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活塞式压缩机扰力和扰力矩相位角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波 《化工设计》2004,14(1):32-36
结合工程实例对活塞式压缩机总扰力和总扰力矩的相位角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
《化工设计》2005,15(6):51-51
综述评论丙烯酸及酯生产现状和技术进展……………………薛宏庆(2)丁辛醇装置工艺技术评价……………………………薛宏庆(3)试论化学工业的技术开发陈远(4)……………………设计技术旋流板式除沫器的工艺设计…………………………常灵光(1)100kt/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装置国产化探讨…罗文玲(1)板式塔负荷性能图的优化方法……………………裴志明等(1)管道安全设计思路探讨………………………………蔡强华(1)活塞式压缩机基础扰力和扰力矩相位角的计算……李静波(1)乙基香兰素工业装置转盘萃取塔的设计…………李迎辉等(1)离心泵机械密封辅…  相似文献   

3.
该文推导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曲轴活塞压缩机扰力的通用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卧式压缩机气缸布置对扰力计算公式的影响,给出了气缸任意布置时卧式压缩机扰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李静波  郭刚 《化工设计》1996,6(4):38-41
该文推导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曲轴活坟缩机和的通用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卧式压缩机气缸布置对扰力计算公式的影响,给出了气任布置时压缩机扰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李静波 《化工设计》2005,15(5):23-29
对活塞压缩机基础在简谐扰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相位角的计算,特别是运用振型分解法对水平—回转振动动力响应相位角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吴洋  王威 《辽宁化工》1994,(2):27-29
本文对化工用大型往复式压缩机基础的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扰力、静力和动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扰流元件是一种简易、有效的强化传热方法。扰流元件主要应用于管壳式换热设备的换热管内,通过对管内流体的分流与旋流作用,使管内流体边界层变薄,污垢沉积始终处在较低水平,增大流体的管内对流传热系数,从而到达强化传热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多种扰流元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它们产生强化传热的机理、结构特点及适用场合。应用综合考虑扰流元件的强化传热效果与引起压力降增加的方法,比较了各种扰流元件的优缺点。总结了扰流元件的性能指标参数及其计算方法。总结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与冷模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的应用场合。结合作者设计扰流元件的实践经验,给出了工程应用时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与冷模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方法以及扰流元件的选型设计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8.
针对强化换热时较难避免的压降损失问题,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对比分析了换热管中安装V字折流板(V-baf)、柱状扰流子(C-rod),以及旋流子(S-gen)等扰流元件后,流体流动和换热情况。结果表明:扰流元件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上强化传热;总结文献中已有的换热性能评价标准,综合考虑换热强化和压降损失,发现PEC(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on)是一种容易理解、易于计算的评价指标;经过对比3种扰流子的换热效果,其中旋流子诱导管内流体产生旋转流动,旋转流动可以使得流体在径向发生混合,增大核心区流体温度均匀程度,符合二次流强化与核心流强化原则;同时,旋转流动持续距离长,可以保持较长距离不衰减,换热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冷板是电子设备间接液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在冷板内部流道增加扰流柱可以提高冷板的传热能力,在进行冷板扰流柱的设计时需兼顾降低热源温度与降低流体流过流道的压力损失两方面。结合热源温度、流体压降以及动力源耗能等因素,对内部流道含有菱柱、圆柱、水滴柱扰流结构的冷板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有水滴柱扰流结构的冷板的传热性能最好,且水滴扰流柱长宽比例在2.5∶1时冷板的传热性能最佳,通过缩小扰流柱尺寸、增加扰流柱数量及密度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冷板的传热性能。在本研究所实验测试的工况中,水滴柱扰流结构冷板相较于无扰流冷板,散热效果提高了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活塞式压缩机润滑油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塞式压缩机润滑方式对润滑油的要求和常用的活塞式压缩机润滑油的分类情况,着重讨论了活塞式压缩机内部润滑油的负荷等级和粘度的选择,及不同介质压缩机润滑油品种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问题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涛 《化工设计》2009,19(2):32-35
分析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在设计过程常遇到的问题,总结荷载计算及内力组合、内力计算和构造措施等设计方法,并提出对构造配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陈明 《塑料科技》1998,(4):47-51
本文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开启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开启过程中力放大比及开启力的特性,并提出了新的机型以降低开启力。  相似文献   

13.
就热流道注射模具,根据塑件形状不同,分析了熔体在等温流动和非等温流动时,流经不同位置时的压力损失。推导出了计算充模压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轻钢结构螺栓端板连接的实用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青玲 《化工设计》2002,12(6):22-24
介绍了轻钢结构中螺栓端板连接通常彩的方法。分析其受力破坏状态,得出螺栓受力的实用计算方式,并根据有关设计规程,得出端板厚度的计算表达式,连接处相关的设计计算及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任志城  杨俊辉 《大氮肥》2010,33(1):29-31
结合调节阀的故障现象,分析其执行机构输出力不足的原因,并依据不平衡力的计算,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电位分析法是电化学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趋广泛,因而对它的测量准确度的要求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用Taylor级数对电动势测量误差进行了推导,得出了更精确的计算公式,同时对原计算式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电位分析误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邱令国 《化工设计》1998,8(4):33-34
叙述在管道应力分析中调节管端推力的几种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弹性支吊架对调节管端推力和控制端点“热失载”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钟金杭 《大氮肥》2021,44(1):11-13,43
介绍开放系统安全阀排放反作用力的计算方式,比较了API 520、HG/T 20570-1995和ASME B31.1安全阀排放反作用力计算公式的差异,结合工程实例计算比较这3个标准计算公式的优、缺点,同时叙述了开放式排放管道支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机械密封端面力变形的解析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机械密封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介质压力和弹簧力等外部机械力的作用,密封瑞端面将产生变形。提出了应用壳体力矩理论求解密封环端面力变形的解析解的方法,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同时,用实例对解析解和有限元解做了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联接板的三种工艺方案,单工序、复合工序及连续工序,采用冲孔落料连续工艺,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及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介绍了联接板毛坯的排样图、冲压力及压力中心的工艺计算,设计了联接板冲孔-落料级进模的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