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水代法核桃油副产物为原料制备核桃乳,考察pH、离子强度以及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和果胶的添加量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核桃乳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核桃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7,离子强度0. 6 mol/L,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0. 3%,果胶添加量0. 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核桃乳稳定性为97. 25%。  相似文献   

2.
核桃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宇  吕兵 《食品科技》2006,31(2):69-72
对核桃乳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参数,并针对核桃乳脂肪含量高,体系不易稳定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乳化稳定剂与体系稳定性的关系。试验得出最佳乳化稳定剂配方为:PV(0.1%)+SE-15(0.2%)+酪蛋白酸钠(0.3%)+阿拉伯胶或卡拉胶(0.1%)(均为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大枣汁及大枣核桃乳饮料的加工工艺,着重探讨了乳化剂、稳定剂对大枣核桃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的稳定剂或乳化剂都不能保证产品长期稳定,即不出现分层、沉淀、絮凝等现象,而使用0.20%-0.25%的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1:1)和0.30%-0.35%的复合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拉伯胶=1:1)时,产品在保质期甚至更长时间内能保持均匀稳定。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桃乳饮料的稳定性,风味,口感等方面的讨论,确定其最佳工艺和配方,制出具有健脑,益智,养颜等功效的饮品。  相似文献   

5.
影响核桃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核桃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初始菌量、杀菌条件、纤维物质、稳定剂和料液pH值等因素对核桃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甜酸型核桃乳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酸性核桃乳工艺过程中的磨浆、稳定性、调制等工艺难点进行了探讨,测定了核桃乳的等电点,核桃乳的主等电点4.2次等电点为3.4。通过试验基本解决了上述工艺难点。  相似文献   

7.
全脂核桃乳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实验确定了全脂核桃乳研制的工艺参数,探讨了乳化剂和稳定剂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储存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乳化剂和增稠剂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增稠剂采用黄原胶、果胶、海藻酸钠和CMC-Na;乳化剂采用单甘酯和蔗糖酯,研究其单一使用及复合使用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增稠剂对核桃乳的稳定效果依次是:黄原胶>果胶>海藻酸钠>CMC-Na。乳化增稠复合剂配方为海藻酸钠0.3%、黄原胶0.15%、果胶0.15%。单甘酯和蔗糖酯(其比例为7:3)0.1%;使用该乳化增稠剂生产的核桃乳,黏度适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感官评价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确定了全脂核桃乳研制的工艺参数 ,探讨了乳化剂和稳定剂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 ,并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储存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发酵型核桃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发酵型核桃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对核桃乳原浆和发酵型核桃乳饮料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 ,并对发酵型核桃乳饮料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前配料、发酵剂、均质压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核桃多肽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多肽,经脱苦、调配、均质、微波-高温联用杀菌制成核桃多肽饮料,70%以上核桃肽的分子质量≤10 000μ,DPPH的清除率为68.4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适条件,并对脱苦和稳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之比为2∶1,酶用量为(酶/核桃仁)0.4%、温度55℃、料液比1∶12(g∶mL)、时间2 h,水解度达13.9%。以1.5%β-CD作苦味包埋剂。核桃多肽饮料主要成分:核桃仁4%,全脂奶粉1.5%,白砂糖4%;复合稳定剂0.16%(黄原胶0.1%、海藻酸钠0.06%,CMC-Na0.1%,三聚磷酸钠0.03%),复合乳化剂0.15%(单甘酯0.05%,蔗糖酯0.1%)。  相似文献   

12.
全果核桃蛋白饮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全果核桃蛋白饮料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4%核桃、6.8%白砂糖和0.35%RB2型稳定剂为原料,将其pH值调节至7.3~7.7,然后加热至70℃均质,均质压力为35 MPa/5~10 MPa,加工而成的核桃蛋白饮料稳定性良好,在0℃~4℃冷藏、常温和37℃恒温箱条件下保存30 d后,用离心法和静置观察法检测其乳化稳定性,未见明显的油脂上浮和沉淀,仍然为均匀一致的乳状液。  相似文献   

13.
对核桃渣中油脂和蛋白质进行了水剂法同步提取分离工艺研究。经单因素实验,获得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兑水pH 11.5,料液比(g∶ml)1∶8,浸提温度50℃和浸提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6.05%,蛋白质得率为10.72%。工艺过程中采用冻融法破乳增加油脂得率,破乳后的清油Ⅱ平均得率为43.0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果味核桃多肽生物饮料是以核桃酶解液、草莓汁、蔗糖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调配、均质、杀菌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一种风味优良、营养丰富的饮料制品。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对核桃蛋白的最适反应条件为酶解4 h,加酶量6 g/kg,温度60℃,p H7.5。正交试验筛选核桃多肽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40℃,接种量30 g/kg,蔗糖50 g/kg,时间3 h。生物饮料配方是:发酵液100 g/kg,果汁100 g/kg,蔗糖50 g/kg,麦芽糖50 g/kg,稳定剂3.5 g/kg酸味调节剂和香精等,p H=3.8±0.2。  相似文献   

15.
以核桃仁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借助响应面法研究了预处理工艺对核桃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处理时间19min、热处理温度53℃、磨浆时间8min,在此条件下核桃油的提取率为54.83%。  相似文献   

16.
水剂法同时提取核桃仁油脂及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水剂法提取核桃油及蛋白质的工艺中料液比、兑水pH、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3,兑水pH5.5,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8h。该工艺条件下油脂得率为19.52%,蛋白质得率为10.81%,并利用冷冻干燥法得到蛋白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核桃仁中核桃油的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CO2流量对核桃油萃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其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时间3 h、CO2流量4 L/min,在此条件下萃取率达到了50.1%。最后,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92.2%,其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1%、14.2%和1.4%。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强化提取核桃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核桃仁油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本文筛选了提取核桃仁油的理想溶剂并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超声提取核桃仁油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提取核桃仁油的影响大小次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频率和功率>提取时间。优化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1:4.5、超声波功率和频率为25kHz 300W、时间为60min。与溶剂法相比,超声强化提取法可以降低提取温度、缩短提取时间和节省溶剂耗量。  相似文献   

19.
核桃油多重乳状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探讨第一相乳化剂含量、第一相质量分数、亲油亲水乳化剂质量比、体系乳化剂的含量等因素对核桃油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乳化工艺。结果表明,第一相质量分数55%,亲油亲水乳化剂质量比7:1,乳化剂含量11%,第一相核桃油含量66%,体系稳定性最好,相对体积分数达到92.5%。同时,核桃油过氧化值的测量表明,核桃油在多重乳状液中的氧化稳定性较好,并与乳状液体系本身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胰蛋白酶对未脱脂的核桃浆液进行酶解,并利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对酶解核桃乳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核桃浆液浓度9%(m/m)、胰蛋白酶添加量0.4%(m/m)、反应初始p H 9.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 h,在此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13.67%±0.41‰。在此基础上,利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考察了水解度分别为13.70%、10.20%、7.01%的酶解核桃乳样品与常规工艺样品的稳定性差异。对比背散射光谱图得出,通过酶解工艺产品底部析水层高度由0~10 mm减小至0~5 mm。由底部稳定性动力学指数曲线得到,酶解核桃乳样品稳定性动力学指数均小于对照样品,且水解度较大样品(13.70%)的稳定性指数更小。与常规工艺相比较,酶解核桃乳产品底部TSI曲线均无明显拐点,说明其底部浓度和颗粒粒径的变化幅度小且平缓,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