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纯天然仙人掌液还原制备了纳米银溶液,其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采用激光粒度仪(HPP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仙人掌纳米银的尺寸和分布。利用制备的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了整理,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生成的仙人掌纳米银粒径为50nm左右,且均匀性好,分散性好,抑菌试验表明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有很好抑菌效果,当织物上银含量为268.58mg/kg时,抑菌率达到了99%以上,经洗涤50次后,抑菌率依然保持在98%以上,说明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耐洗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PNP)在水溶液中制备纳米银,探讨了其还原、控制制备纳米银的机理,研究了所制备的纳米银水溶液的抗菌性能,并利用PNP在棉织物中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以实现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结果表明:PNP中的氨基能够主动诱捕、还原银离子,并通过PNP的分子网络结构对纳米银的生成起控制作用。通过调节银离子的量,制备了平均粒径分别为13.23、4.34、2.66 nm的纳米银水溶液,所制备的纳米银水溶液最小抑菌浓度为2 mg/L。利用PNP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 %以上,并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丝素为保护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制备丝素纳米银水溶液,其纳米银粒径在10 nm左右,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棉织物经丝素纳米银水溶液整理后,其载银量能达到373.1 mg/kg,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36%和98.50%,经50次洗涤后其抑菌率仍能保持在92%以上。同时,整理后棉织物表面摩擦系数和表面粗糙度均有所降低,光滑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以茶叶水浸提取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和银氨溶液反应制得稳定的纳米银溶胶抗菌剂。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Nano-Sizer)、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表征了所制备的纳米银;利用制得的纳米银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采用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分析(EDS),观察载银整理后纤维表面银颗粒的分布和形貌,分析纤维表面元素成分;测定了整理织物的抑菌效率、白度及耐洗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得溶胶中纳米银的平均粒径基本在20 nm左右,放置一个月后纳米银仍然保持良好的分散稳定性;经纳米银整理后,银成功地负载到棉织物表面,但是织物表面的纳米银颗粒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团聚;整理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83%和99.69%,经过20次洗涤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仍能达到98%以上,具有较好的耐洗涤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棉织物抗菌剂的种类、优点、抗菌机理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状况。讨论了各种抗菌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测定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抑菌率。结果表明,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剂整理棉织物的抑菌率均可达90%以上,洗涤20次、50次后可分别达抗菌纺织品AA级、AAA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麦芽糖纳米银溶液,利用激光粒度仪(HPPS)和透射电镜(TEM)考察了麦芽糖纳米银的尺寸及分布。用制备的麦芽糖纳米银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织物的白度、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生成的麦芽糖纳米银的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且分散性和均匀性好;抗菌实验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经50次洗涤后,抑菌率在98%以上,说明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耐洗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氧化活化棉纤维并接枝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了氨基化改性棉纤维及织物,利用改性棉纤维中丰富氨基对银离子的络合、还原作用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实现了对棉织物的高效抗菌整理;比较研究了原棉和氨基化棉织物原位生成纳米银整理的效果。结果表明,氨基化棉纤维原位生成的纳米银粒径远小于原棉纤维,且氨基化棉织物整理后纳米银的耐洗牢度较高,能够保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99.9%以上的抑菌率。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纳米银在棉织物上的定向原位组装,以及纳米银抗菌纺织品的绿色、简便、高效、可循环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氧化处理并接枝"核-壳"结构的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了具有主动捕捉银离子、还原银离子、控制纳米银粒径、固着纳米银功能的活性棉织物。利用改性活性棉织物进行纳米银原位组装,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抗菌性能及耐洗性。结果表明:通过氧化、接枝处理能够将聚合物接枝到棉织物上,并且棉织物的活性改性处理对织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改性后的活性棉织物能够进行连续加工整理,整理过程实现零排放。整理后的棉织物纤维表面分布着大量5~25 nm的纳米银颗粒,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9%以上,且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棉织物纳米银抗菌整理存在银离子利用率低和耐水洗性差的问题,采用棉织物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硝酸银浸渍和汽蒸整理工艺,制备纳米银抗菌整理织物。研究整理工艺因素对硝酸银利用率、整织物纳米银含量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考察整理织物的耐洗性。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可提高硝酸银利用率和织物纳米银含量,接枝率15.05%时,硝酸银利用率最大,织物纳米银含量最高;硝酸银浓度0.1mM时,整理织物纳米银含量为102.9 mg/kg,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抑菌率均达到99.9%,50次洗涤后,银含量保留率为83.19%,两种菌种的抑菌率仍超过97%。研究表明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硝酸银浸渍和汽蒸的纳米银整理工艺,银离子利用率高,整理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及耐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马来酸酐对甲基丙烯酰胺接枝棉织物进行改性,并通过银离子浸渍吸附和汽蒸还原的整理工艺,制备纳米银抗菌棉织物。采用红外光谱图分析改性接枝棉织物结构,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与织物接枝物聚甲基丙烯酰胺的氨基反应,实现了马来酸酐改性的目的。研究整理工艺因素对整理织物上银质量分数的影响,测定整理织物的抗菌耐洗性,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整理织物的纤维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当浸渍时间30 min,汽蒸时间45 min,硝酸银浓度0.1 mmol/L时,整理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9.99%;整理织物经过50次标准洗涤后抑菌率仍保持在97%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洗性;相对于未改性的接枝棉织物,经马来酸酐改性的接枝棉织物能有效阻止纳米银的团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