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离散元模拟常作为研究筒仓卸粮的方法,但由于在模拟中所用颗粒模型多为单一ball单元模型,使得模拟卸粮的颗粒内摩擦远小于真实实验情况,从而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较大。本研究在已有离散元程序基础上,添加了黏度系数较大的微型颗粒来模拟粉尘,建立了一种改进颗粒模型。基于合理的物理实验,从卸粮过程的宏细观力学响应角度深入探究了改进颗粒模型相对于传统ball单元模型的优势,结果表明,改进颗粒模型的仓壁侧压力曲线振荡幅度更大,与实验情况更吻合。改进颗粒模型的模拟数据曲线与物理实验数据曲线更接近,仓壁动态侧压力曲线标准差相比传统ball单元减小了77.3%。剪切力与位移曲线的标准差相比传统ball单元的标准差减小了12.5%,拟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离散单元法对5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参数化建模,通过反复改变颗粒接触弹性模量、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强度、颗粒法向及切向接触刚度比、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刚度比等物理参数,分别对岩石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及四点抗弯试验,得到了与自然石材相近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弯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为研究石材的力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6.
为探索仓泵式气力输送罐体及引出管内小麦颗粒的流化特性,利用Solidwoks软件建立等比例发送装置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输送压力为0.3 MPa时的发料过程进行模拟,并利用CFD-Post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以引出管入口端面中心处为测量点,测得前0.4 s小麦颗粒平均湍流强度为0.24。发料过程中,引出管入口处的压力及颗粒速度分别下降17.1%和6.18%,出口处的压力及颗粒速度分别下降25.9%和6.1%;出口处的压力相对入口处下降97%,颗粒速度相对入口处增加17.3%。最后时刻入口处及出口处的气相速度分别增至26.12 m/s和20.13 m/s,整体发料过程颗粒平均湍流强度为0.11。研究为气力输送小麦流化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黏性颗粒在纤维过滤介质上的沉积特性,通过随机算法建立聚偏氟乙烯纤维膜的三维模型,并采用离散单元法进行了纤维膜内部的气固流动模拟,引入JKR颗粒接触模型,研究了颗粒表面能与碰撞恢复系数对黏性颗粒的运动与沉积特性影响,获得了黏性颗粒在纤维表面沉积的最佳表面能和碰撞恢复系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粒径2~7μm黏性颗粒的沉积与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颗粒表面能、恢复系数与粒径均为影响黏性颗粒沉积特性的重要因素,表面能的减小,恢复系数或粒径的增大,能够使捕集效率增大,颗粒在纤维表面更易形成稳定的沉积与团聚形态。 相似文献
8.
9.
采用Fluent软件对用于调酸的衬四氟乙烯静态混合器(商用混合器)进行数值模拟,速度矢量显示:各个截面均有速度的变化和湍流,矢量的极大值均集中在近壁面区域,流体持续同方向旋流,重定向功能相对较弱,经过混合单元改进后,重定向功能更强,混合效率更高。改进混合器经混合单元后硫酸相体积分数分布范围明显窄于商用混合器,硫酸的混合更均匀。除第一个混合单元出口外,其余混合单元出口,改进混合器的分离强度均优于商业混合器。改进混合器经二个混合单元分离强度混合均匀,而商用混合器需三个混合单元才能混合均匀。商用混合器总的压力降为5049.768Pa,改进混合器总的压力降为10897.998Pa,改进混合器的压力降大于商用混合器,均在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带有约束条件曲柄滑块机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将混合惩罚函数法与粒子群优化原理相结合算法,使带有约束条件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通过实例进行测试,将其结果与常规优化设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SO算法在曲柄滑块机构优化设计中具有实用性强、有求解准确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CFD技术对通风笼的机械通风过程进行仿真,并对普通U型风道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小u型风道提高了通风的均匀性、有利于消除通风死区且降低了能量损失;另外,间歇通风比连续通风更节能,是一种可行的实际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转杯纺纱机在正常工作时纺纱器中的气流场主要受气泵抽气机制和转杯旋转机制影响,为研究这2种机制对纺纱器中气流场形成的作用,设计了3种对应不同作用机制的工况,且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这3种工况中的流体域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气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转杯纺纱器中的气流场是由抽气机制和旋转机制共同决定的;抽气机制为纤维输送提供了必要的气流速度和负压条件,旋转机制有利于纤维向转杯滑移面的顺利转移和纤维的有序排列,以及其向凝聚槽的凝聚;在这2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转杯纺独特的气流纺纱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线圈类型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在STOLL公司生产的3.5.2机号的HP530型电脑横机上编织一系列成圈、浮线、集圈和移圈结构单元组合的织物,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并测量线圈结构参数,总结出不同结构对织物形态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度研究织物线圈变形的根本原因得出,由于织物中线圈类型的改变,打破原有的受力平衡,造成纱线张力的改变,在张力作用下纱线在相邻线圈之间发生转移,从而导致织物形态改变。将织物中的线圈简化为质点,线圈的变形规律被转化为质点系统的位移规律,该研究为利用质点系统进行横编织物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Meilin Xian Jinfeng Bi Lina Hu Yitong Xie Yinuo Zhao Xin Jin 《Journal of texture studies》2024,55(2):e12830
Freezing and blanching are essential processing steps in the production of frozen yellow peaches, inevitably leading to texture softening of the fruit. In this study, the synergistic mechanism of stem blanching, freezing conditions (−20°C, −40°C, −80°C, and liquid nitrogen [−173°C]), and sample sizes (cubes, slices, and half peaches) on 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texture, cellular structure, and ice crystal size distribution of frozen yellow peaches were measured. Blanching enhanced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ates in the subsequent freezing process. For nonblanched samples, cell membrane integrity was lost at any freezing rate, causing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extural quality. Slow freezing further exacerbated the texture softening, while the ultra-rapid freezing caused structural rupture. For blanched samples, the half peaches softened the most. Th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fracture stres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changes in freezing rate, although the ice crystal size distribution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freezing rate. Peach cubes that had undergone blanching and rapid freezing (−80°C) experienced 4% less drip loss than nonblanched samples. However, blanching softened yellow peaches more than any freezing condi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form and shorter duration blanching, along with rapid freezing, has been proven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preserving the texture of frozen yellow peaches. Optimization of the blanching process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increasing the freezing rate to improve the textural quality of frozen yellow peaches.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