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业务系统都在信息网络上得到广泛使用;同时随着人们对视频和音频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烈,追求远距离的视音频的同步交互成为新的时尚。文章对黄山供电公司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关键技术方案、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及实现功能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通过利用自建的信息网络高速公路组建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为公司召开各类业务会议提高方便、快捷渠道,目前该会议系统已在公司系统得到广泛使用,将给公司系统创造出灵活多样的会议方式,同时解决了通信视频会议系统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视频会议临场感,提高视频会议效率,主会场通常需要将图表、数据和文档等计算机图文信息实时传送至分会场.文章对“桌面传送”和H.239双流技术进行对比,指出H.239双流技术已经在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逐渐发展成为发送计算机图文的主流技术.分析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专线组网带宽分配情况,以华为高清视频终端9039S为参考对象,总结提出了3种计算机图文传送方式,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维工作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视频会议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视频会议的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看得清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人们更加注重完美的视觉效果和逼真的感官体验。远程呈现(Telepresence)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与会议系统相结合,应用到了视频会议领域。文章对远程呈现视频会议室设计、高清视频显示、音视频编解码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电力调度会商系统项目建设实际,对系统结构、会议室设计、音视频设备、会议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实际运行表明,远程呈现视频会议技术先进、系统运行稳定,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伯中 《电力系统通信》2006,27(10):68-70,79
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目前所采用的技术体制还没有完全的标准化。文章通过对当前视频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对各厂家产品的了解,对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频编解码标准及系统体制2个主要部分进行了分析。在视频编解码技术方面,主要是将目前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所采用的H.264和MPEG-2两种主要标准进行比较;在系统体制上则是对H.320和H.323两种标准进行比较,并通过这种比较,对国家电网公司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需求和思路,对显示子系统进行了方案比选。选择了DLP大屏组成会议的显示系统,配合矩阵等设备实现了远程视频会商功能。该视频会议系统除召开日常例行会议和各类水利指挥工作会议,还能召开市及省内重要的工作会议,项目验收后一直运行稳定,能作为同类项目的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技术发展前景来看,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企业、政府及电信运营机构中。简要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前景,并根据用户对于网络通信的多种需求,详细说明了V2 Conferenee视频会议系统在专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亮  谷英亮  闫飞 《电力信息化》2013,11(7):106-109
视频会议系统由于具有便捷性和及时性,在电力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参会单位因视频会议室占用或者不具备视频接入条件,导致无法参加视频会议,只能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参加,因此通常需要将视频会议伴音与电话会议语音进行交互。文章首先介绍了视频会议与电话会议语音交互的传统解决方案,然后提出了基于电话会议终端的视频会议与电话会议语音交互解决方案,最后对2种方案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为要求实现视频会议与电话会议语音交互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光电经纬仪采用摄影机拍摄胶片记录目标信息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采用SI笃I磁盘阵列作为视频图像载体的视频采集系统。设计了由1M60面阵CCD相机、工业控制计算机、接口卡组成的视频采集系统的硬件。软件以Visual C++6.0作为开发平台,程序采用执行效率较高的WIN32API函数,界面显示应用组件技术、模块化编程。系统具有记录时间长、易维护等优点,实践证明能够满足靶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电力信息化》2006,4(7):60-60
按照浙江省电力公司的要求,各地市电业局应在2005年完成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温州电业局视频应用系统,需满足电业局及各县(市)局会议室进行双向交互视频会议功能要求,并与浙江省电力公司的视频会议系统良好互联,对上可以作为分会场,对下可以作为主会场。同时该系统主会场会议视频终端设备的音视频输入和输出能融入目前温州电视会议室的音视频系统中,通过原有的集中控制系统对主会场的视频会议终端的音视频输入和输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基础支撑系统作为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种信息集中显示及各项命令上传下达的硬件基础,是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集音频系统、视频系统、控制系统和视频会议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的会议系统。系统将综合布线系统、拾音及扩音系统、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等各自独立的子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体,并由集中控制系统协调各子系统工作。对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基础支撑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建设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广东电网公司专题研究项目,讨论了高清会议电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了广东电网公司"十二五"期间高清会议电视系统的发展策略与方案。制定了广东电网公司视频会议系统向高清化、广覆盖、融合软交换、远程呈现等多种应用的技术政策,指导广东电网公司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视频会议设备都具备双流功能,但原有的视频设备不具备双流功能。在不进行全网改造的情况下,用视频会议带外硬双流设备,能达到增加双流功能的目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带外双流设备的功能及其在湖北省电力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郭伟  鲁开中 《电力系统通信》2010,31(6):30-32,37
会议电视的图像和声音质量决定了电视会议的使用效果,而作为会议电视视频和音频的来源——电视会议室,其相关的技术要素则对会议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会议电视专用会议室的环境、布局、照明、声学和电气方面对会议电视图像和声音质量的影响,并着重对环境布置、亮度、色温、光线均匀度、摄像机位置等一些要素进行了研究。对会议电视实际使用中遇到的图像和声音质量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由此提升电视会议的转播质量。  相似文献   

14.
视频会议系统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电网调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结合广西电网现有的视频会议系统和电话调度系统,文章提出视频调度的观点,简要介绍了广西电网建设视频调度系统的技术基础和要求,详细阐述了通过改造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视频调度功能、同时兼容电话调度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整体结构,并对该系统中的主要组件和设备加以详细解释,最后对视频调度系统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卫星会议电视系统的组网结构、功能实现原理和网管系统,以及该系统所用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会议电视通道实现变电站遥视系统的技术方案,图像及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分析了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7.
姚楠  王开圣 《中国电力》2012,45(4):96-100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将三维GIS与视频监控进行集成,通过三维GIS显示监控点空间布局的功能,实现了以电网设备为中心的监控格局,增强了监控的针对性,利用摄像机预置位功能,简化了操作,节约了设备。以三维GIS为背景进行监控,并将三维视野、视角与摄像机预置位双向联动,使监控与环境融为一体,利用最佳路径分析,实现应急处理辅助决策和三维模拟演练。系统主要由前端系统、监控平台、客户端组成。监控平台分为三维GIS平台和视频平台,三维GIS平台通过组件调用的方式为视频平台提供三维GIS服务。系统使用了多种数据组织与空间索引优化技术、用Oracle数据库集成与管理多源数据、采用多级及分块处理技术处理三维数据、用基于SIP协议的信令软交换技术管理视频数据,以组件技术实现集成。以输电线路过江大跨越铁塔的视频监控为例,说明了该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移动视频会议系统在国网ICT网络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移动视频会议的特点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4G的移动视频系统在国网ICT网络中的组网方案。该方案以国网ICT网络为中心,以视频会议为目的,将移动网络和Internet融合到国网ICT网络中,并且适用于正常移动视频会议应用场景和应急视频会议通信场景。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盐城各县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接线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根据不同的需求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典型会议模式下的音频和视频信号的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当前视频会议的发展状况;其次研究江苏省电力公司视频会议系统当前存在的缺点与问题;最后提出视频会议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该系统能同时将基于华为、中兴、POLYCOM的多视频会议系统兼容,实现省、市、县公司视频会议在同步切换基础上能自动、手动操作.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视频会议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