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冷轧原板表面残油量、退火炉工艺、锌液中铝含量对NOF热镀锌板锌层附着力的影响,制定出提高立式退火炉锌层结合力的各项措施.通过优化工艺,得到了锌层附着力良好的热镀锌钢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厚锌层热镀锌带钢的生产技术要点和难点,分析了产线速度、带钢入锌液温度、锌液成分和气刀参数对锌层厚度的影响。通过提高明火加热的空燃比至0. 85及加热炉炉温至1 250℃以上,调整带钢入锌液温度为430~450℃,控制Al含量0. 10%~0. 20%,调整气刀唇缝间隙、压力及距离等措施,可降低Fe-Zn合金层厚,得到锌层粘附性及表面质量良好的超厚锌层热镀锌产品。  相似文献   

3.
影响连续热镀锌镀层粘附性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连续热镀锌镀层粘附的机理,并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影响镀层粘附性的工艺因素,包括原料表面状态、炉内气氛、锌液成分及镀锌工艺参数等,还提出了改善镀层粘附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热镀锌产品因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光亮的外观视觉等性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镀层粘附性是决定镀层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从原料、退火、工艺参数等方面对锌层的粘附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钢带的清洁度、炉内气氛、锌液温度、入锅温度、锌液成分、镀层厚度等对锌层的粘附性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不同钢质的产品其锌层的粘附性也有很大区别。实践表明,提高钢带表面清洁度,控制钢带入锅的锌液温度在460±2℃,炉内气氛使用含氢3.5%氮氢混合气,控制锌液成分中有效Al含量在(0.20±0.02)%,能有效生成Fe2Al5金属化合物,保证镀层粘附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热镀锌板的锌层厚度与抗腐蚀能力关系。镀锌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大气、土壤、海洋等环境影响,随着腐蚀程度的不断加深,会出现白锈和红锈,最终腐蚀钢基之后丧失了结构强度。对热镀锌锌层厚度控制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从锌液成分、气刀工艺优化和镀锌工艺优化等方面入手,实现了超厚锌层产品的批量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热镀锌退火炉的组成及退火工艺过程,从退火炉各段的温度、气氛对镀锌层粘附性的影响方面对退火炉热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热基镀锌工艺过程控制要求和产品特点,进行了加热炉焦炉煤气热值补偿技术的研究。通过在焦炉煤气中添加天然气提高并稳定燃气热值;同时优化加热炉空燃比,消除焦炉煤气热值波动对加热炉直燃段还原性气氛和温度的影响,确保热镀锌生产线正常运行和镀层粘附性符合要求。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型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典型无锌花热基镀锌产线的工艺特点,研究了热基镀锌产品固有缺陷——黑点和横纹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带钢表面粗糙度、带钢运行稳定性、炉区工艺、锌液成分、锌液和带钢温度等因素进行合理控制,黑点和横纹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热镀锌产品表面质量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影响热镀锌层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锌液中的铝含量和吹拭工艺。在锌液中加入适当的铝元素,可以明显改善锌液的流动性,提高镀锌层表面光洁度,从而达到提高镀锌层均匀性、降低锌消耗的目的。将内吹环的结构形式由点状改为环状,使其吹拭力分布更加均匀,也有利于镀锌层的均匀性。锌层厚度在39~50μm,平均锌层厚度45μm,锌层散差值小于11μm。选择室温-中温磷化前处理工艺,确定磷化液优化配方参数;采用10把外带电静电喷枪对称布置,优化了静电场分布、压缩空气压力、环境温湿度、日常维护、操作技能等。根据聚酯粉末的特点,优化了聚酯粉末的配方和粒径,重点是改善边角处涂层的均匀性。塑层厚度在76~109μm,平均塑层厚度89μm,散差值小于33μm。按照改善后的方法生产出的产品,均符合GB/T31439.1-2015《波形梁钢护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锌液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到连续热镀锌机组锌锅内锌渣的产生量和锌层中抑制层的成分及结构,进而影响热镀锌产品的表面质量。系统分析影响连续热镀锌机组锌液温度精确控制的因素,改进带钢入锌锅温度的控制、锌液温度的检控精度,精确控制锌锅加锌速度,优化锌锅辊预热温度控制,实现锌液温度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1.
热镀锌退火过程对热镀锌板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制定合理的退火温度制度,并精确控制板温,成为实现热镀锌板精准退火过程的核心问题.分析了退火工艺对热镀锌板性能的影响,针对现有退火工艺制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退火工艺制定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热镀锌板退火工艺的持续优化.同时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基于模型的热镀锌退火过程板温控制策略,针对热镀锌退火过程特点,提出了具有高适用性的数据与物理模型相混合的热镀锌退火过程温度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热镀锌板的精准热处理.  相似文献   

12.
热镀锌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介绍了近10余年钢材热镀锌工艺和装备的技术进展,内容包括:汽车用IF钢合金化镀锌板,高耐蚀合金镀层,含硅钢热镀锌工艺,美钢联法热镀锌生产线,高温退火炉,高耐蚀耐磨沉没辊,气刀,高频感应加热合金化炉及内加热式锌锅等。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过程中,热镀锌双相钢表面出现明显的山峰纹缺陷,严重影响热镀锌双相钢产品的表面质量。缺陷处有漏镀、锌层不均和抑制层形成不良等特征,基板表层有脱碳及微裂纹、表层毛刺突起等现象。通过分析认为,基板表层微裂纹是造成热镀锌双相钢表面山峰纹的根本原因。采用低温快烧的加热制度,适当降低轧制温度,合理控制除鳞及酸洗工艺,降低热卷厚度以降低冷轧压下率,可有效控制冷轧板浅表层微裂纹的形成,从而有效解决热镀锌双相钢表面山峰纹问题。  相似文献   

14.
锌液中的铅对薄板热镀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洪道 《钢铁研究》1993,(2):15-19,24
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锌液中的铅对薄板热镀锌工艺和镀锌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锌液中的铅含量不影响镀锌工艺,随着铅含量的改变,镀锌板表面锌花尺寸呈指数曲线变化,当锌液中不加铅(无铅)时,镀锌板表面呈无锌花状,其耐蚀性和涂装性都优于常规含铅(0.25%铅)镀锌板,因此,可以采用无铅热镀锌法生产小锌花板。  相似文献   

15.
主要叙述诸如冷、热轧带钢连续热镀锌的典型工艺、清洗工艺、退火工艺、轧辊表面粗糙度的毛化技术、后处理技术等国外汽车用热镀锌板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锌锅技术的发展,同时还侧重介绍热镀锌板生产技术今后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热镀用锌合金的生产方法,并通过配制二元合金、控制炉温、增加搅拌等方式提高了锌合金的质量,在生产实践中产品合格率由90%提高到98%,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热镀锌钢板生产概述:——第三讲 影响镀层结构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立 《鞍钢技术》1999,(4):57-62
钢铁的热浸镀锌是一个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热浸镀锌产品热量与钢板的原始状态及锌液中的化学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系统地介绍了镀锌温度、浸镀时间、钢中的化学成分及锌液中的其它微量元素对镀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