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子结构导纳法和当量导纳技术相结合,采用连续隔振器模型,对通过连续隔振器流入悬壁振器流入悬臂式结构的包装体的功率流进行研究,从功率的角度提出避免共振破坏,提高防振包装效果的条件和参数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浮筏隔振系统的振子力学统计分析模型,使用导纳功率流的方法研究了隔振系统的振动响应和振动功率流特性,并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筏体和隔振器参数变化对传递到基础结构功率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基础厚度、减小系统中耦合元件的耦合刚度和增大筏体质量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的传递功率流。  相似文献   

3.
浮筏系统已经大量应用到舰船动力装置和其它设备的减振降噪中.运用导纳原理推导了双层减振装置隔振器对齐安装和不对齐安装方案的传递功率流,发现由于结构传递导纳小于输入导纳,不对齐安装更有利于降低宽频率振动的传递,并用有限元分析法实例验证了结论,为浮筏的优化设计和优化布置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浮筏隔振系统多维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中的浮筏隔振装置,建立了柔性基础上复杂激励多维耦合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隔振支撑多维波动效应,运用子结构导纳法推导了耦合系统动态传递方程及功率流表达式,给出了系统的功率流谱。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复杂激励隔振系统在低频域出现多个共振峰,在高频域基础的弯曲共振模态及隔振器驻波效应使得系统功率流提高。减小隔振器刚度能明显降低系统功率流但也使驻波效应提前。增加筏体质量可明显降低系统功率流。  相似文献   

5.
《斜置弹性支承隔振系统功率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斜置隔振装置,建立了复杂振源激励、弹性斜置支承与基础梁结构三维耦合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隔振器纵向振动和弯曲振动导纳。考虑隔振支承多维波动效应,推导了耦合系统动态特性传递矩阵及功率流表达式。数值模拟计算表明,隔振器高频共振形成驻波是系统功率流下降趋势变缓的主要原因。在中高频域,输人基础的功率流随倾斜角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用于整星隔振效果评价的隔振器影响系数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整星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评价指标(振动传递率、隔振器振级落差、功率流等)进行分析,通过实例证明采用隔振器底端到顶端的传递率来评价隔振效果是不充分的,而采用隔振器振级落差、功率流等指标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在分析隔振器影响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隔振器影响系数指标,并采用位移导纳表达改进的隔振器影响系数。以自行设计的新型整星隔振平台为例,采用改进的隔振器影响系数指标进行隔振效果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隔振器影响系数指标可以更加简单直观地表现出整星隔振平台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7.
统计能量法和导纳功率流对单层隔振系统研究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单层隔振系统的基础和机器作为柔性体研究其隔振效果,采用统计能量法和导纳功率流法两种分析方法研究对比都得到减小隔振器刚度和阻尼、增大机器阻尼、提高机器和基础刚度有利于减小传递功率流的结论,和增大板基础刚度比增大机器刚度更能减小传递功率流的结论,表明两种功率流分析法的统一性,而统计能量法更加简洁.  相似文献   

