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中西方思维方法不同,形成混合发酵与纯种发酵2种不同的工艺路线,混合发酵具有菌群生长代谢平衡,克服中间生成物浓度过大,能简化工艺设备,省工节能的优点。适宜生产成分复杂风味要求高的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纯种发酵基质、菌株单一、污染少。宜于生产成分单一纯度要求高的现代发酵产品。并指出了传统发酵食品工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传统啤酒酿造采用纯种酵母发酵,但使用单一酵母菌种发酵,无论在发酵性能还是在啤酒风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阐述了利用两种不同性能的酵母菌种混合发酵,研制出一种具有典型水果香味的淡爽型啤酒,同时解决了发酵过程中采用高辅料比时双乙酰还原慢、发酵度偏低及酵母凝聚性差等问题,从而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德安 《中国调味品》2015,(3):133-136,140
阐明天然发酵以改善产品风味为目的,把握发酵调味品矛盾的总体,工艺条件是"多菌种常温平衡发酵"。能满足发酵调味品风味要求高的需要,顺应生化变化的规律自然形成。工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改进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指出盲目以提高产品主要成分为目的,用纯种发酵取代天然发酵是产生产品风味不足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论传统发酵调味品生产工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由于传统发酵调味品成份复杂、风味要求高,认为生产优质传统发酵调味品“多菌种发酵”是传统发酵工艺的内因,“低温混合发酵”是其条件。并举例说明要创新传统发酵调味品,必须深入发掘传统工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叶艳  苏伟  王倩  何欣  高静雅 《食品科学》2016,37(20):86-94
对接种发酵制作的豆豉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并与传统自然发酵豆豉和纯种米曲霉发酵的豆豉进行比较,经GC-MS分析,一共鉴定出了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共10 类,152 种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豆豉所含的烃类、醛类和酸类物质均高于纯种发酵培养,而传统自然发酵产生的醇类、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以及其他化合物都高于纯种发酵及混合菌种豆豉,而混合菌种发酵豆豉在酮类和酯类化合物要明显高于纯种米曲霉豆豉和传统自然发酵豆豉。  相似文献   

6.
发酵西式火腿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植物乳杆菌1.1856和双发酵乳杆菌1.1876,在38℃条件下,分别采用单一菌种、混合菌种作为发酵剂研制发酵西式火腿,并且采用不同的发酵生产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采用1.1856和1.1876以1:1的比例作为混合发酵剂时,得到的产品品质最佳,试验发现,利用1.1856和1.1876发酵西式火腿,能改善发色和呈色效果,并使产品产生特殊的发酵风味,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不同乳酸菌接种发酵泡菜风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红皮萝卜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明串株菌、乳酸乳球菌、食窦魏斯氏、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通过测定泡菜的乳酸菌菌相、总酸度、感官评价、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对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不同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萝卜的风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达到终点时,接种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中大部分乳酸菌的活菌数相差不大,都在7.0lg CFU/m L左右,泡菜液中的乳酸菌几乎全为植物乳杆菌;大部分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菜中总酸含量4g/kg;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的种类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番茄醋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番茄为主要原料,通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番茄醋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先对番茄原料进行固液混合酒精发酵,然后固液自动分离,分别进行醋酸发酵,整个生产过程只需一套设备。另外确定了最适发酵温度及接种量。  相似文献   

9.
邓立红  王艳辉  马润宇 《酿酒》2005,32(1):32-35
综述了近年来混合培养在酒精发酵研究中的进展情况。混合培养具有纯种培养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 ,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在酒精发酵中 ,混合培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为淀粉和纤维素等多糖原料的直接酒精发酵 ;二为混合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木糖共发酵生产酒精  相似文献   

