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武器系统R&M&S参数指标,建立以系统战备完好性为目标匆维修保障费用为约束的R&M&S综合仿真模型。仿真步骤包括系统分析、数据准备、数据输入及仿真系统试运行、仿真试验、数据分析、参数优化、仿真系统重运行、结果输出及数据积累与仿真系统改进。并通过初始化仿真参数及R&M&S综合参数仿真结果以证明。  相似文献   

2.
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R&M&S,包括测试性和安全性)是提高武器装备战备完好性和出动强度的基础,也是改善武器装备快速出动能力和机动性的有力保证。简要回顾了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发展历程,分析现状,判断未来,提出了R&M&S向着综合化、实用化、信息化、仿真化、智能化、微观化和军民两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R&M&S)特性的武器装备的系统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定义系统效能的度量及其系统效能.针对执行任务期间发生故障,但难以修复和可修复的情况,该模型均可通过可用性、可信度及能力矩阵,分别求得基于R&M&S特性的武器装备系统效能表达式(ERMS),从而得出相应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4.
《导弹试验技术》2007,(3):79-80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这些武器不仅必须具有精确打击能力和威慑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以及良好的机动性和快速出动能力。从90年代初发生的“海湾战争”到1999年历时78天的“盟军行动”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R&M&S,包括测试性和安全性)是提高武器装备战备完好性和出动强度的基础,也是改善武器装备快速出动能力和机动性的有力保证。R&M&S是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武器装备战斗力的“倍增器”。  相似文献   

5.
赵睿  姚勇  邓勇军 《四川兵工学报》2013,(1):105-107,128
基于细观力学原理,建立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对S.J.Hanchak的弹丸侵彻混凝土靶板的部分试验进行数值模拟,使用K&C混凝土材料模型,通过对比子弹的剩余弹速和靶板破坏现象,结果表明,混凝土细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可描述宏观上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破坏现象,K&C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弹丸侵彻混凝土靶板的动态响应,是研究该问题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体系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体系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器装备体系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系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体系评估方法,建立了体系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体系评估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集成,对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提炼武器装备系统寿命周期的6个阶段,总结归纳寿命周期4类系统费用,按照费用分解结构(CBS)的原理,建立了武器装备系统寿命周期费用分解图。对寿命周期费用与可靠性、维修性等特性参数进行了权衡分析和优化研究,构建了武器装备系统寿命周期费用优化模型,对寿命周期费用效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飞航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的特点,构建了系统的模型框架,并重点针对模型可信度低的不足,从VV&A研究的方法、原则、系统的仿真过程和可视化应用等方面做了理论探讨,为开展飞航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HLA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VV&A)过程依赖于HLA的FEDEP过程描述,并围绕FEDEP过程展开。其步骤分为:定义联邦目标,进行慨念型分析,设计联邦,开发联邦,计划、集成并测试联邦,运行联邦准备输出,分析数据、评估结果。过程包括:目标校核、一致性校核、概念模型验证、设计校核、联邦验证、确认决策、事后执行并归档。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指标决策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综合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  马存宝  胡云兰  许家栋 《兵工学报》2006,27(6):1081-1085
综合评述了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比了其优劣。根据作战效能的特点与系统工程思想,提出了基于多指标决策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针对作战指标的相对性、模糊性和灰色性,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定量计算得到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综合评估值,并依此对武器装备进行排序。通过3种型号潜射鱼雷的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工程实用性,其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比模糊关联法和灰色关联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飞航导弹武器装备论证仿真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现代战争体系攻防对抗条件下,建模与仿真对于高技术导弹武器装备论证仿真和作战使用仿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外先进导弹武器装备论证仿真的应用情况和向基于仿真的采办方向发展的趋势;简要说明了国内应用情况和主要差距、面临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模型与仿真的置信度是导弹武器装备论证仿真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模型与仿真置信度的几个建议:确定建模与仿真的发展战略与目标、重视模型的、VV&A工作、重视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防空导弹系统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建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指标体系。依据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复杂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指标的关联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建立武器系统的效能模型。通过具体算例,说明该方法有效,并可将其推广到其它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应用中。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防空旅的通信网组网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防空旅的通信网组网效能评估采用排队论和ADC效能模型,从话音通信和数据传输两方面进行评估.建立通信网络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用排队论评估语音通信性能,用ADC效能模型评估数据传输效能.通过有效性向量、可信性矩阵和品质因素向量计算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末敏弹射击效能评估存在的不足,基于打击面目标,建立以毁伤目标数及弹药消耗量作为射击 效能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示例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末敏弹射击效能。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用于指控系 统、火控系统中使用末敏弹时的射击效能评估,满足指挥员弹药量化的决策需求,对新型弹药作战水平的提高具有 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系统可用性、可信性、能力模型ADC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ADC模型进行改进,并建立其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建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能力评估的因素域,确定评语等级论域,进行单因素评判并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确定评判因素权向量,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处理评判指标可完成其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17.
针对遂行高空气象探测任务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缺乏有效定量评估模型的问题,结合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单元组成及特点,构建了基于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的ADC静态作战性能评估模型,并对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系统能力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下专家评估所得的结论相符,为定量评估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作战效能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排队论的炮兵侦察配系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作战目标转移速度快、转移方向多样化的特点,运用排队论方法,建立一种基于排队论的侦察配系效能分析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侦察配系效能的影响,当目标转移方式有所变化时,依然可以灵活地对侦察系统做出准确的效能分析。最后以雷达侦察配系为例,论证评估模型在侦察效能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用传统模糊法评估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几点不足,引入最小距离法评估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效能。首先给出了多因素模糊评估模型,包括确定评估因素指标集和加权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的评估步骤。其次给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六种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进行多因素模糊评估的应用示例,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