8.
传统隔振模型中设备甚至基础被视为绝对刚性,隔振器被视为质量弹簧,无法计及基础和设备柔性以及隔振器质量等对振动传递的影响。另外,基于传统模型计算传递功率流时,需要假设设备和基础形状规则以方便获得其导纳解析式。以不规则板模拟柔性设备和基础,以空间阻尼梁替代弹簧或隔振器,建立全新的全柔性隔振系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将整个系统离散,计算隔振器和板耦合节点处的力和速度,从而给出了输入系统和传递至基础的功率流的表达式。研究全柔性隔振系统功率流的传递特性,对建立目前机械设备发展所需的隔振系统模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斜置隔振装置,建立了复杂振源激励、粘弹性斜置支承与基础梁结构三维耦合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把隔振器模化为Timoshenko梁,给出了梁纵向、弯曲振动导纳。引入粘弹性分数导数模型来描述粘弹性隔振器的动态特性,并考虑隔振支承多维波动效应,推导了耦合系统动态特性传递矩阵及功率流表达式。数值模拟计算表明,粘弹性隔振器是频率相关的;隔振器高频共振形成驻波是输入系统功率下降趋势变缓的主要原因;在中高频域,输人基础的功率随倾斜角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小中间质量对振动功率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导纳矩阵分析法研究了将质量块插入隔振器之间对功率流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小中间质量与机器及基础之间的耦合作用很弱,每一个支撑点都可以被独立地控制,这样对复杂激励下的平动、转动等控制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在越过因加入小中间质量而使系统增加的固有频率后,功率流得到大幅衰减,使附加频率低于需隔振的频域则可获得较宽的隔振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一类复杂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及其主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工程实际中多激励,多支承机组的柔性安装问题,建立了主被动复杂柔性隔振系统的统一动力学模型,将导纳方法推广到主动隔振分析中,采用了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对弹性板基础上主动隔振系统的传递功率流进行了分析,并从插入损失的观点探讨了功率流的主动控制策略,揭示了含有主动作动元件的柔性耦合系统的功率流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2.
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的功率流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附加动力吸振器的振动系统,利用结构导纳理论,引入附加动力吸振器后振动系统的等价结构导纳和修正导纳矩阵,推导了系统的功率流,揭示了系统功率流的传递特性和动力吸振器的控制机理,并提出了以功率流为控制量进行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L形加筋板结构的导纳功率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形加筋板结构的导纳功率流研究李天匀张维衡张小铭(华中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武汉,430074)摘要针对工程上常用的L形加筋板结构,利用导纳方法研究了在外载作用下的输入振动功率流和传递振动功率流,考虑了肋骨对板的力和弯矩的影响及粘弹性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功率流测量以及振动能量参数估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搭建了功率流测量以及能量参数估计试验平台,分析了功率流不同计算方法对功率流传递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功率流和振动能量参数间的关系。通过在振源和接受体之间插入阻抗头传感器,获得同点同方向的力和加速度信号,分别应用时域平均法、基波频域法和二次谐波频域法计算功率流。研究表明当激振频率为各阶模态频率分倍频时,其谐波振动需要加以控制。负功率流是功率流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从多自由度振动的角度揭示负功率流的成因。针对能量参数难以测量的难题,分别运用驱动点阻抗和导纳法估计振动能量,并通过系统损耗因子验证了功率流和能量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房屋结构振动控制的功率流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将多层房屋结构简化为单耦合的带横梁的无限周期柱结构,有效地运用周期结构理论和波传播常数的概念,推导出多层房屋结构振源输入点阻抗的一般表达式,从而使得分析过程得到大大简化。介绍了导纳功率流方法,并运用振动功率流的概念评价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效率,指出了隔震效率不仅与隔震系统本身的阻抗特性有关,而且还取决于震源特性以及上部房屋结构的点阻抗特性;从功率流的观点出发,必须依据上部房屋结构的频率特性和震源特性来优化隔震器的设计,不仅使由地基震动经过隔震器输入到上部房屋结构的功率流为最小,而且还保证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6.
Hardware from a commercial-off-the-shelf (COTS)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IMS) based explosive trace detector (ETD) has been interfaced to an AB/SCIEX API 2000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To interface the COTS IMS based ETD to the API 2000, the faraday plate of the IMS instrument and the curtain plate of the mass spectrometer were removed from their respective systems and replaced by a custom faraday plate, which was fabricated with a hole for passing the ion beam to the mass spectrometer, and a custom interface flange, which was designed to attach the IMS instrument onto the mass spectrometer. Additionally, the mass spectrometer was modified to increase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nd decrease the pressure in the differentially pumped interface, causing a decrease in the effect of collisional focusing and permitting a mobility spectrum to be measured using the mass spectrometer. The utility of the COTS-ETD/API 2000 configuration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as phase ion chemistry of COTS-ETD equipment was established by obtaining mass and tandem mass spectra in the continuous ion flow and selected mobility monitoring operating modes and by obtaining mass-selected ion mobility spectra for the explosive standard 2,4,6 trinitrotoluene (TNT). This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product ion for TNT is [TNT - H](-), the predominant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pathway for [TNT- H](-) is the loss of NO and NO(2), and the reduced mobility value for [TNT - H](-) is 1.54 cm(2)V(-1) s(-1). Moreover, this analysis was attained for sample amounts of 1 ng and with a resolving power of 37.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is to advance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COTS IMS based ETD equipment by developing a platform that can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on chemistry intrinsic to the equipment.  相似文献   

17.
L型耦合板相关激励下高频随机能量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板的能量流分析法应用于耦合板结构受随机激励的情形,并用无限板导纳近似有限板导纳的方法考虑了随机力的相关性对输入功率的影响。对在同一块板上受到两个相关或不相关随机力作用的L型耦合板的能量响应和功率流进行了计算,结果反映了能量密度的空间分布和功率在子结构间和内部的传递路径。两种相关激励条件下的结果对比表明,作用于所考虑位置上的随机激励间的相关性对耦合结构的能量响应及功率传递的影响很小。对该L型耦合板的响应用传统的统计能量分析法进行了求解,其结果与能量流分析法预测的主要能量场的响应基本一致,说明了考虑随机力间相关作用的能量流分析法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于结构矩阵分析法,分析了多维柔性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以传递到柔性基础的功率流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的主动控制策略下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多维柔性系统中越过刚体振动模态的频域,是主动控制起作用的频域,在提出的控制策略中,总功率流最小化控制效果最为理想,能使共振峰值的数量和数值都得到有效衰减;垂向功率流最小化控制几乎无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