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物联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本文研究探讨了物联网在制造业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智能物流、售后服务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应用,从转型升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分析了物联网对制造业的支撑和提升,并提出了物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发展对策:正确认知物联网对制造业的巨大影响,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视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2.
设计主要研究集太阳能、风能、生物能辅助于电能实现的多能源利用的智能烘干系统,目的在于结合多种能源对农副产品进行烘干,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水平。系统主要采用STM32为主控系统对温湿度采样的控制和显示,利用上位机和手机对整个烘干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实现了在有太阳光时,使用太阳能集热提供热源;在没有太阳光照时,利用生物能提供热源;由风能提供动力,电能提供辅助的热源及烘干室内烘干层的调节。该系统在原有材料的性能指标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可更加轻便和实用的材料来代替,进而减少资源利用率,提高了烘干产品效率,大大增加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智能视频监控物联网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智能视频监控物联网技术结合了视频监控和物联网技术的优势,通过摄像头、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互联、数据共享和智能决策。本文从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入手,通过管理模块、感知层、网络层阐述了智能视频监控物联网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并提出了智能视频监控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方式。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的综合分析,推动智能视频监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工业安全等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抄表存在的各种弊端,为实现对电能消耗的远程监测、分析和管理,提出了一个实际应用系统:在线用户电能数据采集-监控-稽查一体化系统。系统由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和管理平台组成。智能数据采集终端通过电力线载波或RS-485从电能表获取数据,即为下行通信。终端通过GPRS通道与远程管理平台传输数据,即为上行通信。下行通信使用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上行通信协议使用Q/GDW1376.1 2012电力用户电能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两种协议均符合国家标准,与不同企业的电能表产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此外,设计了严格的抄表时间控制机制和动态数据存储管理模式,保证了较高的实时性。最后,基于大数据与k-means算法提出在线稽查业务,有利于供电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配电房加装综合检测系统,实现配电房环境和供电设备各种状态量在线监测,通过后台系统集成开发,实现各种监测数据的查询、分析、预警及综合展示,以提高配电房的运行能力,保障配电房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分析智能配电房的配网自动化、视频及环境监控、状态监测、防误操作、电能质量、电缆沟监控6个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未来智能配电房的总体框架及总体技术方案,并展望了智能配电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以及核心设计理念的论述,探讨一种构建高效能、强扩展、易实施的物联网智能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思想设计的物联网智能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监控管理人员管控大量的无人值守智能终端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建设电能监测管理系统是通信企业对电能进行精确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文中对电能监测管理系统的架构、组网方案、监控内容和方法等作了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重装备产业园区内生产用能峰谷差大,能源利用率不高,无法准确预测园区供能和用能情况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能源管控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模块,阐述了各模块主要用途,设计出数据库E-R图。最终利用J2EE技术开发了产品工艺管理与优化、能源供应消耗量预测、在线监控、生产计划优化调度于一体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对智能制造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和高新技术进行了有效结合,以软件编程技术和结合技术为基础,进而探索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应用,以电子组装行业SMT系统进行了基础的阐述,主要是对SMT产品物料系统智能仓储与调配技术、SMT产品组装质量自动检测与智能鉴别技术以及基于物联网的SMT产品智能制造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找出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阐述物联网技术,分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下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的构建方案,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下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的有效构建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构建工作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