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苏州“希望之门”由桩基础、大椭圆拱、索、小椭圆拱连接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受力十分复杂。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小椭圆拱钢结构的制作、吊装及预应力索张拉等工艺。  相似文献   

2.
拱桥是城市小跨径桥梁中的常见桥型.结合工程实例,对椭圆轴线坦拱进行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矢跨比情况下两铰拱、无铰拱的区别,介绍了在设计中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该建筑不仅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都堪称标志性建筑。建筑物长136m,宽88m,总建筑面积19148㎡,博物馆建筑由五个互为关联的椭圆或弧拱"舱体"组成,其中最大一个拱体结构高度为23.65m,跨度为40m。本文重点介绍了该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浇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某高地应力洞区岩体地质资料为依托,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在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3种洞室拱形(即单心圆拱、三心圆拱和椭圆拱)对拱部围岩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应力集中系数达到3.33。无论采用何种拱形,均避不开拱座附近应力集中现象。利用围岩塑性区和应力集中系数组建灰色局势决策,并计算出各自的灰色效果测度值,依据灰色效果测度值可综合评判出,无论初始地应力侧压系数是多少,对洞室拱形而言,椭圆是最优的,其次是三心圆。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Matlab软件深入推导了变曲率拱的基本方程,依据幂级数的基本原理计算了椭圆拱振动频率,并将本文的计算结果和规范中确定的简化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可以为规范所没有涉及到的变曲率拱的精确计算提供依据,可以为其他特殊结构的公式推导和精确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基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虑到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从HPM的视角设计"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可以大致地分为五个阶段:椭圆概念(截线定义)的诞生,椭圆焦半径性质的发现,椭圆作图法的出现,椭圆第一定义(轨迹定义)的诞生,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相应地,教学可以分为"生活引入,历史回顾""性质探索,认识椭圆""画图操作,定义椭圆""方程推导,求解椭圆""思想深化,玩转椭圆"等环节。课后反馈表明,这样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潍莱高铁跨荣潍高速公路144 m尼尔森体系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简支拱桥为工程背景,针对其同类桥型跨径大、与既有线路平面斜交角度小、拱肋竖向倾斜布置等特点,有必要开展系梁与拱肋支架形式的合理设计、系梁与拱肋应力监控、吊杆力监测等施工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提出了系梁采用"钢管柱+贝雷梁"形式和拱肋采用"钢管格构"形式的支架设计方...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草山隧道穿越二叠系炭质板岩、断层破碎带等软质岩,可能产生软岩大变形,并存在高地应力-极高地应力的特殊地质特征,将大变形段落衬砌结构分为三级进行特殊设计,提出了"放抗结合,长锚围压,固结成拱,强支跟进"的设计理念及"变松动圈为承载拱"的"围压拱"支护体系,并对针对性预案设计进行探讨。通过模拟计算,采用预应力钢束(锚杆)加固围岩松动圈为承载拱后,可有效控制围岩及结构变形。隧道软岩大变形采用"围压拱"支护方案,将"大变形"问题转化为"一般变形"问题,研究方法和结论为软岩大变形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对更加科学合理的确定软岩隧道衬砌结构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某地下车库混凝土拱形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分析原则,依次采用梁单元模型、多跨壳单元模型以及结构整体模型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拱形结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最优方案为上部混凝土拱采用"拱梁+拱板"的形式,拱梁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两端支撑在挡土墙外侧斜撑和中柱上,下部底板结构同样采用"底梁+底板"的形式,底梁与相应的斜撑和中柱连成整体,充当上部拱结构的拉杆。此外通过对结构整体模型的分析,对构件设计提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从数学史的角度看,圆锥曲线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可分成"截线定义""从运动轨迹到解析几何""轨迹定义与普通方程""截线定义和轨迹定义的统一性"四个时期。"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重构、借鉴椭圆定义产生和椭圆方程推导的历史,设计"截线定义"—"焦点性质"—"机械作图"—"轨迹定义"—"标准方程"的流程,让学习更自然;设计相应的主问题,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课后反馈表明,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感,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文枚  李洪昌 《山西建筑》2010,36(8):97-98
介绍了国内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状况,对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和选型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钢结构住宅的设计要点,指出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促进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柴增铧  齐钺 《山西建筑》2012,38(20):176-177
结合清水河大桥概况,介绍了该桥的主要技术指标、桥梁总体布置、主要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建成后通车运营良好,证明了本桥设计成功合理,从而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刘军  鲍利 《江苏建筑》2012,(1):33-35,63
以泗阳体育馆为例,讨论了钢网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结构措施。介绍了该体育馆在主体结构设计中对结构布置和计算模型的考虑及处理措施。通常设置后浇带和加强带解决大跨、超长问题。对该类工程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于玻璃采光顶的新型张弦梁结构及其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慧  刘中华  张杰 《空间结构》2003,9(3):19-23
本在综述各种玻璃采光顶支承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采光顶要求的新型张弦梁结构.该结构受力性能良好,杆件数量少,建筑效果好.中对此种结构的受力性能作了分析计算,具体分析了此种结构在矢跨比变化及拉索预应力变化下的结构性能,得到了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一些数据.  相似文献   

