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生产右旋糖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Lm(Leuconostcmesentercides)1226,对固定化Lm 1226菌的产右旋糖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定化Lm 1226菌较传统Lm 1226菌发酵生产右旋糖酐具有发酵周期短、产酐率高、可连续生产的特点.为降低右旋糖酐生产成本,实现右旋糖酐原料药的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双乙酰是一种对发酵乳口感有较大影响的风味化合物,但目前市售的发酵乳制品双乙酰含量都比较低.为提高乳制品中双乙酰的含量,改善风味乳制品的口感和品质,本研究以牛乳为原料,分别加入不同配比的苹果、小西红柿、西瓜、草莓和菠萝汁,并添加0.2%柠檬酸进行明串珠菌发酵,测定了发酵液中双乙酰的含量.结果表明,牛乳中加入5种果汁发酵明串珠菌,都能产生双乙酰;产双乙酰最高的是菠萝汁,可达到20mg/L;其次是草莓汁,达到12.45 mg/L;牛乳-西瓜汁混合液双乙酰最高可达到4.83 mg/L;牛乳-苹果汁和牛乳-小西红柿汁两种混合液双乙酰的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正交设计法及均匀设计法对链霉菌TD-1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不同发酵因子对链霉菌TD-1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影响抑菌活性大小的主要因素为葡萄糖、黄豆粉、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及硝酸钾;抑菌活性物质较佳发酵条件为90 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的体积分数为0.06,发酵周期8 d,初始pH值为7.15.在此条件下,最终抑菌效率与原发酵液相比发酵液对串珠镰刀菌抑菌活性提高了53.38%.  相似文献   

4.
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C-K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得到把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为C-K的特种人参皂苷糖苷酶,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sp.3,Rhodopseudomonassp.18菌进行了菌种筛选。结果表明,该菌大豆汁培养基中25℃发酵主要产生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Rg3的酶;35℃发酵主要产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F2和C-K的酶。3号菌产酶发酵时间短,一般为2~4 d;18号菌发酵时间长,一般为4~8 d。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列维杜霉素产生菌M814的发酵培养基配比,对主要碳源和氮源的葡萄糖,淀粉和黄豆饼粉的不同配比进行了详细的试验,获得最适培养基给成,并制作了该菌发酵的生化代谢曲线。  相似文献   

6.
产氢发酵细菌培养基的选择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产氢菌株的筛选与分离是生物制氢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之一,现有培养基都存在一定缺陷,为分离到高效产氢菌株,提出 LM 系列培养基配方,并通过产氢发酵细菌的分离和生长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强还原剂为半胱氨酸,pH 值为6.根据培养基对厌氧菌的分离数量、种类和培养基成分的分析,选择 LM-1培养基为产氢发酵细菌的分离培养基.LM-1培养基分离出的5株高效产氢发酵细菌属于4个菌属,其中拟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是国际上尚未分离到的高效产氢发酵细菌.利用 LM-1培养基进行高效产氢细菌分离操作,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把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为C-K的特种人参皂苷糖苷酶,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菌进行了菌种筛选.结果表明,该菌大豆汁培养基中25 ℃发酵主要产生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Rg3的酶;35 ℃发酵主要产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F2和C-K的酶.3号菌产酶发酵时间短,一般为2~4 d;18号菌发酵时间长,一般为4~8 d.  相似文献   

8.
以干燥菌剂中的活菌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耐高温马克斯克鲁维酵母HY32-1的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以麸皮97.3%、糖蜜1%、酵母粉0.5%、脱脂奶粉0.5%,尿素0.1%、KH2PO40.5%、Mg SO4·7H2O 0.1%为发酵基质,并采用3倍浓度YPD加富培养液代替固体发酵培养基中20%水分。菌剂的最佳发酵和制备条件为:发酵时间30 h、发酵温度37℃、培养基含水率50%,发酵后干燥温度45℃。优化后所制备的HY32-1固体菌剂活菌数高达3.7×108cfu/g,比优化前的活菌数提高了77.9%。  相似文献   

9.
产氢发酵细菌培养基的选择和改进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高效产氢菌株的筛选与分离是生物制氢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之一,现有培养基都存在一定缺陷.为分离到高效产氢菌株,提出LM系列培养基配方,并通过产氢发酵细菌的分离和生长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强还原剂为半胱氨酸,PH值为6.根据培养基对厌氧菌的分离数量、种类和培养基成分的分析,选择LM—1培养基为产氢发酵细菌的分离培养基.LM—1培养基分离出的5株高效产氢发酵细菌属于4个菌属,其中拟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是国际上尚未分离到的高效产氢发酵细菌.利用LM—1培养基进行高效产氢细菌分离操作,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小型实验室膜过滤设备构建动态管网系统以模拟乳品加工管道的流动状态,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管壁生物被膜的形貌,采用超声振荡法剥离管壁生物被膜,考察生物被膜的形貌及其菌群组成.结果表明:设备运行12 h后管壁表面存在大量球菌、杆菌及胞外产物粘连而成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复合生物被膜.膜过滤设备形成的管壁生物被膜主要由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链球菌、乳明串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组成.  相似文献   

