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分子筛、分散剂、偶联剂与PET切片共混纺丝制备分子筛改性PET纤维,讨论了分子筛的处理和加入方法等对改性PET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粒法纺丝比直接法纺丝好;对于分子筛与分散剂的混合,熔融法好于溶液法。当纤维中分子筛质量分数为3%时,改性PET纤维上染率提高2.45倍,加入适量的偶联剂后,其断裂强度较PET纤维提高约4%,上染率达到79.09%,分子筛在PET基体中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2.
将分子筛、添加剂(分散剂、交联剂)以不同的比例和PET切片共混进行母粒法熔融纺丝,制得分子筛改性PET纤维,并测定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湿性能和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当纤维中分子筛质量分数为2%时,改性PET纤维的可纺性较好;添加剂含量存在最佳值,与纯PET纤维相比,分子筛:分散剂(质量比)为1.0:1.8时,改性纤维断裂强度提高39.7%,含湿率提高30.4%,上染率提高7.7%;分子筛:分散剂:交联剂(质量比)为1.0:1.2:0.2时,改性纤维断裂强度可提高62.7%。分子筛在改性PET纤维中分散均匀,并形成了拟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PET/CGP共混改性聚酯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T与CGP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得一系列的改性聚酯,研究了共混改性聚酯切片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并对共混改性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PET与CGP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得一系列的改性聚酯,研究了共混改性聚酯切片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并对共混改性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聚丙烯与抗静电剂PSUE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能、耐水洗性能、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染色性能及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抗静电组分加入量在4.0%~5.0%(质量)时,共混纤维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及耐水洗性能,纤维体积比电阻降至109Ω·cm;PSUE分散于体系的无定形态之中,呈相分离态,其分子不能砌入PP晶格,共混纤维的染色性能与纯聚丙烯纤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将经质量分数为3%的钛酸酯偶联剂表面修饰过的电气石粉体加入到聚酯(PET)中共混造粒后母粒法纺丝,制备PET负离子纤维。研究了电气石粉体含量对切片热力学性质、纤维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负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气石粉体含量的增加,纺丝温度适当降低,纤维结晶度降低,力学性能略有下降,质量分数为2%和4%粉体的纤维的负离子释放分别达到460个/cm3和480个/cm3。  相似文献   

7.
将PET/EVA共混物切片在微型柱塞式纺丝机上进行熔融纺丝、拉伸等试验,对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EVA含量的增加,共混切片的纺丝性能下降;初生共混纤维的密度、机械性能、可拉伸性能下降;共混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PMMA/PBT共混体系可纺性及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MMA/PBT共混纤维的可纺性和拉伸性,并测定了拉伸丝的力学性能、取向和结晶结构。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可以延迟PET的成形,减小纤维的取向,提高PMMA/PBT卷绕丝的断裂伸长,从而提高纤维的后拉伸倍数,提高纤维的生产效率;PMMA的加入量在5%以下时,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PMMA/PBT共混纤维拉伸丝的强度和断裂伸长可达到常规PET纤维的要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PMMA以棒状形式分散在PET基体中,分散直径为1μm左右。  相似文献   

9.
闫承花 《合成纤维》2012,41(2):20-22
通过采用碳纳米管(CNTs)与聚酯(PET)切片混合制成抗静电母粒,再将抗静电母粒与PET切片共混纺丝制得PET/CNTs共混纤维。用纤维比电阻仪、摩擦式织物静电测试仪测量不同CNTs含量的共混纤维及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CNTs能明显改善聚酯纤维和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能随着CNTs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选用分散染料分散红S-5BL对聚甲醛(POM)纤维和涤纶(PET纤维)进行染色,通过绘制上染速率曲线,计算出分散红染料在纤维上的扩散系数、染色速率常数及半染时间,比较了二者的染色动力学,并探讨了POM纤维结构与其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与PET纤维相比,在相同的染色温度下,POM纤维的扩散系数和染色速率常数较低,半染时间较大,扩散活化能较大;染色温度为80~95℃,POM纤维的上染量明显高于PET纤维,染色温度为100~110℃时,POM纤维和PET纤维的上染量接近;POM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均较高,因而分散红染料分子进入POM纤维内部的能阻较大。  相似文献   