15.
张弦梁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描述了张弦梁结构的概念,主要结构类型、发展途径以及张弦梁结构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几个张弦梁应用实例,着重探讨了张弦梁结构在大跨径桥梁的非落地支撑系统中的应用,并通过一个具体工程结构设计,分析计算了张弦梁结构支撑系统的位移和内力,对张弦梁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作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转换层大梁对高层建筑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转换层大梁对高层建筑迭层桁架式框架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该结构形式的合理设计建议,并推荐了几种性能较好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周学军  崔涛  柳锋 《工业建筑》2003,33(10):57-58,4
预应力网格结构是一种新型空间结构 ,它将预应力技术引入空间结构 ,拓展了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以济南战役纪念馆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设计为背景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布索方式———体内布索 ,即将预应力拉索视为网格结构的受拉杆件 ,与钢管拉杆组成组合构件 ,共同协调变形 ,达到既可提高结构承载力和刚度 ,同时又能更好地满足建筑美学功能及室内观瞻效果 ,提高索的防火、防腐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钢结构稳定设计的一些见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冬欢 《山西建筑》2009,35(21):67-68
阐述了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原则、钢结构稳定问题的特点,指出了钢结构稳定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提出了钢结构体系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完成钢结构的稳定设计。  相似文献   

19.
南昌万达茂具有多业态组合、体型复杂、内部空旷等特点,其结构体系选用框架结构,大空间及入口区域采用钢结构。针对超长结构问题,结合建筑功能灵活设缝,减小结构单体长度,并给出设计及施工过程的关键措施。对室内步行街中庭人行天桥进行有限元优化,满足结构安全、结构舒适度及最佳视觉效果。为确保入口大跨悬挑钢桁架结构安全,从构造措施、施工控制及卸载监测等方面给出有效解决方案。对海洋乐园观赏池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关键受力部位采用加强配筋或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并给出了池体及钢结构耐腐蚀性措施。电影乐园骑乘设备支座结构建议控制好前期设计、施工工艺及检测校正等关键步骤,以满足设备安装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空中客车交通系统悬索结构的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悬挂的双层索结构作为空中跨越支承结构 ,让自带动力的车辆 (空中客车 )悬挂于轨索上运行 ,这是可在城市和风景区建设的一种新型交通系统。文中主要研究该系统中高架悬索结构的静力特性和设计参数 ,包括结构线形的设计、初始结构内力的确定、车辆运行荷载下结构分析以及结构参数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等。研究表明该种结构在温度变化和外荷载等作用下的力学特性与悬索桥有明显的不同。轨索预张力是影响结构刚度的主要因素 ,而轨索预张力与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呈非线性关系。给出了这种悬索结构的线形和初内力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