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厂商动态     
上海交大获得ARM922T内核授权,用于系统芯片研究ARM公司日前宣布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获得ARM922T内核授权,用于先进的系统芯片(SoC)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处于中国系统芯片研究的领先地位,设计并开发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HYSIS-No1)DSP。通过此次授权,上海交通大学现可进行复杂的系统芯片设计开发,以助提高“汉芯”在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表示:“通过获得ARM922T内核授权,微电子学院的研究生和集成电路工程师获得了使用高性能内核的途径。该内核含有存储管理单元(…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12日,这大概是一个能被中国IC界永远记载下来的日子,“汉芯”也绝对完成了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段“传奇”,而这种传奇只是因为这段过程、这段让人匪夷所思的过程。上海交通大学于当天公布了“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至此,这一在网上沸沸扬扬的交大“汉芯”事件,在社会公众呼吁“有个明快处理”的引颈期待中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3.
SMS     
造假上海交通大学通报了“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现已撤销了其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  相似文献   

4.
徐上峰 《广东电子》2012,(22):73-73
“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的话依然激荡在国人耳边。这里的“芯”是指芯片,“魂”是指操作系统。为了打破“缺芯少魂”的局面。最近几年,中国涌现出不少吃螃蟹者,如汉芯、龙芯、新岸线等。不过,汉芯的谎言已被揭穿。而龙芯则未能折腾出个所以然。  相似文献   

5.
《电视技术》2004,(5):22-22
4月30日,我国首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移动接收系统的专用芯片——“中视一号”举行了技术鉴定会。该芯片由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凌讯科技联合研制成功。鉴定委员会认为:“中视一号”是基于TDS-OFDM系统的、有望实现产业化的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传输专用芯片。该芯片基于自定义协议DMB-T和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实现的高码率单天线HDTV信号的移动接收有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水平属国际先进。芯片在载噪比门限和移动性指标方面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技术。应用展示会上,安装“中视一号”样片的DMB-T高清数…  相似文献   

6.
我国设计的数字电视芯片“中视二号”投片由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自主设计、上海宏力半导体和中芯国际制造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视一号”数字电视地面传输芯片,最近在上海投片成功。“中视一号”芯片集成了70多块存储器、200多万逻辑门,总晶体管数超过2000万个,芯片设计复杂度极高。  相似文献   

7.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多媒体芯片“星光五号”在日前闭幕的“2003北京国际微电子论坛”上正式发布,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被罗技、惠普、创新科技、三星、富士通、联想等应用,随着国际知名公司大规模应用”,“星光”系列芯片已占据同类芯片世界市场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标志着中国芯片已经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芯片业界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星光五号”是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独立开发的“星光系列”芯片的第五代产品。它作为新一代PC图像输入芯片,集成了“星光一号”到“星光四号”的全部功能和一些创新性改进,其不仅能够跨平台地在…  相似文献   

8.
上海交通大学12日向新华社记者通报了“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调查显示,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以虚假科研成果欺骗了鉴定专家、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欺骗了媒体和公众.……  相似文献   

9.
面对公众“汉芯造假”的质疑.陈进选择了沉默。是影正身直“岿然不动”.还是问心有愧“羞于启齿”?汉芯真的造假了吗?本刊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在汉芯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神秘举报人,并多次调查、取证,试图破解这层层谜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半导体技术》2004,29(3):27-27
2001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款实用的32位RISC微处理器“方舟1号”诞生,从而揭开了我国无“芯”的历史。随后如龙芯、汉芯、神威等“中国芯”相继问世。伴随着“中国芯”的出现,产业化的进程无疑摆在了设计企业的面前。不久前的“中国芯工程”成果汇报会上,“星光中国芯工程”第一次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汉芯的产品也将应用于IBM的整机系统。“中国芯”产业化进程不断地加快,捷报频传。2月12日,国内第一家CPU提供商方舟科技与全球最大的瘦客户机/网络计算机厂商美国慧智公司在喜结战略联盟。发布会上,慧智公司展示了基于方舟CPU、主要销…  相似文献   

11.
《IT时代周刊》2006,(15):23-24
2006年7月29日消息,力度更大的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即将出台,大批外资芯片制造企业以不同形式东迁至我国,而此时,汉芯造假、方舟停产后中国芯片泡沫论出现。中国芯片产业又面临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集成电路应用》2005,(2):18-18
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个“银河飞腾”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芯片(YHFT-DSP,700),日前在北京宣布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鉴定结论认为,它具有高达32位的浮点数字信息处理能力,综合技术性能优于目前国际通用主流芯片。这表明我国在高性能芯片设计研制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3.
小小 《数字通信》2006,(20):12-14
2006年9月13日.由中科院计算所承担的“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芯片设计”(即龙芯2E)项目通过了由“十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组织的专家验收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在验收情况通报会上称.中科院计算所将会在“十一五”期间研发8至16核的龙芯3处理器.争取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一块小小的芯片,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它承载了太多期望.承载了太多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电子产品世界》2005,(2A):111-111
中星微电子推出针对3G音乐的芯片产品“星光移动一号”,成功地实现了以硬件方式解决软件播放问题,大大降低了手机多媒体的制造和应用成本。“星光移动一号”采用中星馓先进的VMD技术,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运用核心算法对声音摄取、处理及传输作了进一步提升,以64和弦做背景音乐,用先进的压缩和解压缩方式来实现真唱,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公众“汉芯造假”的质疑,陈进选择了沉默。是影正身直“岿然不动”,还是问心有愧“羞于启齿”?汉芯真的造假了吗? 本刊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在汉芯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神秘举报人,并多次调查、取证,试图破解这层层谜团。  相似文献   

16.
国内要闻     
《中国集成电路》2006,15(5):1-3
中芯国际和Cadence将加速设计公司的芯片设计;国家电子工程与集成电路技术培训项目正式启动;汉芯科技与Skyworks联合推介多媒体智能终端套片方案;德芯电子获东芝0.35微米逻辑工艺技术授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道     
IC设计长虹研制成功虹芯一号长虹日前宣布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芯一号”数字自动会聚芯片进入整机批量应用阶段后,据长虹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阳介绍,长虹第一块自行开发的“虹芯二号”智能遥控芯片也已开始投入规模生产。同时,获科技部863计划专项资金支持的“虹芯三号”网络数字音视频处理SOC芯片和“虹芯四号”数字高清图像自动处理专用芯片,均已进入仿真测试、流片阶段,并将陆续运用于整机生产中。张恩阳表示,目前全球仅有2家公司具备该类芯片的设计生产能力,国际售价在10美元左右,而长虹成功开发出来的同类芯片成本下降至1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集成电路应用》2006,(3):10-10
长虹日前宣布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芯一号”数字自动会聚芯片进入整机批量应用阶段后,据长虹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阳介绍,长虹第一块自行开发的“虹芯二号”智能遥控芯片也已开始投入规模生产。同时,获科技部863计划专项资金支持的。虹芯三号”网络数字音视频处理SOC芯片和“虹芯四号”数字高清图像自动处理专用芯片,均已进入仿真测试、流片阶段,并将陆续运用于整机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科技部“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资助、重庆邮电大学与中国台湾达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的支持三大国际工业无线标准的物联网核心芯片渝“芯”一号(UZ/CY2420)在渝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20.
智多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和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代工公司之一,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近日共同宣布由智多设计的“阳光二号C626”手机应用芯片在中芯国际成功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