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Formastor全自动相变仪进行了两段式冷却条件下C-Mn钢的热膨胀试验,并结合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量,研究了冷却速度以及发生部分先共析铁素体转变对奥氏体中温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和先共析铁素体含量的增加,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均降低,贝氏体转变量减少;奥氏体随冷却速度的增大,转变产物由铁素体+珠光体逐渐变为魏氏组织铁素体+珠光体、网状铁素体+魏氏组织+贝氏体、马氏体的趋势;而对已发生部分先共析铁素体转变的过冷奥氏体,随先共析铁素体含量的减少,组织由魏氏组织+贝氏体向魏氏组织+马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了两种主要成分为C-Si-Mn-Cr-Mo和C-Si-Mn-Cr双相钢的静态CCT曲线,分析了不同冷却速度对实验钢相变规律和组织变化规律的影响及微合金元素Mo对高强度热轧双相钢相变规律、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Mo强烈阻碍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并且可以减小铁素体晶粒大小;Mo元素促使铁素体和贝氏体区分离,形成奥氏体亚稳区;Mo元素的加入提高了亚稳奥氏体的淬透性,有利于得到马氏体组织。经Mo微合金化后,实验钢的显微硬度增加100 MPa以上,Mo元素的细晶强化作用对提高热轧双相钢强度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20Mn2SiVB钢在两相区不同温度加热后经不同的冷却方式进行处理,并研究了该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该钢在冷却过程中组织均为未溶的先共析铁素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共析铁素体、少量的无碳化物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和马氏体。拉伸试验表明,20Mn2SiVB钢在800℃奥氏体化后经风冷可取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原奥氏体晶粒度对45V非调质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ormastorF热膨胀分析仪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原奥氏体晶粒度对45V非调质钢相变点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速下,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大,先共析铁素体量越少,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5.
郭锋  林勤 《金属热处理》2006,31(12):33-35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对临界转变温度的测定,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碳锰纯净钢组织和冷却转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镧含量较高时,纯净钢冷却转变组织粗化,形成魏氏组织的趋势增加,珠光体片层间距不均匀;在碳锰纯净钢的冷却转变过程中,随La含量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开始析出温度降低,析出速度加快,共析转变开始温度降低。镧在晶界的偏聚是造成碳锰纯净钢组织和相变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仿晶界型铁素体型/粒状贝氏体复相钢为对象,研究了铌、钛微合金化对其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以及以仿晶界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为基本组织的复相钢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规律.研究表明,仿晶界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复相钢进行微合金化,会使其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受到抑制而推迟;同时因为微合金元素的加入,细化了相变中诱导析出的铁素体晶粒,有利于复相钢中粒状贝氏体的形成.形变参数对相变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奥氏体化温度决定了奥氏体原始晶粒尺寸同样影响着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过程.采用合适的形变参数和奥氏体温度都可以促进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进行从而细化铁素体晶粒.  相似文献   

7.
曹建刚  庄英菊 《热加工工艺》2012,41(18):93-94,98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X60管线钢在加热与冷却过程中的相变温度.结果表明:在冷却时DSC曲线上出现三个峰值,除先共析铁素体析出和珠光体转变外,还有铌或钒的碳化物析出;相变温度随冷却速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加热至950℃时,DSC曲线上出现二个峰值,除先共析铁素体溶解和奥氏体转变外,没有明显的铌或钒的碳化物峰溶入奥氏体峰.  相似文献   

8.
磁场强度对Fe-0.76%C合金先共析铁素体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明龙  赵骧  王守晶  左良 《金属学报》2008,44(5):615-618
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磁场强度对Fe-0.76%C合金冷却转变过程的先共析铁素体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强,该合金的先共析铁素体析出量和共析点的含碳量均明显增加.原因可归结为,强磁场使Fe-C合金的共析点向高温及高含碳量区域移动,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初始温度升高.强磁场使先共析铁素体沿磁场方向伸长,而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的伸长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夹角的平均值逐渐减小.上述现象可解释为:外加磁场使先共析铁素体晶核成为磁偶极子,并使其周围奥氏体原子作为磁偶极子更易于沿磁场方向向铁素体晶核扩散.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低碳奥氏体本质晶粒度的测定,在现行的YB27-77与ISOR43推荐标准中规定有网状铁素体法。由于标准对此法适用的钢种及热处理工艺规定不明确,因而在生产检验中难以执行。为适应生产的需要,对C≤0.22%的3C船板钢应用相变原理和回归分析方法,摸索出简便易行的临界淬火法,并可依据此钢的化学成分,由回归方程求得在奥氏体晶界析出网状铁素体的临界淬火温度。二、原理概述奥氏体冷却时,在铁素体的形成方面就热力学而言是不稳定的,转变时先析出先共析铁素体。它是完全扩散型转变的产物,且常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全自动相变仪,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技术研究了成分已均匀化的T7钢在珠光体转变温度范围等温所形成的先共析铁素体周围奥氏体中的碳分布。发现先共析铁素体周围存在有富碳奥氏体薄层,且此富碳奥氏体薄层中的碳分布并非都是 ;此一富碳奥氏体薄层的特征与随后转变所变形成的珠光体及马氏体形态相关。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Inordertodevelopnewtypeofsteels,itisveryimportanttoderiveamuchgeneralruleoftheaustenitedecompositionfromexperimentaldataofknownsteels.Recently)someworkhasmadeencouragingprogressinthisfieldtl--6].Butdifficultiesandsuspicionsarestillobyiousbecausethethermodynamicaldataofmulticomponelltsteelarescatteredanddisordered.PuremathematicalsimulationmaybeusedtocalculateTTTandCCTc...es[4],butithasapremisethatsomespecialpointsofTTTcurvessuchasthenosepointmustbeknowninadvance,whichprevents…  相似文献   