10.
啤酒发酵时杂菌污染与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啤酒发酵完全属于纯种发酵,所以发酵时卫生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操作时不注意卫生问题,导致发酵被杂菌污染,这将会给生产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及时发现是否污染杂菌,生产企业需定期做杂菌污染检验,以便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高效酒精发酵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以淀粉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时,通过添加酸性蛋白酶使原料中蛋白质分解,并促使酵母生长,缩短发酵周期,从而为制造高效酒精发酵剂创造条件。选择宇佐美曲霉M90的突变株537为出发株,采用固体培养法实验,优化筛选出的M90—537—42酸性蛋白酶活力达15000~17000u/g(干物),并含有较高活性的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糖化酶等水解酶。通过酒精发酵试验,确定添加0.1%复合酸性蛋白酶麸曲可使酒精产量增加2%,加入等量的活性干酵母混合即构成高效酒精发酵剂,与对照相比,发酵醪酒浓度可提高约2%,原料出酒率可提高5%,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米糠为原料,乳酸菌为发酵菌种,在考察超声时间、发酵温度、发酵初始pH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菌种产蛋白酶、脂肪酶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处理乳酸菌发酵制备米糠酵素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90 min,发酵温度25 ℃,发酵液初始pH值为6.0,发酵时间为25 d。在此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米糠酵素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分别达到51.96 U/mL、16.17 U/mL。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不同基质中混合发酵的情况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选用几种不同的原料作为基质,对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进行了研究。以双歧杆菌活菌数为指标,结果表明,在以糊化玉米、液化玉米、蕃茄汁、黄豆粉、煮豆芽汁、榨豆芽汁和豆浆为基本原料的基质中,双歧杆菌活菌数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14.
罗地亚9001直投型发酵剂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罗地亚90001直投型发酵剂来发酵酸奶,探讨了利用直投型发酵剂发酵的酸奶不能作为后续发酵剂进行酸奶生产的原因。在实验中首先利用直投型发酵剂发酵牛乳,然后依次利用各代次产物作为后续发酵剂生产酸奶,直至第6代牛乳不能再正常发酵为止。同时,对每代酸奶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计数,并观察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比例上的变化。最后将第6代不能正常发酵酸奶中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分离并进行鉴定。将二者按1:1(数量比)的比例接种牛乳,发现牛乳能够正常发酵。结果表明。利用酸奶作为后续发酵剂的第6代牛乳不能正常发酵的原因是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数量比发生变化。而导致此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低温下二者的生长速率不同。  相似文献   

15.
日本特色酵母精调味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酵母精生产占天然调味料的10%以上,为充分了解日本在酵母精方面的新产品开发,着重介绍了4种特色酵母精调味品:高呈味型酵母精,含呈味核酸5.1%,游离氨基酸与肽态氨基酸总量达72%;高核苷酸酵母精,水分6%以下,总氮6%以上,5’-核苷酸20%以上;高肽酵母精,乳白色粉末状,水分4.61%,灰分17.63%,全氮4.51%,粗蛋白28.19%,盐分12.32%,粗脂肪0.26%,pH5.84,IMP6.198mg/g,GMP3.758me/g;高谷胱甘肽酵母精,谷胱甘肽超过8%(还原型)。同时,还介绍了这4种特色酵母精调味品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芦荟、山楂、山药、薏苡仁和枸杞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酵素食品。应用最优混料设计法研究各主要原料的不同组合对产品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建立各原料配比与目标值的回归模型,最终获得酵素最优原料配方为:芦荟10.00%、枸杞45.29%、山楂24.71%、山药10.00%、薏苡仁10.00%。以该原料配方进行发酵,得到的产品蛋白酶活力293.04 U/g,超氧物歧化酶(SOD)酶活力57.00 U/g,多糖含量11.42 mg/g,综合评分为0.905 9。每克酵素样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相当于1 mg抗坏血酸;每克酵素样对Fe3+的还原能力相当于129.25 mg抗坏血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 mm、10 mm,抑菌能力与阳性对照苯甲酸钠相当。说明酵素产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及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产高醋酸菌的筛选及小型Frings醋酸发酵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解欣炜 《中国调味品》2002,(7):24-25,27
要生产高浓度醋,应筛选出耐高酸的菌株,本文介绍一种从酿造食醋中筛选高酸菌株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小型Frings罐的液态深层发酵实验。  相似文献   

18.
把啤酒发酵罐的夹套当作蒸发器,采用液氨直接在夹套内蒸发冷却罐内发酵液的新工艺所采用的新型分片式蜂窝夹套。经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该夹套的强度设计方法,可用于该类型发酵罐的系列设计中。  相似文献   

19.
以桂圆水提液为原料,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桂圆酵素的发酵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桂圆酵素中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最优桂圆酵素发酵工艺为菌株组合酿酒酵母+醋酸杆菌+植物乳酸杆菌1∶1∶1、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36 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桂圆酵素的总酚含量达(46.05±0.76) μg/mL,是桂圆水提液总酚含量(9.12±0.26) μg/mL的5.05倍。HPLC分析表明,桂圆水提液中10多种酚类化合物,除了绿原酸及其它4种酚类化合物外,其余酚类化合物经发酵后均被完全转化。桂圆酵素中至少含有20余种酚类化合物,至少有16种为新生成,其中1种可以确定为柚皮苷,含量达3.32 μg/mL。  相似文献   

20.
根据《酵素产品分类导则》,食用酵素是指以动物、植物和食用菌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殊生物活性成分的可 食用的酵素产品;酶是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的一类蛋白质。该文就酵素和酶的含义进行了归纳与区分,综述了酵素产品的分 类及生产发酵工艺、主要营养及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究了在其制备工艺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以及相关制度规范等方 面存在的问题,以规范发酵工艺,并展望了我国酵素食品发展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