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摩托车车架结构动力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MSC.Nastran对某型摩托车车架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将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做比较,验证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然后从引起摩托车振动的两个根源(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出发,着重从发动机激励方面考虑,通过对车架结构进行动力优化设计,有效地避免了摩托车常用工况下车架前几阶固有频率与发动机的一、二阶惯性力频率一致引起的摩托车共振问题,从而改善摩托车的动态特性,提高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振动舒适性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车体动态特性分析入手分析研究摩托车振动舒适性。以某125摩托车为例,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摩托车车架、车架挂发动机的模态特性,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简化了的车架挂发动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发动机对车体动特性的影响,以及车体动特性与激励的匹配关系。针对该车架提出了改进方案,模态分析表明车体结构模态特性得到了改善。整车平顺性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车架较好地改善了整车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车架结构参数对摩托车整车性能存在根本的影响.针对一款新研发的A150型摩托车在试车时振动过大的问题,首先对摩托车的激振源和车架动态特性灵敏度进行分析,然后计算车架结构参数对固有频率灵敏度的影响,这些结构参数包括管厚、坐垫下板厚度、发动机悬挂板厚度、车架单元的连接点、激励力的作用位置等,最后得到车架结构参数的敏感变...  相似文献   

4.
通过振动测试实验对摩托车手把、坐垫和脚踏处振动加速度进行测量,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态实验两种方法对该车架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车架低阶模态频率和振型,通过对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对摩托车所受外界激励进行分析,确定引起共振的原因。对车架进行改进设计,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证明改进后的车架低阶模态频率明显提高,能够避开发动机激励,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首先建立摩托车虚拟样机设计系统的结构,对摩托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发动机的惯性激振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减小发动机惯性激振力,在发动机与车架间通过柔性联结隔离振动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该摩托车的振动,为摩托车减振这一共性问题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摩托车整车为基础的车架振动响应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某型摩托车车架的振动问题,利用有限元技术,在摩托车整车基础上对车架进行振动响应优化设计.首先,在ANSYS/APDL环境下建立摩托车整车参数化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振动响应分析;然后对摩托车车架进行振动优化设计,得到各设计参数的优化序列;最后,通过修改设计参数,进行改进后车架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参数的修改有效地降低了振动,实现了车架的振动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虚拟样机环境下的摩托车减振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了摩托车虚拟样机环境,并结合一个产品,对影响摩托车振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减小发动机惯性激振力、优化车架动态特性、发动机与车架的柔性联结等措施,实现了系统动态性能匹配,有效地降低了摩托车的振动。  相似文献   

8.
小型机动平台车体动态特性分析与减振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架挂发动机(即车体)是机动平台的关键部件,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整个平台的振动舒适性.利用UG4.0对某国产机动平台进行三维建模,用Hypermesh建立车架、车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导入到MSC.Nastran中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通过试验分析了车架及车体的振动特性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合模态分析结果,讨论了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对车体动态特性的影响,发现车体结构设计有不足之处--发动机1阶往复惯性力的频率会导致车体共振.提出了通过修改车体头部左右两边上管及下管的管径、管壁厚和在其夹角处设置加强管等3种改进方案.分析表明,增大车体头部左右上管和下管的管径可明显改善车体的结构动态特性,大大提高了整车的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摩托车车架有限元模型,模拟摩托车三种常见工况,对车架的强度和模态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车架主要构件截面厚度为设计变量,车架强度和模态为约束条件,车架质量为优化目标,通过OptiStruct对车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车架质量减轻了14.41%,车架结构强度与动态特性明显改善,并进行物理试验验证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模态分析技术对CL250T摩托车车架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获得了车架振动模态参数和振型、固有频率及模态阻尼比,由此验证了车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该试验方法可用于车架的结构分析中有限元模型的检验,是对摩托车复杂结构的试验分析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11.
首先构建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摩托车柔性车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同时与刚性车架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路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刚性车架模型对称测点的振动强度基本一样,柔性车架在对称测点的振动强度不对称,与实测状况符合。(2)路面的高频频激励对刚性车架动力学模型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各测点的振动频带只含低频(2~8)Hz;路面的高频激励对柔性车架动力学模型的影响很大,各测点含有频带大于50Hz的响应信号。(3)柔性车架动力学模型各测点振动强度与摩托车路试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以柔性车架来建立摩托车虚拟样机模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发动机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星子  颜长征  朱永丽 《机械》2009,36(11):20-21,60
摩托车发动机既是摩托车的动力源,又是摩托车的一个振源。掌握摩托车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特性可对摩托车的减振提供指导作用。在几种不同的工况下,同时对两辆摩托车发动机振动传递到摩托车驾驶员直接感应部位进行了加速度振动信号的测量,通过对测量信号的分析及两辆摩托车相同工况下相同感应部位振动信号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发动机振动的传递特性,从而掌握发动机的振动是如何影响车身振动的,为摩托车车体结构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框模态频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综框的动态特性,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了综框参数化模型,利用Cosmos模块对综框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固有频率和振型。以综框结构参数化设计为基础,采用多个设计变量对其进行模态频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将综框基频提高到30 Hz以上可以有效地抑制综框振动,使其动态特性得以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14.
人-机-路环境下摩托车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摩托车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一般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没有考虑摩托车车架空间柔性体、人和路对摩托车动态特性的影响,致使其动态特性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把车架作为空间柔性体,考虑发动机和路面激励,建立了人-机-路环境下摩托车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其加速、制动、转向等工况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和评价,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摩托车通过国家B级路面和凸台两种工况下系统的平顺特性进行了仿真和道路试验,研究结论对摩托车整车开发及动态性能优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整车振动性能匹配优化设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整车有限元模型为基础,以降低整车振动为目标,基于MSC/NASTRAN,建立了摩托车整车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针对整车振动性能的匹配,开发了辅助优化设计软件,进行了动力学灵敏度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摩托车车架的板厚、管厚、管径,前后减震器的弹性系数、阻尼系数,悬挂系统的弹性系数等设计变量,在满足强度、刚度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达到了性能匹配效果,实验验证了该优化算法和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车架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所设计的摩托车车架强度进行了分析。对车架结构做了静态的应力分析,指出了车架结构的薄弱环节,说明改进途径。通过模态分析,研究了车架的固有振型。结果表明,应用ANSYS可以较准确地分析摩托车车架上各点的应力分布情况,为改进摩托车车架受力状况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