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高含水原油采出液采用传统三相分离与热化学分离和电脱水方法存在分离级数和设备多、油水分离效率低、电脱水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在静电预聚结研究基础上,采用自制绝缘电极和乳化液,开展静电聚结脱水研究,使水滴预聚结和沉降分离同时进行。通过静态聚结脱水试验考察了乳化液水含量、电压、温度和沉降时间等因素对静电聚结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液脱水率随温度升高、电压增大和沉降时间延长而提高。其中温度影响最大,电压和沉降时间影响较小。在动态静电聚结原油脱水试验装置上进行验证,同时对不同分离器结构和不同电极结构及进料方式进行了对比,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压2 kV,温度65~70℃,停留时间不大于10 min的条件下,高含水乳化液的脱水率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由于单一工艺手段难以有效地完成高含水废油的破乳脱水处理,以脱水型水力旋流器为单元本体,嵌入高压电极,可高效实现废油乳化液的高压电场和旋流离心场耦合破乳脱水处理。通过建立双场耦合分离数值分析模型,结合流体控制方程,借助用户自定义函数法,计算分析了电场条件对旋流离心场中油-水混合液速度场分布及分离效率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高压电场嵌入脱水型水力旋流器对双场耦合单元内部流场分布影响较小,其中切向速度有较小增加,有利于乳化液的油 水分离,而轴向速度无明显变化;然而,高压电场对油-水分离效率有明显地促进作用,溢流口脱水率及底流口脱油率分别提高了12.45%和22.20%。废油乳化液双场耦合破乳脱水处理要优于单一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油田常用添加破乳剂的方法处理油水乳化液,费用高,且污染环境。为此,设计了一套产生交变剪切力场的振动剪切式原油脱水装置。以26号白油与清水按1:1的比例配制的乳化液作为实验介质,在0~17Hz的交变频率下进行油水分离实验,处理量为2.4L/min。采样分析表明,剪切振动可使分散相液滴界面膜强度降低,促进了液滴的聚合,能有效提高油水乳化液的分离效率。在实验范围内,振动频率越高,分离效率也越高。但乳化液在分离装置内停留时间过长或过短时,剪切振动对油水分离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化工物料颗粒在振动过程中带电特性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采用球形聚丙烯(PP)单/多颗粒在筛分仪内振动带电方式,分别在不同筛分仪振荡幅度、振荡时间、环境湿度以及不同PP颗粒粒径、振动颗粒总数目的条件下,对PP颗粒带电速率及带电饱和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振荡幅度、振荡时间、环境湿度及颗粒粒径等因素对PP单颗粒静电带电速率及带电饱和量均有重要影响;环境湿度越大,颗粒带电量越小;随筛分仪振幅增加,颗粒振荡摩擦越剧烈,促进了颗粒-筛网壁间电荷转移,颗粒带电量增大;随振荡时间的增加,颗粒带电呈指数型增加并趋于饱和,同时其饱和带电量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但颗粒粒径增大,颗粒质量增加,导致颗粒带电荷/质比减小。通过控制粒径及振荡和筛分时间,可合理控制绝缘聚烯烃颗粒产品静电带电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海上采油平台油水分离设备的效率,在绝缘电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全面研究了影响高效静电聚结脱水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条件、使用M2复合电极,在温度不低于70℃、电压2 000 V左右、停留时间不低于10 min条件下,不同水含量乳化液的静电聚结脱水率均可达到80%;脱水温度和电压对静电聚结脱水的影响较大。在相同条件下,乳化液的静电聚结脱水率随电压的升高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70℃是QHD32-6原油乳化液脱水温度的转折点,当脱水温度高于此温度时,脱后含水趋于稳定;绝缘电极在高含水乳化液中的耐压性可通过增加绝缘层厚度实现。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用水力旋流器处理油水中间层乳化液的现场试验情况,比较了固液分离旋流器与油水分离旋流器的异同,分析了油水中间层乳化液的成因及温度、分流比、添加破乳剂等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现场试验表明:(1)用水力旋流器分离油水中间层乳化液是可行的;(2)选取分流比的数值稍大于乳化液含油浓度可得到较高的分离效率;(3)对乳化液加温时温度控制在50℃~60℃较为经济;(4)在乳化液进入放流器前加入100ppm破乳剂,经旋流器处理再沉降后,最终可将原油含水降至5%以下。  相似文献   

7.
据《石油业》1987年第2期报导,苏联新近研制了一种开孔板式电聚结器(ЭКПЭ)。它用开孔电介质板分割和限定处理区,让原油乳化液在电压逐渐降低的电场内得以处理。消除了电极间的击穿现象,提高了处理的均衡性和有效性,脱水过程得以有效的控  相似文献   

8.
<正> 7.1 绪言 离心沉淀是建立在固相和液相或两种都是液相两个相位之间密度差的基础上的,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液体向外或向内(视颗粒的密度比液相高或低而定)作径向运动。于是,离心分离可以看作是重力沉淀分离细颗粒的一种延伸,它也可以分离通常在重力场内无法分离的乳化液。 沉淀离心机由一个无孔转筒构成,进入离心机的悬浮液以很高的速度转动。液体通过撇  相似文献   

