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筑创作》2009,(6):18-18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建筑设计集团)城市建设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四川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近期通过了四川省建设厅组织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旅游局、成都市建设局、规划局、彭州市政府、龙门山镇政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评审.与会的领导和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规划思路清晰、论证充分.资料收集详实、功能定位科学,可操作性强.并对城市建设研究院的杰出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2.
什邡市概况和灾损情况什邡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龙门山脉的中段,距成都市60公里、德阳市20公里,由于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誉。什邡市域面积864平方公里,其中平坝和浅丘约占总面积的40%,山区约占60%。2006年底市域总人口43.03万人,辖2个街道和13个乡镇。什邡市资源丰富,龙门山区磷矿、原煤、石灰矿储量极丰,是全国重要的磷矿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浏览纪念5·12汶川巨灾五周年的一系列文章,除了赞扬抗震救灾助推中国精神、用不足三年时间及1.76万亿巨资兑现了一个灾后重建锦绣巴蜀的承诺外,还用大量篇幅将汶川与芦山做了比较。笔者从众多细节中发现,汶川与芦山相隔五年的两次地震,除震级与损失差异明显外,最大的改变是救援能力的加强,但对此客观分析,正如中国地震局修济刚副局长在《四川芦山地震应急的几点启示》一文(《光明日报》2013年5月22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芦山地震中市政基础设施受损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市政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体系规划方案,将灾后恢复重建分为应急、恢复、提升三个阶段,提出各阶段规划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是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目前世界上受灾最惨重的国家公园之一。在地震造成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既要有恢复重建的必胜信心,又不可以妄自认为人定胜天;既要举全国之力进行恢复重建,又要对重大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辩证客观地思考,做到知而后行,而不是边干边想,边想边干。什么是灾害?什么叫重建?人是应当花费巨大的力量去治理灾害,还是在认识自然地质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规避灾害?重建工作中哪些因素更紧迫,哪些因素贯穿全局?"灾"永远会有,灾后重建规划能否将未来可能发生的"害"降至最低?在规划过程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陕西略阳造成重大伤亡和巨大损失,略阳县政府结合灾后实际情况制定了略阳县灾后重建项目规划方案,已由汉中市被府审批通过。 为适应略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略阳县政府组织编制了此次《5.12地震灾后略阳县城及新区恢复重建规划》。在本次规划内容中细化了恢复期的内容,并结合现状和需求与远期规划相结合。与此同时补充、完善了防灾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是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汶川地震城镇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结构规划、城镇重建类型、综合交通重建、市政工程重建、风景名胜区重建、重建投资估算等内容,记录、回顾与总结了各部分的编制过程与技术思考。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迅速组织编制了一系列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目前《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及其10个专项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颁布实施,为做好下一步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回顾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组织途径、总体思路和规划内容;对规划在定位、前期法律法规与政策储备、科学性以及协调性方面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构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的设想,并就其体系建构的原则和框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工程地质勘察是灾后重建科学选址的关健 高文新(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 灾后重建,不只是给灾区人民一个遮风避雨的居所,而是要通过长远规划和科学选址,使灾区人民远离地震断裂带和其他地质灾害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
《住宅产业》2008,(6):60-60
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有关部门牵头指导和配合协调地方政府灾后恢复重建的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三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大地震”受灾城镇重建规划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中所造成的巨大灾害,让我们反思以往规划选址与城镇发展过程中忽视地质状况、自然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容量等问题.在灾后重建中必须以城镇的生态安全为本,审慎评价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科学确定生态承载力;根据生态容量,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交通系统;建构合理的城镇、村庄体系,从而达到提高灾后重建效率的目标;在物质空间规划层面,应保证城镇内部的安全,提升城镇应对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闫飞  贾宗梁 《施工技术》2012,(Z1):435-438
结合广州方圆集团"从化明月山溪"项目,介绍了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通过分析工程地形地貌,结合业主要求,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并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师文才 《城市建筑》2014,(33):38-38
本文就人居环境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以期能不断提高地震灾后重建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地震居民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广西国土资源厅住宅小区的规划及建筑设计为例,从设计背景、设计理念和构思、总平面分析、单体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该项目的设计过程及设计的关键因素,并总结了若干设计感想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遭受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自然天灾.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对汶川县恢复重建规划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以重建汶川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6.
黎扬琴 《城市建筑》2014,(17):20-20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是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要考虑到设计用地、地面排水、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处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竖向规划设计内容,比如景观配置等,最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居住区设计。  相似文献   

17.
沈北新区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以"三农三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为发展目标,通过统筹空间格局、人口分布、产业分布、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等,探索出现代农业经济区的经营和组织模式,实施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逐步建立产业互补发展体系,推进沈阳城乡统筹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8.
谭维宁 《规划师》2003,19(5):59-63
深圳八卦岭,作为深圳特区成立之初的一个工业区,经历了产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出现了用地功能置换的需求,规划管理部门将之定性为“以住宅为主的改造规划”,而“市场”这只手却将其转换成城市中极具活力的就业地带,从而造成原有规划失效。基于此,规划管理部门需彻底改变传统思路,采取“该松则松,该紧则紧”的规划控制策略,在保证公众利益的同时,以更大的灵活性应对市场变化。  相似文献   

19.
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邵龙飞 《规划师》2003,19(1):48-51
以宁波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为例,以建筑遗产中的历史街区为重点,说明历史街区保护的涵义、价值、措施和模式,指出评估的标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具体分析保护过程中的整治规划。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在九二一地震后曾推动灾区重建规划工作,其规划成果对于实际的重建工作并未能如预期地发挥效果,本文针对此段经验,探讨在体制面和操作面可见的问题.本文首先强调重建规划的特殊性,指出采取"行动规划"的必要性以及操作上应同时兼顾产业振兴、社会护育和文化发展等的需求,反映于空间与资源的安排上.其次,本文简述九二一重建规划的体制实况,指出在体制面的四项问题,以及在承担规划工作的专业者也因自身缺乏现实感、规划技术以及心态上的限制而无法作出好的规划.最后本文当时曾提出若干具体建议,如今也可提供四川地震的灾后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