11.
超支化聚酰胺对聚丙烯及其纤维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对聚丙烯(PP)的热性能、漉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及其纤维的染色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在PP中分散均匀;超支化聚酰胺的加入,改善了PP纤维的染色性,当加入超支化聚酰胺质量分数为8%时,分散蓝的上染率可达70%,改性PP纤维的织物染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随着超支化聚酰胺含量增大,改性PP表观粘度下降,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其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将胶原蛋白与聚乙烯醇(PVA)进行共混纺丝,获得了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研究了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中胶原蛋白含量和染色工艺对复合纤维酸性染料上染的影响;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纤维电子强力仪等对复合纤维的上染率、截面形貌、力学性能、热水收缩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中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分子筛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钛酸酯偶联剂对分子筛进行表面处理,按一定比例与聚丙烯(PP)切片共混纺丝,制得PP/分子筛共混纤维,研究PP/分子筛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纤维中分子筛的质量分数为1%时,PP/分子筛共混纺丝纤维的可纺性好,断裂强度比纯PP纤维提高31.85%,上染率提高44.86%,初始模量、断裂功、回潮率均有所提高;与纯PP纤维相比,PP/分子筛共混纤维的结晶度略小、晶粒变大,取向度降低,纤维的染色性、吸湿性得到改善。分子筛与偶联剂发生化学反应,有利于分子筛和PP的结合,适当的分子筛含量时,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含有碱性基团的丙烯酸氨基酯(TAM)与丙烯腈(AN)单体共聚,其共聚物与聚丙烯腈(PAN)共混,经湿法纺丝制备酸性染料可染PAN共混纤维。结果表明,AN/TAM共聚物与PAN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TAM含量的增加,PAN共混纤维结晶度下降,力学性能下降。纤维中TAM质量分数5%较好,PAN共混纤维酸性染料上染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5.
对 PET-PBT共聚酯纤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ET-PBT纤维的 1次和 10次拉伸回复率均高于 PET纤维 ,经 5 % 1次拉伸后回复率达 10 0 % ,与 PBT相当。 PET-PBT纤维的 180°弯曲回弹性能高于 PET,PBT纤维 ,和 PA6纤维相当。PET-PBT纤维的染色性能远高于 PET纤维 ,且随 PBT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PBT组分含量达 2 5 %时 ,共聚酯纤维的上染率高达 91.5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丙烯酸接枝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探讨了接枝率对PET纤维结构、回潮率、染色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增加,PET纤维密度变化不大,双折射率略为下降,纤维的吸湿性、抗静电性和染色性能提高,拉伸性能有所下降。当接枝率为10.78%时,PET纤维经0.03 mol/L的Na_2CO_3溶液处理后,其质量比电阻为1.34×10~6Ω·g/cm~2,回潮率为5.05%,纤维拉伸强度为3.31 cN/dtex,上染率达93.8%。  相似文献   

17.
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添加剂碱性共聚酰胺和聚乙基甲基丙烯酸锌(Surlyn)在哈克流变仪中共混,并制得共混纤维。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以及共混纤维的染色性。结果表明:加入Surlyn后,共混物相容性大大改善,添加剂分布趋向均匀,共混物中PTT/添加剂/Surlyn质量比为95/5/2.0时,增容效果最佳;当纤维中三胺摩尔分数小于5%时,添加剂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当纤维中三胺摩尔分数为3%时,纤维取向度为86.2%;当纤维中三胺摩尔分数为5%时,纤维对酸性红BG的上染率达71.3%,色牢度不低于4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