9.
刘贵喜  刘连军 《石油机械》1995,23(11):19-23
叙述了用水力旋流器处理油水中间层乳化液的现场试验情况,比较了固液分离旋流器与油水分离旋流器的异同,分析油水中间层乳化液的成因及温度、分流比、添加破乳剂等分离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电脱水器采用裸电极,乳化液含水率较高时高强电场作用下容易发生击穿现象,设计了包覆绝缘层的高压电极并加工了新型静电聚结器,采用水/原油乳状液为实验介质,并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考察了电场强度,乳化液流量、含水率对液滴滴粒径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与室内实验的液滴粒径分布与Rosin-Rammler分布均吻合较好;包覆绝缘层的高压电极可有效防止电击穿现象的发生;增加电场强度有助于油、水分离,但高于临界电场强度后,容易导致液滴破碎,并且含水率越高,最优电场强度越低;随着乳化液流量的增加,电场作用降低,但高强电场在高流量下依然使液滴粒径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剪切振动对油水分离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产出液中油水分离的难易程度相差悬殊。通过剪切振动实验 ,在油水乳化液体系中施加剪切力场和适当的能量 ,促使液滴聚结 ,从而加速油水的分离。本实验分别使用不同的材料 (有机玻璃板、贴铝箔的有机玻璃板和铅平板 )作为振动板组 ,在不同流量下进行实验 ,并对其破乳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 ,采用剪切振动的方法实现油水乳化液的分离是可行的。选择亲水性较好的材料(铝平板 )作为振动板材 ,将剪切振动引入重力沉降油水分离器 ,可以促进油水乳化液颗粒的合并 ,从而加快沉降速度 ,减少介质的停留时间 ,提高设备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渤海特稠油的原油黏度大、油品密度高,油水分离十分困难的特点,研制了绝缘电极并开展了室内自然沉降和静电聚结脱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绝缘电极可以适应高含水特稠油脱水工况,对于初始含水70%~90%的乳化液,处理温度110℃,在适当的电场强度和药剂浓度作用下,沉降时间40 min,脱后含水可以低于30%;对于初始含水30%~60%的乳化液,处理温度130℃,在适当的电场强度和药剂浓度作用下,沉降时间40 min,脱后含水可以低于30%,满足相关规范中对进入常规电脱水器进一步处理的要求。通过与自然沉降脱水实验进行对比,静电聚结脱水技术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特稠油脱水效率,大幅降低海上特稠油脱水设备的尺寸和质量。本文实验结果对海上特稠油静电聚结脱水处理工艺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含H2S的天然气脱水剂乙二醇溶液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流动载体浓度、油内比、制乳时间、内相溶液浓度、乳外比、乙二醇初始硫含量等因素对乳化液稳定性和脱硫率的影响,获得了试验范围内最佳的乳化液配制和传质分离条件,脱硫率可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生产流程中乳化液的生成、聚集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综合分析处理介质、药剂、工艺流程等。某海上油田二级分离器内部乳化液聚集,严重影响生产流程的稳定,有必要查找乳化液生成、聚集的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破乳剂是原油脱水常用的一种药剂,能够加速油、水分离,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促进乳化液的生成。该文利用油田自身资源,通过调整流程运行温度、提高二级分离器运行压力等措施解决生产流程波动的问题,为油田现场消除乳化液影响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含油污泥调剖剂封堵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田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水井井场、联合站沉降罐等,对油区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其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油田。本文在分析辽河油田锦一联合站含油污泥组成成分和固相颗粒含量的基础上,采用流变仪和岩心实验方法研究了含油污泥中乳化液及固相颗粒的封堵能力,给出了污泥调剖剂中所加颗粒的粒度和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6.
埃克森美孚公司开发新的破乳技术 ,并由帝国石油回收公司向外营销。该工艺采用微波范围的电磁幅射将分离困难的乳化液分离成油、水和固体。该MST(微波分离技术 )工艺用于处理上游、下游和化工部门宽范围的原油乳化时均具有经济上的潜力。MST工艺采用微波发生器使乳化液脱稳 ,有利于其分离成油、水和固体物流。转换器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范围的电磁幅射 ,高施额定功率为 75kW。通过波导进入微波发生器 ,与乳化液进料接触。MST设施典型的进料速率为0 .0 5 7~ 0 .114m3/min。乳化液中的水优先吸收能量。进料吸收能量使温度上升约 …  相似文献   

17.
轨迹分析法预测液—液水力旋流器的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液-液分离方面,水力旋流器日益成为通用设备,越来越有必要找出最佳的方法对其效率进行估算。目前使用的效率理论是在水力放心流器内速度分布的基础上对固-液分离理论的发展,而这些理论不适合分散相略轻于连续相的乳化液,如油-水乳化液。此文提出了以小滴轨迹分析为基础的效率计算。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行设计的立式环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试验装置和高压/高频交流电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电压、频率、脉宽比、电场停留时间等参数对W/O型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静电聚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停留时间和电压是影响水颗粒聚结效果的主要因素;频率、脉宽比对水颗粒聚结效果影响较小,但对电能消耗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结合特定的乳化液,综合考虑聚结效果、处理效率和能量消耗,选择合理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9.
《石油商技》2003,21(6)
问:如何看待“油替代乳化液”这个问题? 答: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讨论过纯油性油替代普通乳化液的课题。起因是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乳化液浓缩液本身在金属加工过程中所占的费用仅有很小的比例,而乳化液的维护和处理费用越来越高。乳化液的实际费用包括:系  相似文献   

20.
陶维 《石油知识》2004,(3):29-30
本文简要介绍了pH计电极测量的电化学原理,针对南京东方化工有限公司在线检测pH计电极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温度,微渗压,介质酸碱度,敏感玻璃膜活性,信号电缆对地阻抗,环境磁场等影响因素,总结了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日常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