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龚伟  李柳柏 《微机发展》2007,17(3):163-165
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邮件过滤模型,并对中文垃圾邮件过滤中的中文分词及垃圾邮件特征知识库的更新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开发了“智能邮件过滤系统(IEFS)”,使垃圾邮件误判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有效防止了垃圾邮件的泛滥。  相似文献   

2.
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邮件过滤模型.并对中文垃圾邮件过滤中的中文分词及垃圾邮件特征知识库的更新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开发了“智能邮件过滤系统(JEFS)”,使垃圾邮件误判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有效防止了垃圾邮件的泛滥。  相似文献   

3.
基于语义理解的垃圾邮件过滤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统计和基于规则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将语义理解的研究和垃圾邮件过滤算法的研究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通过语义理解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的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分词算法,提高了分词的效率、准确率和识别未登录词的能力。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基于语义理解的过滤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邮件过滤中遇到的词的“拆解”的问题、分词后所遇到的未登录词的问题,为垃圾邮件过滤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SMO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陈盛雄 《福建电脑》2007,(3):131-132
垃圾邮件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困扰.基于SMO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将统计方法应用到垃圾邮件的判定上,是进行垃圾邮件处理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基于SMO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模型,并对中文分词、特征选择、SMO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SMO算法的引入势必会使系统在高效过滤垃圾邮件的同时,提高处理数据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内容的中文反垃圾邮件技术中,中文分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面对大规模的邮件训练样本和大负载的邮件服务器,中文分词算法的时间效率成为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中的一个瓶颈。对此,提出一种应用在中文垃圾邮件过滤系统中的实时分词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TRIE树型结构作为词典载体并基于最大匹配的原则,同时,在实时分类阶段结合hash表进行特征查询,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的迅猛增长,垃圾邮件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过滤垃圾邮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分析了垃圾邮件制造者采用的各种新型手段,如简繁体混编、汉字拆分、词间加入特殊字符等,试图绕过基于内容的关键词检查。针对其中几种典型的新型垃圾邮件编写手段,提出改进的中文分词策略,结合基于内容的关键词检查,提出基于特征词扩展的内容检查过滤机制。实验验证改进后的过滤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新型垃圾邮件的识别率。最后,对基于特征词扩展思想在网络内容安全和健康过滤上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分析邮件特征对邮件分类的影响,提出了双层分类方法并用于邮件服务智能代理.它包括邮件长度分类、邮件采集与预处理、文本分词、特征选取和邮件分类器等功能模块.此代理不仅可使邮件服务器具有自动过滤垃圾邮件的能力,也可以用于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对邮件自动分类和转发.该双层分类方法首先对邮件按长度进行分类,然后根据邮件的不同长度类分别使用不同的贝叶斯分类器,从而实现垃圾邮件的过滤.实验表明它有效地提高了邮件分类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邮件问题日益严重,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各种技术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应运而生,其中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广泛.现在主要采用的后向传播(BP)神经网络虽然在垃圾邮件过滤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局部极小点、不能适应新样本、学习效率较低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一种有导师、可在线学习的自组织神经网络--预测自适应谐振理论神经网络(ARTMAP),运用于垃圾邮件过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RTMAP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实验表明,基于ARTMAP的邮件过滤能够对垃圾邮件进行有效的过滤,在保证正确率的同时,更能适应当前垃圾邮件特征不断变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垃圾邮件的泛滥提出了极为迫切的技术诉求。文章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模型,并首先介绍了整个系统工作流程,然后阐述了系统中文本分词、文本特征提取、神经网络分类器等关键环节。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解决了垃圾邮件特征不断变化而过滤方法相时固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实际应用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对垃圾邮件的误判率和漏判率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基于概率统计的简单贝叶斯分类算法相对而言效果较好.为提高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分类准确率和效率,利用网格技术资源高度共享的优势,并对Bayes分类算法的应用模式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邮件分类与过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劼  项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6):1021-1024,1064
现在电子邮件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通讯手段,但各种各样的垃圾邮件也是令我们十分困扰的问题,给出了一种电子邮件的分类过滤方法。电子邮件作为一种半结构化的文档,电子邮件信息包含了固定的语法部分和一定长度的可变文本部分,同时处理这两部分以得到更高的准确度。首先对邮件进行文本处理,得到特征向量;然后使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对邮件进行分类过滤得到邮件分类器;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分类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容分析的电子邮件过滤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邮件在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大量垃圾邮件的出现。邮件过滤就是从大量邮件中过滤出垃圾邮件。文章介绍了基于内容分析的邮件过滤,讨论了邮件分类的一种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实现基于内容分析的电子邮件过滤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成为最快捷、经济的通信手段。但是许多无用、有害的信息随之而来,需要对获得的邮件进行自动的筛选。在邮件的筛选中,对原始邮件的预处理过程(即邮件内容的提取)是一切邮件筛选技术的基础。本文在介绍RFC822、MIME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个实用的邮件预处理系统,该系统在信体和信头的边界确定、附件处理、信体内容提取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试验证明改进的方法在减少乱码、正确还原邮件以及降低处理维数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email filter based on Naive Bayesian theory that can effectively filter junk mail and illegal mail. Furthermore, the keys of implement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filtering model is obtained from training set of email. The filtering can be done without the users specification of filtering rules.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子邮件应用日益广泛,邮件系统安全防护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分析了邮件系统安全防护的关键:邮件防火墙在整个电子邮件系统安全防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比分析了邮件防火墙和邮件系统常用的邮件过滤器的不同之处及其优缺点;同时提出了基于SMTP的邮件防火墙的结构方案,并给出了基于FREE-BSD4.6和QMAIL的邮件防火墙的实现及其在网络上的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电子邮件过滤新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汉松  杨盛 《微机发展》2005,15(5):152-154
电子邮件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但垃圾邮件的日益泛滥,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传统的邮件过滤方法的过滤精度较低,不能很好满足需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电子邮件过滤系统,并对向量空间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字作为文本向量的特征表示,并且在字频向量的特征提取时采用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函数,从而提高了邮件分类的精度,达到了较好的过滤垃圾邮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邮件网关不能真正面向用户和处理垃圾邮件性能差等缺陷,设计一种个性化安全邮件网关,该邮件网关与邮件服务器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多过滤器过滤功能。对其体系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和分析,通过与普通的邮件过滤网关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多过滤安全邮件网关过滤效果好,性能高。  相似文献   

18.
 Bots, or software agents are programs designed to perform tasks autonomously. Mailbots attempt to provide useful functions about electronic mail (E-mail) service such as filtering information, gathering information, and scheduling. With Internet use continuing to explode, the information overload is growing so fast that the same virtues that made E-mail so popular are now becoming a negative technologic “boomerang” (see the volume of junk or spam mail). Industrial as well as academic research has faced this problem in terms of automated filtering methods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legtimate E-mail from spamming. Here we describ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our mailbot is skilled to find “appropriate” destination of the message triggering a spidering process on an Intranet-based network. The spidering performs a distributed, mobile computation via pervasive agents: by applying a similarity-based reasoning on designed users resources the agents are able to deduct if the contacted user may be interested or not in receiving the E-mail.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is implemented in Java using the basic issues of Internet protoc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