11.
从4种培养基中筛选出MRS培养基为L.paraplantiumⅡ32的最适生长培养基。并运用点滴法,通过单因子筛选法,最终确定该菌生长、最大抑菌活性产生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粉,浓度为2.0%;最适的初始pH值范围为5.5~6.5;温度范围为29~31℃。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自然界中寻找一种果胶酶生产菌株,在果胶平板上经过筛选、复筛,分离出产果胶酶生产菌株,并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在摇瓶发酵培养、测定其酶活力,其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最适温度、最适接种量及发酵周期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得到的产果胶酶菌株在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3 ℃、接种量为30%、发酵周期为56 h时,此菌株产酶的酶活力最高,优化后的条件大大提高了菌株的产酶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半纤维素水解液中抑制物对发酵生产木糖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木糖为底物发酵生产木糖醇,考察了葡萄糖、阿拉伯糖、果糖等半纤维素糖类对木糖醇发酵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起始木糖质量浓度为100 g/L.当发酵液中乙酸与糠醛的质量浓度分别超过1 g/L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通过调节半纤维素水解液的起始pH值从4.0到6.0,可有效减轻乙酸对发酵的抑制作用.适量的K+、Mg2+、Na+等微量元素和H2PO4-离子对酵母具有较强的代谢调控作用,其中以Mg2+的影响最为显著.无机盐质量浓度在0~4 g/L内有利于木糖醇发酵.以合成培养基为底物发酵生产木糖醇,与半纤维素水解液的发酵结果相比,两者的动力学曲线较为符合,为进一步研究木糖醇发酵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甲酚紫培养基中加入乙醇作为分离培养基,从5种水果样品中分离得到20种醋酸菌,然后通过产酸量的测定,筛选出了一株产醋酸度高的醋酸菌AAB13.探讨了乙醇浓度、菌株接种量、发酵液有效体积对醋酸发酵的影响,并在优化的条件下制备了苹果梨醋.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对蛹虫草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均匀性试验,正交试验和D-最优设计等方法,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对蛹昌菌进行液体发酵获得了最佳添加中草药培养基的配方,确定了最适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乳酸发酵过程中的某些抑制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底物浓度、培养基pH值,产物乳酸浓度及某些乳酸盐对乳酸发酵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底物浓度大于10%,pH值小于4.0,培养基中乳酸浓度达6~7mg/ml,产酸将受到抑制.乳酸盐对乳酸发酵的影响:乳酸钙对乳酸发酵无抑制作用,但乳酸钠对产酸却有明显的抑制,而乳酸铵对乳酸发酵的影响则视菌种而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纤维素原料发酵生产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  相似文献   

18.
葡萄废渣固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葡萄废渣为唯一的碳源, 对固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选用2 株酵母菌和2 株霉菌进行不同组合的培养, 选取最佳的组合方式, 考察了影响单细胞蛋白生产的各个因素, 如菌种的接种量, 培养基中水的质量分数、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培养基外加氮源的种类以及氮源的添加量等。并设计正交实验,初步确定了优化的培养条件, 即菌种接种量为15 %, 培养基中水的质量分数为60 %, 30 ℃培养72 h , 以尿素为氮源,发酵样品中添加质量分数为6 %的尿素。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产物的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可达到发酵前葡萄废渣粗蛋白质量分数的2 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菌的载脂蛋白AI米兰突变体(AIM)的表达量,降低发酵成本,通过碳氮源优化实验并结合正交实验筛选出该工程菌产A1M的最适培养基为(g/L):蔗糖10,酵母粉10,硫酸铵6和NaCl10;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30mL,接种量8%,诱导时机A600 1.0,诱导剂浓度0.8mmol/L,诱导时间6h.在此优化的条件下,A1M的表达量为2.26g/L,是未优化条件下的1.58倍.  相似文献   

20.
玉米粉水解糖作碳源发酵麦白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玉米粉水解糖全部替代葡萄糖作碳源发酵麦白霉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玉米粉5.0%,黄豆饼粉2.8%,碳酸二氢钾0.12%,碳酸钙0.48%,以50L发酵罐进行实验,得出了麦白霉素的发酵代谢曲线和玉米粉的适宜水解时间,用30t发酵罐进行了放大实验,进一步说明用玉米粉水解糖作碳源发酵麦白霉素其发酵单位比用葡萄糖作碳源提高18.4%,生产成本降低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