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氨基甲酸酯支链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温水浸出法从玉米淀粉提取的支链淀粉为原料,以氯化铜为催化剂,以尿素为酯化剂,制备了氨基甲酸酯支链淀粉。分别测定了氨基甲酸酯支链淀粉及玉米淀粉、支链淀粉的IR光谱、X-衍射光谱、凝沉性、透光率、糊化温度、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化支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具有抗凝沉性强、透光率高、糊化温度低、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高等特点;氨基甲酸酯支链淀粉与马铃薯淀粉的X-衍射光谱基本相同,晶体结构为B型。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乙酸酐为反应试剂,NaCl为反应介质,采用超高压辅助制备醋酸酯淀粉,利用光学显微、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技术对醋酸酯淀粉结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颗粒态醋酸酯淀粉结晶类型与原淀粉相同,当处理压力为600 MPa时淀粉糊化,颗粒结构被破坏,A型结晶向V型结晶转换,但糊化并不利于醋酸酯淀粉取代度的增加。适量NaCl的添加有利于超高压处理时淀粉颗粒态的维持,因而有效提高了醋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当NaCl溶液浓度为1.0%、乙酸酐添加量为2.0%、压力为400MPa时,所制备的醋酸酯淀粉取代度达到最大值(0.090),且表现出较高的峰值黏度(400.00cP)。  相似文献   

3.
探讨醚化支链淀粉的上浆性能。以玉米淀粉提取的支链淀粉为原料,以环氧乙烷为醚化剂,制备了醚化支链淀粉。测定了玉米淀粉、支链淀粉、醚化支链淀粉的糊化温度、黏度、黏度热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及浆膜性能,并用玉米淀粉、支链淀粉、醚化支链淀粉浆液进行了上浆试验。结果表明:醚化支链淀粉的糊化温度较低、黏度较小、黏度热稳定性较好;其浆膜性能优于玉米原淀粉和支链淀粉;醚化支链淀粉浆液在纯棉纱线和涤棉纱线的上浆效果均优于玉米淀粉和支链淀粉浆液。认为醚化支链淀粉更适宜作涤棉纱线上浆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制应用性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定量调整的磷酸酯化淀粉,采用干法制备了磷酸酯化直链淀粉和磷酸酯化支链淀粉,并用IR光谱、X-衍射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和比较了质量比分别为3∶1、1∶1、1∶3的磷酸酯化直/支链淀粉的透光率、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吸水性、吸油性、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等应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酯化直/支链淀粉的透光率、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吸水性、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随着磷酸酯化支链淀粉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吸油性则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磷酸酯直链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质量比为1∶3的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为酯化剂,采用干法制得了磷酸酯化直链淀粉,并测定了其IR谱图、凝沉性和透光率.采用对比试验法分析了酯化剂的用量、水的用量、pH、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糊化温度、黏度、黏度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酯化直链淀粉比原淀粉、直链淀粉和磷酸酯化淀粉具有更好的抗凝沉性和透光率;在酯化剂与直链淀粉的质量比为1∶6、水与直链淀粉的质量比为3∶1、pH=5.5~6.0、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2 h的反应条件下,可制得低糊化温度、低黏度、黏度热稳定性好的磷酸酯化直链淀粉.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丁二酸酐为酯化剂,以水为媒介,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低取代度淀粉丁二酸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丁二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值对低取代度淀粉丁二酸酯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丁二酸酐用量增大,淀粉丁二酸酯取代度随之增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pH值对淀粉丁二酸酯取代度的影响曲线呈抛物线形状,存在较佳值,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30℃、反应pH值9.0;玉米淀粉经酯化后,其糊化温度降低,糊液透明度提高,糊液黏度增大.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淀粉丁二酸酯的取代度.以水为媒介,制备低取代度淀粉丁二酸酯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磷酸-氨基甲酸酯化双变性淀粉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钠与玉米淀粉发生酯化反应,制得磷酸-氨基甲酸酯化双变性淀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表征;测定了这种双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冻融稳定性、透光率、黏度和黏度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磷酸-氨基甲酸酯化双变性淀粉在室温下即可糊化,而且其冻融稳定性好,透光率高,水溶性好,黏度热稳定性好,有可能在常温下用作纺织浆料和印染糊料,可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8.
闫怀义  郭军军 《食品科学》2010,31(24):479-483
为拓展玉米淀粉的用途,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酯化剂,干法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酯淀粉,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证。分别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玉米淀粉物质的量的比、反应时间和反应pH值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酯化淀粉的取代度、黏度和黏度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玉米淀粉物质的量的比0.06、反应时间4h、反应pH14 条件下制备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酯淀粉的取代度较适宜,黏度最高,黏度热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机械活化0.5h的木薯淀粉和木薯原淀粉为原料,以醋酸酐为酯化试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制备低取代度木薯淀粉醋酸酯。以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为评价指标,分别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醋酸酐用量、pH各因素对其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醋酸酐用量、pH对木薯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均有影响。机械活化能显著提高木薯淀粉醋酸酯化反应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通过试验得到制备低取代度木薯淀粉醋酸酯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0min,醋酸酐用量为0.15mL,pH为8.5时,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醋酸酯淀粉的取代度为0.075、反应效率为87.45%。并用红外光谱对醋酸酯淀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别制备了蜡质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马铃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分析了两种淀粉的结构特征;对比了两种淀粉酯化反应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发现蜡质玉米淀粉酯比马铃薯淀粉容易酯化;运用Brabender黏度仪测定了不同取代度的两种酯化淀粉的黏度曲线.实验证明:两种淀粉酯化后峰值黏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凝沉性下...  相似文献   

