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大型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形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大型储罐罐顶网壳设计结构和数据计算的对比,列举出目前国内大型储罐罐顶常用的两种网壳结构各自的特点以及相关经济性对比,并认为罐顶宜采用安全性、经济性更好的空间三角形网格网壳结构。  相似文献   

2.
大型拱顶储罐和内浮顶罐顶盖形式及用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程线形网壳结构已成功用于大型储罐顶盖,该结构受力合理、可工厂化制造、安装方便、省时省料、经济性好。文章对钢制网壳结构与铝合金制网壳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铝合金网壳经济性更好,值得推广。但铝网壳结构在油罐上使用涉及雷电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这种结构一时又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1引言大型网壳拱顶罐是随着国内市场对各种石油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储罐。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我们通过对施工方案的反复论证和比较,确定对舟山油库2万m’钢制网壳拱顶储罐的安装采用液压顶升倒装施工工艺。经过工程实践证明,这种施工工艺安全、经济、可靠,使两台大型拱顶罐的安装获得了圆满成功,并开创了我公司安装此类储罐的先例,同时也为今后同类大型拱顶储罐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ZXi程概况舟山油库成品油罐,是网架拱顶式储罐,其拱顶为单层双向子午线穹形网壳结构,顶板为人字形排版结构,罐壁是对接安装…  相似文献   

4.
大型节点网格拱顶储罐的施工通常采用正装法,为了防止网壳提升时边缘节点盘和罐壁及环梁相撞,边缘节点盘不安装,这容易导致网壳在安装及提升的过程中变形,较难控制网壳的圆度,由此需要增加一些辅助装置对网壳进行拉紧调节重心。针对大型储罐网壳整体提升时容易和罐壁及环梁相撞的难点,介绍了一种采用临时边缘节点盘在罐底拼装,网壳提升到罐顶后再将临时边缘节点盘更换为正式节点盘的施工工艺。该工艺简单实用,便于网壳的整体提升,临时节点盘可重复利用,施工过程无需大型吊装设备,适合在同类大型储罐正装法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国内外大型储罐的发展现状 (1)国外大型储罐的现状。在原油储库的建设中,对同储量来说,单罐容积越大建罐成本越少,投资就越少,也易于管理。因此国际上的储罐越建越大。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储罐有拱顶罐、内浮顶罐容积达10×10~4m~3,其拱顶的设计采用的是铝网壳结构技术。外浮顶罐的最大容积已达到了20×10~4m~3。最大锥顶罐5×10~4m~3。目前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仍在不断的研究更大型的储罐技术,包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举了国内大型储罐罐顶常用网壳的结构及特点,通过调查和比选,为确保安全生产,建议采用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的钢制双向子午线网壳结构做油罐的固定顶结构。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储罐网壳拱顶传统施工存在罐顶圈壁板和网壳不能同步组装的问题,以及储罐壁板传统倒装存在提升速度慢、提升高度不易控制的问题,根据多年储罐施工经验,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形成了大型网壳拱顶储罐安装技术。该技术将网壳顶地面组装整体提升技术与储罐壁板倒装采用的行程放大式机械提升技术相结合,实现网壳、顶圈壁板同步施工,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极大地提高了储罐安装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大型储罐罐顶网壳的稳定性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化行业的大型圆筒形储罐罐顶经常采用单层网壳作为支撑结构,根据目前已建工程的资料,此类钢网壳的最大直径已达到60 m。文章根据现行规范利用ABAUQS软件,对三种常用规格的扇形+葵花混合型(即Kiewitt+葵花型)和子午线型网壳的进行了考虑到初始缺陷的几何非线性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罐顶载荷,用钢量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扇形+葵花混合型网壳比子午线型网壳稳定性能优秀的多,建议工程中应优选扇形+葵花形网壳。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JGJ7-2010《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和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对60m大型储罐罐顶球面网壳进行设计计算。应用3D3S软件计算校核网壳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应用ANSYS软件分析网壳整体稳定性,通过大位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准确计算了网壳结构临界荷载,可为储罐设计人员和制造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30000m~3内浮船拱顶式储罐主要施工难度集中在罐顶网壳提升方面,传统的倒装法对本类型储罐施工存在诸多限制因素,本文主要叙述了正装法组焊-倒装提升网壳-浮船同时施工的储罐施工方法,即储罐壁板正装施工同时,罐内浮船同步施工,罐顶网壳组装在储罐浮船施工完毕后进行,网壳施工完成后采用电动葫芦整体提升就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