前FER研究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FER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表情生成技术是智能人机接口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基于方法的表情生成技术多数以图像为研究对象,不需要3维建模,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纹理细节,在表情生成的逼真度和降低复杂性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一些方法也可扩展至3维应用.本文根据各种算法的技术本质将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总结归纳为渐变技术、表情映射技术、统计学方法、2维网格法、面色表情和表演驱动技术等几类,从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对典型成果进行讨论,分析了不同算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Facial expression is central to human experience. Its efficiency and valid measurement are challenges that automated facial image analysis seeks to address. Most publically available databases are limited to 2D static images or video of posed facial behavior. Because posed and un-posed (aka “spontaneous”) facial expressions differ along several dimensions including complexity and timing, well-annotated video of un-posed facial behavior is needed. Moreover, because the face is a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ble object, 2D video may be insufficient, and therefore 3D video archives are required. We present a newly developed 3D video database of spontaneous facial expressions in a diverse group of young adults. Well-validated emotion inductions were used to elicit expressions of emotion and para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Frame-level ground-truth for facial actions was obtained using the 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ial features were tracked in both 2D and 3D domain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new database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for the public. The work promotes the exploration of 3D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in subtle facial expression,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ose and motion dynamics in facial action units,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ly occurring facial action.  相似文献   

15.
数学公式识别系统:MatheReader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靳简明  江红英  王庆人 《计算机学报》2006,29(11):2018-2026
数学公式广泛存在于各类文献之中,但是公式的识别远比文字段落的识别困难.义章介绍了一个数学公式图像识别系统MatheReader,重点阐述了其在公式定位及公式分析方面的技术方案.在公式定伉方面,抽取版式特征,采用Parzen分类器区分独立公式和普通文字行,在普通文字行内检测二维结构定位内嵌公式.在公式分析方面,定义十一种基本公式类型,并用产生式规则限定每类公式的唯一分解方法,提出先识别公式类型,然后分解为子表达式的公式分析方法.和已有系统比较,MatheReader的功能更加强大,能够处理的公式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6.
基于HMM的面部表情图像序列的分析与识别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金辉  高文 《自动化学报》2002,28(4):646-650
1 引言人们在实际生活中 ,依靠脸、手等体势信息的交流是一件最简单便利的事情 ,因而在计算机科学中 ,面部表情的识别对促进计算机视觉系统 ,建模和数据库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是计算机情感计算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语言学中和在行为学方面 ,以及在商业应用方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人脸模型的动态表情合成方法并依据它们内在特点进行分类描述。尽管这个领域已经存在较多文献,但是动态人脸表情合成仍然是非常活跃的研究热点。根据输出类型的不同,分类概览二维图像平面和三维人脸曲面上的合成算法。对于二维图像平面空间合成人脸表情主要有如下几种算法:主动表情轮廓模型驱动的人脸表情合成算法,基于拉普拉斯算子迁移计算的合成方法,使用表情比率图合成框架的表情合成算法,基于面部主特征点offset驱动的人脸表情合成算法,基于通用表情映射函数的表情合成方法和近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表情合成技术。对于三维空间人脸合成则主要包括:基于物理肌肉模型的合成,基于形变的表情合成,基于三维形状线性回归的表情合成,基于脸部运动图的表情合成和近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人脸表情合成技术。对以上每一种类别讨论它们的方法论以及其主要优缺点。本工作有望帮助未来研究者更好地定位研究方向和技术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