11.
接枝氧化淀粉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能替代PVA的接枝变性淀粉的生产工艺条件。以氧化玉米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乙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并将所制得的接枝变性淀粉用于T/C 65/35 13 tex纱的上浆,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浆纱耐磨性能、断裂强力、毛羽的影响试验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量5.5%,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为4:6,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00h。认为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具有较好的上浆性能,可替代PVA用于涤棉混纺纱的上浆。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蒸汽升温法制备部分糊化淀粉浆液。运用光学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差示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原淀粉和用蒸汽升温法于不同温度下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形态结构、颗粒大小、膨胀势、糊化度、结晶度等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温度的提高,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偏光十字逐渐消失,结晶度下降,而糊化度、粒径、膨胀势逐渐增大;64℃时制备的稳定性较好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大部分偏光十字消失,但仍有结晶峰存在,糊化度为72.22%。  相似文献   

13.
接枝淀粉接枝率与浆纱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接枝率与接枝淀粉上浆性能的关系.测试了不同接枝率的接枝淀粉的浆液黏度,并用接枝淀粉对涤/棉65/35 13tex纱进行上浆,研究了接枝淀粉接枝率与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耐磨增强率、毛羽降低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增大,除浆纱断裂伸长率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外,断裂强力、耐磨增强率、毛羽降低率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接枝淀粉的接枝率为16%~18%时,浆纱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探讨酶解淀粉在纯棉纱低温上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酶解淀粉在低温条件下煮浆和上浆,测试了浆液性能和对纯棉纱的浆纱性能,结果表明:酶解淀粉具有较低的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对纯棉纤维的黏附性较好,浆纱的强伸性能好,毛羽贴伏效果接近磷酸酯淀粉,耐磨性能略低于磷酸酯淀粉。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适合疏水性纤维特别是聚乳酸纤维经纱上浆的变性淀粉浆料品种,以己酸酐(CA)为酯化剂,通过改变其用量制备了不同取代度的己酸酯淀粉(CS)。对CS颗粒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了己酸酯化变性对淀粉浆液性能、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己酸酯化变性后,淀粉浆液的黏度热稳定性、淀粉对聚乳酸和涤纶纤维的黏附性及淀粉膜的断裂伸长率均得到了提升,膜的断裂强度有所降低;CS对2种纤维的黏附力,在取代度小于0.025时逐渐提高,且在0.025时取得最大值,然后随取代度增加而有所降低;CS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取代度增大而提高,断裂强度逐渐降低;CS浆液的黏度热稳定性逐渐降低,但均高于酸解淀粉。  相似文献   

16.
在碱性条件下,蜡质玉米淀粉与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反应可制得较高黏度、适宜取代度(DS)的酯化淀粉。经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酸酐用量12%,pH值8.5,酯化反应温度35℃,酯化反应时间5h。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后蜡质玉米淀粉分子上的确引入了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基团;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表明,蜡质玉米淀粉的A型晶体结构在经过酯化反应后并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对纯棉高支纱线具有优良上浆效果的浆料,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一氯乙酸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微波辅助制备了一种亲水改性淀粉浆料羧甲基玉米淀粉(CMCS)。借助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分子结构和颗粒形态进行分析,并对其理化特性及对纯棉纤维的黏附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大分子上成功引入了羧甲基取代基团, CMCS 颗粒出现不同程度破损,完整性遭到破坏;CMCS 的特性黏数和表观黏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其溶解性、膨胀性和糊透明度提高,抗凝沉性增强,蓝值下降,直链淀粉发生降解;CMCS 的糊化温度下降,糊化性能和糊加工性能得到改善;CMCS 黏附性能相比于原淀粉最高可增加27. 9%,并且随着取代度的提高,黏附性逐渐增强。对9. 67 tex 纯棉纱上浆实验结果表明,CMCS 浆纱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浆纱的断裂增强率与耐磨增强率分别比原淀粉浆纱增加了118. 5%和88. 7%,伸长率降低了29. 7%。  相似文献   

18.
将支链淀粉加入到玉米淀粉中组成混合纺织浆料,采用RVA和XRD研究了支链淀粉含量对淀粉浆料流变性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支链含量的增加,淀粉浆液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末值粘度逐渐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也逐渐变小,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加入支链淀粉有利于淀粉糊化和浆液稳定;同时,淀粉膜的结晶度随支链淀粉含量增加而减小,晶体尺寸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半糊化浆纱技术是基于使用淀粉为主浆料、浆纱工艺采用中温调浆、浆槽不加热的一种新型浆纱技术。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系统对半糊化浆纱表面淀粉浆料糊化状况、浆纱横截面浆液浸透状况的观察,提出了半糊化上浆技术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半糊化浆液中含有一定量糊化了的浆液和大量未糊化的淀粉颗粒,完全糊化了的淀粉浆液由于黏度小而容易浸透到纱线内部,大量吸水而未糊化的淀粉颗粒粘附在纤维和纱线表面,浆纱烘燥时,黏附在纤维和纱线表面未糊化的淀粉颗粒破裂被覆到纤维和纱线表面,并与浸透到纤维之间的浆液发生粘结,浸透到纤维之间的糊化浆液成为表面颗粒淀粉糊化后粘附的“根”,使得浆膜对纱线形成了包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