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油废水旋流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单回顾液-液旋流分离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静态旋流分离技术在石油石化工业中的应用及其核心部件--单体旋流管的结构形式,并指出了含油废水旋流分离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动态水力旋流器的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满足油田采出液深度水处理的要求,有必要研制开发动态旋流分离技术.动态水力旋流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Total型、预旋流型、复合型三个阶段,其中复合型水力旋流器把Total型动态水力旋流器和常规静态水力旋流的优点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相对扩大单根静态水力旋流器的处理量和提高分离效率奠定了基础,代表着动态水力旋流器的研制发展方向.笔者基于对复合型动态水力旋流器旋流供液与分离形式配置、油滴分离过程的分析研究,完成了动力部分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工作,并用Solid Edge软件进行了三维实体模拟.  相似文献   

3.
液-液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复杂,现有实验条件难以得到较为清晰的流场分布和液-液两相分离过程,用马丁·休教授发明的F型液-液旋流分离器为研究模型,以取油水作为分离介质,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液-液旋流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液-液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分布特征明显,并在圆柱段、大锥段、小锥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流;其各截面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分布规律与理论分析相一致,切向速度分布中在圆柱段、大锥段和小锥段上端组合涡特征明显,圆柱段和大锥段的轴向速度呈现双W形式;采用分散相模型追踪油滴运动轨迹,证明油水分离的关键在于油滴是否能够在分离区域进入内旋流.  相似文献   

4.
针对非常规油气田开采中产能持续降低导致分离失效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多管旋流装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单管和多管旋流装置分离性能。研究表明:多管旋流装置压降率较单管旋流器无明显变化,能耗基本相同;入口流量降低时,多管旋流装置能显著提高中大砂粒分级效率,粒径≥10 μm分级效率可提高35%;入口流量由5 m3/h降为1 m3/h时,多管旋流装置分离效率降幅仅为9.2%。在非常规油气田开采中,多管旋流装置能有效避免产能降低所带来的分离失效。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稠油计量的准确度、可靠性、耐久性及实时在线等问题,设计出一种通过分离伞和液位自动控制调节器来实现气液两相流计量的装置.采用翻斗式称质量机构计量油井产量,消除油中含气造成的假体积误差;采用G法补偿算法消除稠油残留造成的计量误差;采用以计算机控制电动机起停方式的单路导通多通阀实现全自动选井计量.现场实际应用证明,称质量式油井计量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各类油井的实时在线计量问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计量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旋流油水分离技术是当今公认的较先进的油水分离技术,通过设计出以小直径、三锥体为特点的旋流管,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长岭分公司炼油装置的含油饱和污水的处理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逆流色谱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由于它不需要固体分离介质,因而具有传统的液-固色谱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本文在简介CCC分离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就其在食品功能成分研究、功能性色素和香精香料分离、食品分析用标准样品制备、及食品分析样品前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就CCC应用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江汉采油厂针对单井流量计计量存在的低液、含气、易卡堵等技术难题,开展了油井井口计量装置的研制和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发现,喷嘴形状和液位是影响液、气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采用矩形结构喷嘴,并让气、液旋流分离器的液面位于喷嘴下方的120mm处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研制的单井计量装置适用于低液≥4t、含气达到50油气比、含砂井的井口计量。现场11口井的应用表明,采用定制的防砂卡腰轮流量计进行计量,误差5%,满足了现场井况要求。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导流旋流脱硫装置,对此装置在各种不同工况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了液气比、烟气速度、烟气温度、烟气中SO2浓度、碱液浓度、碱液种类以及脱硫装置结构等主要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导流旋流脱硫装置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 且二级导流旋流叶轮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明显高于一级导流旋流叶轮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用于离心分离的新型导流旋流叶轮,对其阻力特性和分离效率进行实验研究,获得最佳结构参数. 此导流旋流叶轮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