12.
对低碳Mn--Si钢中的粒状组织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了粒状组织中小岛的形状及其分布. 结果表明, 不含Cr时, 空冷后形成了由先共析铁素体基体+岛状物所组成的粒状组织,其中的岛状物形态及分布可以是无规则的, 也可以是长条状的小岛沿一定方向分布于基体上. 对于这2种形态的粒状组织, 尤其是对后者形态的形成和铁素体基体的分析表明, 小岛的形状和分布是先共析铁素体形态的反映, 条形规则排列的小岛可能受先共析铁素体基体台阶长大机制控制, 粒状组织小岛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具有方向性. 加适量Cr后, 连续冷却后的组织中不出现粒状组织.  相似文献   

13.
陈伟  李龙飞  杨王玥  孙祖庆 《金属学报》2008,44(9):1069-1075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单轴热压缩实验, 研究了合金元素Al对过共析钢缓冷相变和 过冷奥氏体动态相变组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缓冷相变时, Al的加入抑制网状渗碳体形成, 细化珠光体 片层间距; 在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 动态转变经历动态相变和相变所得珠光体中渗碳体球化及铁素体动 态再结晶等过程. 在动态相变过程中, 没有形成晶界网状渗碳体, 而直接产生珠光体. Al的加入使动态相变过程中奥氏体的稳定性提高、珠光体转变推迟, 进一步细化了珠光体片层间距. 在相变所得珠光体中渗碳体球化及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过程中, Al阻碍渗碳体粗化, 使渗碳体颗粒和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化.  相似文献   

14.
砷及镧对E36船板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相变膨胀仪、金相显微镜以及显微硬度计测定了不同含As量及加入稀土元素La后的E36船板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As的加入能扩大船板钢的先共析铁素体相区、降低珠光体转变开始点,并且能促进晶内铁素体转变.含As的钢中加入稀土元素La后,船板钢的先共析铁素体相区缩小,贝氏体组织变得细小.  相似文献   

15.
With an electric field during austenitizing, the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w carbon steel was promoted, and more martensite were obtained. The electric field promotes the homogeneity of carbon, and reduces the free energy of austenite. The critical neuclus r^* and the critical driving force G^* responsible for the nucleation of proeutectoid ferrite were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diffusion controlled proeuctoid ferrite transformation was retarded and the hardenability was improved.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Recently,greatprogresshasbeenmadeintheresearchofthebainiticmicro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andtransformationbehaviorfor(ultra)lowcarbonsteel,especiallyoncontinuouslycoolingtransformatio.[ll.Itisknownthatthemorphologyofbainiticstructurefromcontinuouslycoolingtransformationisverydifferentfromthatfromisothermalheatt...t...t[2--v].Fromtheviewpointofindustrialapplicationthattheultralowcarbonbainiticsteelareproduc,gdbythermomechanicalcontrolledprocess(TMCP),thestudyofcontinuouscoolingt…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量金相法分析计算了亚共析钢拉拔变形中先共析铁素体应变量。结果表明,拉拔变形初期先共析铁素体应变量增大趋势远高于珠光体应变量;当应变量达到一定程度ε≈1.0时,两者同步增长,但最终先共析铁素体应变量仍远大于珠光体应变量。  相似文献   

18.
冷却工艺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冷却路径控制工艺试制了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轧后冷却工艺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后采用前段空冷+后段快冷的"两段式冷却"工艺所得显微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少量贝氏体和M/A岛,组织中软硬相匹配良好,屈强比为0.76;而超快冷+空冷+快冷的"三段式冷却"工艺获得针状铁素体、贝氏体和M/A岛混合组织,屈强比为0.8。两种冷却工艺均可获得抗大变形管线钢,差别在于应用三段式冷却工艺得到实验钢的强度较高,可用于开发更高级别抗大变形管线钢,并且空冷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