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视域走廊观点分析城市景观资源与特性,探讨时间与运动状态下的连续性空间美感体验,选择台北捷运系统淡水线忠义站-淡水站为研究基地,通过景观描述记录法对捷运视觉特性进行推论,观察运动状态下视域范围内整体环境特色,辨识区域环境的视觉品质,解读廊道个性,以此作为道路景观设计基调,提出相关廊道景观规划和管理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究城市视觉景观的公众审美偏好特征是提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合理性的基础。以福建省13个县市区为例,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取2686名受访者对34张城市景观照片的审美偏好,量化分析了影响公众审美偏好的城市视觉景观元素及整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对公众审美偏好产生积极影响的城市视觉景观元素有水体、道路和桥梁,而山体和现代建筑则会对公众审美产生消极影响;2)对公众审美偏好具有影响的城市视觉景观整体特征为视野开阔度、景观护理强度,以及建筑高度与山脊线的关系。获取了具有福建特色的城市视觉景观偏好表达信息,以期为相关专家和决策者了解公众需求、优化城市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霞 《安徽建筑》2023,(12):24-25
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对轨道交通周边环境的具体要求,进而明确烟台规划建设中的1号地铁沿线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三区、一轴、四段、多点”的设计结构,“链接”思路的设计主题分为“源长”“万秋”“浮闲”“曲幽”四个主题景观段。本着生态绿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形象展示(提升优质旅游城市形象)、休闲运动(营造民心景观工程)的目标,促进烟台地域性海洋文化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市金山区中央大道道路景观设计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表现方法及规划策略。将中央大道编织为城市设计、市政道路、园林景观交合的系统建设,重点突出景观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依照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控制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下,理性分析、动态设计,重点强调道路景观对周边地境的渗透作用,提升景观系统对游赏者的人性关怀,营造一种城市景观与市民的“共生、融合、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樊亚明  刘慧 《规划师》2013,29(3):86-89
地域特色的城市旅游意象塑造能增强城市景观特色和提升旅游吸引力。西湾是防城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和景观中心,其景观规划设计从城市旅游意象塑造视角出发,从区域整体旅游意象塑造、主题化景观节点打造、标志性景观设计、精品旅游线路组织与设计等多条路径展开,有效地整合区域景观资源,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滨海景观。  相似文献   

6.
景观规划管理的视角需要从最优美、最有价值区域的保护,转向对国土全域“自然系统与人类行为”关系的协调。景观链接了“自然”与“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与强化必须从景观单元的尺度进行更为整体的思考。“通过景观(单元)规划”探讨了景观为更广泛的空间规划提供综合框架的潜力,景观特征评估则提供了将复杂连续的景观划分为多尺度、实体、可识别的整体空间单元的系统方法。通过对景观概念的系统梳理与阐释,论述了景观保护方法的转变、景观单元的空间意义,以及景观特征评估作为多尺度景观单元划分的先进方法在英格兰的全面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06,22(9):40-40
一、培养目标 “保护自然,美化环境,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城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景观规划专业的宗旨。通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进修班学习,熟悉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原理,树立现代设计理念,掌握景观环境设计艺术与硬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熟练掌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和景观建筑设计的技能和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具有快速、安全、高效、低耗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的研究工作,在发达国家已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和专业人员,我国尚处于探索和实验研究阶段。本文从分析高速公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入手,从人的视觉生理角度、美学原理等方面,探讨了各种景观要素的特点及其重要性,研究道路景观序列、道路线性景观、道路路际景观和路域景观,并对高速公路景观的评价提出了一般性建议,从而指出了在规划设计中应当把握的方向和重点,确立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体系,提出相应的规划原则与方法,以贵阳市的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为实践,探索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及特色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视域走廊观点分析城市景观资源与特性,探讨时间与运动状态下的连续性空间美感体验,选择台北捷运系统淡水线忠义站-淡水站为研究基地,通过景观描述记录法对捷运视觉特性进行推论,观察运动状态下视域范围内整体环境特色,辨识区域环境的视觉品质,解读廊道个性,以此作为道路景观设计基调,提出相关廊道景观规划和管理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程泊淞 《山西建筑》2012,38(18):214-215
对伊春市汤旺河沿岸整体环境配置及区域进行了分析,根据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情况,从环境整合方面进行了景观规划设计,确立了汤旺河沿岸景观规划设计的艺术形式美的处理方法和景观生态要素的营造手法等设计框架,从而维护沿河区域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景观生态学概念及基本理论,进而如何树立景观生态的概念。并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景观生态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捷  陈梦菲 《风景园林》2018,25(5):21-25
城市化背景下,人们对乡村乡土生活的向往和回归,映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一定会是在传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设计师需要从文化重建的高度去确立乡村题材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立足点并建立系统的工作框架。从操作层面看,设计师应视"乡愁"为魂,将乡村自然与人文环境注入活的情感,让受众得到精神上的共鸣。列举了义乌缸窑村、绍兴禹陵村建设更新的规划实例,有助于对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袁敬  林箐 《风景园林》2018,25(5):12-20
乡村景观特征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要素的形态、空间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元化乡村景观特征具有文化、景观与生态等价值。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传统乡村景观衰败及消失,并引发景观特征减少、多样性降低。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是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进行探讨,包括内容、范畴以及具体措施和技术要点,以期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规划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结果的最终呈现,提供了一个实体可感知的媒介去理解和管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观特征进一步提供了理解与分析景观变化程度的方法与工具,而建立景观特征的分类体系则成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第一步,即建立特定区域的景观特征基准图则是判断与管理景观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与前提。基于遥感影像与空间数据,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对象,尝试建立"省域-市域-地方"的多尺度景观特征分类体系,探索景观特征评估分类的技术过程与关键问题,以及其在景观分析、规划、监测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与潜力。  相似文献   

15.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shift by environmental agencies towards recognising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made by humankind to the creation of valued landscapes. This discussion outlines the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protected areas and the role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Britain. Landscape is concerned with more than mere marks on the ground, but also with the associations that people attach to their localities.  相似文献   

16.
周斌 《山西建筑》2011,37(24):198-199
溯源于中西方哲学思辨,从道路设计理念、建筑主从地位、水体驳岸设计、地形改造方式等硬质景观要素入手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西方古典园林硬质景观差异,以期促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shift by environmental agencies towards recognising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made by humankind to the creation of valued landscapes. This discussion outlines the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protected areas and the role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Britain. Landscape is concerned with more than mere marks on the ground, but also with the associations that people attach to their localities.  相似文献   

18.
景观材料作为景观设计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表现形式,随时间变化直接记录场地时间维度的信息,称之为材料的时间语言.景观材料的感观属性、使用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影响时间语言的因素,不同材料对时间的敏感度各异,不同时间语言的材料共同作用体现场地的时间维度.通过时间语言的运用,可以追溯场地的历史感、记录时间的瞬间感、延伸场地的生命力;不仅拓展了场地时间的储存,丰富场地的效果,同时,营造时间维度和谐的景观,让有限的材料能够相互“共生”,体现可持续的设计观,营造“生长的景观”.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phemeral components of the landscape have a significant, but hitherto unrecognized, effect upon the way in which it is perceived and evaluated. These ephemeral components, or landscape ephemera, are those which change with the weather, the seasons, the growth and decay of plants, the choice of farm crop, and so on. Their nature is explored, and they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more permanent components of the landscape, such as hedges, trees, buildings, etc.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changes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landscape preference theories and the work of artists in various media. It is argued that landscape regulation and the landscape literature have largely ignored such changes, and it is tentatively suggested that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topic might have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for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