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大部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可以充分应用3S(RS、GIS、GPS)技术。介绍了目前3S技术在防汛抗旱服务系统中可以提供可视化的图形查询界面,灾情统计评估,模拟洪水演进和淹没过程,进行洪水汇报及旱情旱灾统计等功能,为防洪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为今后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谈防汛专业档案的效益及自动化管理孙来军(北京市防汛办公室)北京市防汛办公室是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办事机构。在它的办公和管理活动中,要搜集大量的与防汛抗旱密切相关的水情、雨情、工情、险情、灾情及天气预报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向上级机关及有关单位发送。出...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组件的防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汛信息包括气象、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等各类综合信息,是防汛工作的依据。本文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三层架构体系,运用基于WEB的组件技术构建防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防汛抗旱工作人员及时提供便捷、迅速、及时的全方位信息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4.
防汛抗旱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为提高防汛抗旱业务信息的科学管理水平与有效利用程度,针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特殊性及各类信息的流程、数据种类、处理方式和应用特点,我们对所开发研制的防汛抗旱综合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结构、程序及数据的分离模式等进行了认真的需求分析与详细的系统设计,突破了单纯"报表软件"的概念,追求灵活方便的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充分集成的开发策略,使该系统不仅满足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的要求,而且提供多层次、多侧面的查询分析及报表制作手段,使其在具有专用软件满足行业需要的特点上集各种数据处理、管理功能于一体,提高了信息资…  相似文献   

5.
大清河系流域分20片预报分区进行洪水预报,进行了多调度方案比较,灾情评估,信息查询,为防汛决策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实用的系统集成技术和关键软件,有效地建立了数据,图形,文档,模型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利》2005,(12):99-99
“浙江省水利厅防汛应急指挥项目”以浙江省水利厅为全省防汛指挥的中心.通过防汛应急指挥项目与各地(市)局防汛部门间保持互联互通,进行异地防汛会商.并实现及时、准确、快捷的现场指挥与沟通。特别是在汛期,这一系统将水情、雨情、工情和灾情等各方面信息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实时远程交互显示.使领导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的水情、雨情、工情、灾情以及救灾布置等情况,帮助指挥者及时做出决策并向地(市)防汛部门发布实时防汛指挥命令。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信息是水利建设及防汛管理的依据,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实时水情数据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各级水利信息部门和防汛调度指挥部门。而这一切都必须以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基础。MOTOROLA的水利调度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将提供水情信息、工情信息、旱涝信息和灾情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和信息处理,为各级水利部门进行防汛抗旱、调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GIS在水利行业的应用技术,阐述了利用PDA和移动通信手段,实现在防汛抗旱中实时查询雨水情、气象云图、流动信息采集与传输等多项服务方法,建立一个基于数字地图的实时数据查询、采集与传输系统的基本思路。通过GISBE务器、短消息咨询平台与PDA客户端的有效结合,实现防汛抗旱决策指挥人员和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对防汛抗旱信息的获取、采集、传送和预警,使防汛抗旱工作范围在时间和地点上充分延伸。  相似文献   

9.
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现代化,准确预测预报水情、雨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为防汛抗旱调度决策、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主要目标。本文旨在介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提出建设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文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和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它是国家防汛决策系统的基础.水文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完成水情、工情、旱情、灾情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其中,水情信息的采集由基层报汛站完成,并负责以数据通信方式把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输入水文分站的计算机系统,由水文分站负责完成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话传信息的数据化和形成传真文件;工情信息的采集由基层防汛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负责完成,并负责以传真、话传和数据通信方式,把采集到信息输入地市防办的计算机系统,由地市防办负责完成信息的汇集、整理和话传信息的数据化;旱情信息的采集、报送,除水雨情信息仍由水情部门负责完成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外,土壤墒情、地下水动态等旱情信息,原则上应由县级抗旱部门负责完成管辖区内的信息收集并报送给地市防汛抗旱部门,由地市防汛抗旱部门负责完成信息的汇集、整理和输入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1.
防汛综合业务系统是最近几年在防汛抗旱过程中逐步由分散的水情测报系统、洪水预报系统、水库调度系统、水情信息查询系统等独立的应用系统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现代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融合水情业务信息、空间信息、社会经济信息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系统。本文以贵州省防汛综合业务系统建设作为背景,按系统需求进行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大清河系流域分20片预报分区进行洪水预报。进行了多调度方案比较,灾情评估、信息查询,为防汛决策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实用的系统集成技术和关键软件,有效地建立了数据、图形、文档、模型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水利厅防汛应急指挥项目"以浙江省水利厅为全省防汛指挥的中心,通过防汛应急指挥项目与各地(市)局防汛部门间保持互联互通,进行异地防汛会商,并实现及时、准确、快捷的现场指挥与沟通.特别是在汛期,这一系统将水情、雨情、工情和灾情等各方面信息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实时远程交互显示,使领导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的水情、雨情、工情、灾情以及救灾布置等情况,帮助指挥者及时做出决策并向地(市)防汛部门发布实时防汛指挥命令.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全国水情、雨情、工情、旱情、灾情、日常办公等防汛抗旱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服务与共享的主要基础设施,是防汛抗旱信息畅通,指挥调度科学,抗洪救灾及时的重要保障.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下简称为NFCnet一期工程)是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再胜  佟涛 《水利天地》2008,(10):I0002-I0002
9月22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到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调研。杜家毫副省长考察了省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听取了防汛抗旱指挥平台情况汇报,并观看了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雨水情监测预警系统和异地视频会商系统的功能演示。  相似文献   

16.
茌平县位于鲁西平原, 全县总人口 54 万人, 耕地面积7 28 万 hm2。为了加强防汛抗旱调度工作2000年, 市、县两级共投资近50万元, 建成了聊城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茌平分中心。经过近三年的运行, 该系统稳定、可靠、灵活、方便, 无任务异常情况发生, 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 系统的组成、特点与作业流程1 1 系统的组成茌平县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由菜单系统、水情数据集发器、超短波水情数据采集器、图形显示系统、表格显示系统、数据备份系统、数据查询修改系统、语音查询报警系统、图形编辑系统和表格编辑系统10部分组成。1 2 …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利》2004,(24):i014-i014
水文情报预报是实施防洪决策、水资源优化调度、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科学依据。多年来,水文部门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大量准确及时的水文信息和预测预报成果,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全国有1134处水文站发布水文预报,已建立七大江河干支流主要控制站、全国防洪重点地区、重点水库和蓄滞洪区的洪水预报方案。水利部水文局组织开发的《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防汛抗旱WEB水情查询系统》《洪水预报系统》《防汛抗旱水情会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业务系统,在历年防汛抗旱减灾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 多年来,水利系统特别是各级防汛部门在加强防汛抗旱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防汛抗旱的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和减灾的能力。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水雨情、工情、旱情和灾情实况,有效地指挥防汛抢险救灾,国家防办及部分流域机构和省(区、市)的防汛部门,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进行了网络系统的建设,为防汛信息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防汛抗旱》2008,18(5):24-24
为切实加强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工作,提高信息报送时效性、准确性和主动性,国家防办2007年印发了《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工作考评办法(试行)》。试行一年来,较好地促进了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上报工作,但在试行中也发现条目过多、规定过细等问题。为此,国家防办对该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2008年6月29日以办综〔2008〕16号文正式印发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防汛抗旱新技术、新物资不断推陈出新,结合辽宁省工情、水情、灾情及历年防汛抗旱实践,如何编制适合辽宁省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亟待解决。文章介绍了辽宁省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现状,阐述了编制适用于新形势下辽宁省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定额编制规程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