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横向稳定杆对乘用车的操纵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对横向稳定杆与整车抗侧倾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化的乘用车数学模型,并建立了整车侧倾角与横向稳定杆刚度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某乘用车简化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到了横向稳定杆刚度对整车侧倾的影响,并基于ADAMS仿真软件,对某乘用车进行了整车建模,在中间位置转向和稳态回转两种工况下进行了试验仿真,得出了前桥/后桥横向稳定杆刚度对该乘用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曲线。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横向稳定杆刚度增加,车架侧倾角呈非线性递减,侧倾角曲线斜率逐渐减小,仿真结果与理论建模分析结果一致,为乘用车横向稳定杆的刚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稳定杆有限元建模的要点,在建立了包括横向稳定杆在内的重型载货车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稳定杆对车架强度和刚度的影响。包括横向稳定杆在内的车架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对重型载货车车架设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ANSYS的汽车横向稳定杆疲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疲劳寿命预测的相关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汽车横向稳定杆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将模型在ANSYS中作虚拟疲劳仿真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该零件的预测疲劳寿命、寿命安全系数及危险部位等信息.从而可以快速判断该零件的受力、可靠性、疲劳寿命等情况;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并可以对材料的选取、结构的优化设计作出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4.
轿车悬架弹性橡胶衬套弯曲刚度的工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宏钟 《机械设计》2007,24(1):60-62
在线性前提下,根据橡胶衬套径向刚度在线性范围内,找出了求解橡胶衬套弯曲刚度的工程算法,经过试验验证,具有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Python的ABAQUS二次开发技术,对汽车控制臂橡胶衬套进行结构参数优化。以橡胶衬套的设计刚度为优化目标,以橡胶衬套的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通过Python语言脚本,实现结构参数的自动变化和输出数据的自动处理,最后找到一组最优的结构参数,能同时满足橡胶衬套X和Y两个方向的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筒式橡胶衬套是悬置系统重要的承载结构零件,其三向线性静态刚度特性直接影响着悬架的使用性能。基于某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筒式橡胶衬套,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橡胶衬套的径向、轴向与偏摆刚度进行计算分析,采用MTS831弹性体试验系统对样件进行了刚度试验。探讨了衬套缩颈对橡胶衬套三向线性静态刚度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橡胶衬套开发与设计中的有效性。以上仿真计算与分析的方法对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筒式橡胶衬套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极限工况下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问题,建立八自由度整车模型以及小角度假设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理想侧倾角关于侧向加速度的分段函数进行拟合处理,得到理想侧倾角的连续目标函数。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主动横向稳定杆控制器,完成了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搭建,并在双移线和弯道制动这两种典型操纵稳定性评价工况下进行仿真试验。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中可以得出,在两种典型试验工况下车辆的性能评价参数值均得到较为理想的改善,进而提高了对车辆的稳定性控制。  相似文献   

8.
汽车悬架橡胶衬套静刚度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刚度叠加法的原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优化理论,提出了悬架衬套3个方向静刚度的设计方法.以某乘用车悬架橡胶衬套的三向静刚度设计为例论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悬架衬套三向静刚度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客车横向稳定杆的几何参数、载荷及约束情况,建立了横向稳定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疲劳寿命预测的相关理论,结合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nSoft疲劳分析软件进行虚拟疲劳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横向稳定杆的疲劳寿命分布、寿命薄弱位置等信息。结果表明,虚拟疲劳分析能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减少试验的工作量,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液压和直流电机式主动横向稳定杆存在响应慢、退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磁阻电机驱动的主动横向稳定杆来提高车辆的抗侧倾性能。通过车辆侧倾和轮荷转移力学模型,计算出主动横向稳定杆所需的反侧倾力矩来获得设计磁阻电机的转矩要求,并采用有限元法设计了相应电机。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磁阻电机驱动的主动稳定杆能输出车辆侧倾时所需的抗侧倾力矩,且降低了车辆侧倾角及其滞后环,有效提高了车辆的抗侧倾和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刘敬忠  冯燕  赵燕伟 《机电工程》2012,(6):654-657,661
为研究悬架和横向稳定杆的刚度对车辆操纵性能的影响,进而为悬架设计和调整提供参考,以某轻型客车为原型,在ADAMS/Car中构建了无横向稳定杆和前悬架装配横向稳定杆的两辆虚拟样车及其变型车,通过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仿真试验,得到了前悬架扭杆和横向稳定杆角刚度对车辆转向灵敏度的影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有稳定杆两种车型,扭杆角刚度自0.5倍增大至2.0倍基准刚度,转向灵敏度分别产生相对于经验值域约20%和1%的下降量;横向稳定杆角刚度自基准角刚度减小至0或增大至2.0倍基准刚度,转向灵敏度分别产生相对于经验值域约10%的增长量或1%的下降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悬架橡胶衬套对人体主观感受的影响,在SIMPACK多体软件系统下,建立悬架有、无衬套的多体整车模型.螺旋弹簧及橡胶衬套部分参数采用试验获取特性曲线;基于相关车辆平顺性道路试验方法,对整车多体模型进行离线时间积分,分别获取座椅处X、Y、Z三轴向加速度时间历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计算三轴向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比较发现该值在有橡胶衬套情况下较小;进一步以控制臂的第二个橡胶衬套为对象,分别屏蔽其六向刚度中的一向,积分并计算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结果发现在屏蔽X轴向刚度、Z轴径向刚度时,该值变化较明显,即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中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人体感受之间的关系,当橡胶衬套某向刚度发生改变时,人体舒适性主观感受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达到对后横向稳定杆减重的目的,讨论了两种减重方案,一种是将原来的实心杆做成空心结构,另一种是直接将稳定杆的外径减小.首先,用三维软件完成稳定杆的3维模型,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分别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案的应力与形变、模态及扭转刚度,最后在虚拟样机ADAMS中建立整车模型,通过典型工况模拟两种轻量化方案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在保证原车性能的前提下,优化选择适当的轻量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锥形橡胶减振器静特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对橡胶减振器的静态特性,特别是静刚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锥形橡胶减振器静刚度的计算公式,并把该公式用于北京型内燃机车的减振系统,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金延国 《衡器》2006,35(3):21-24
简要介绍了条形码的构成和识别原理,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条形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Delphi编程实现条形码的读取和打印的方法并给出了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16.
两级扭杆弹簧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的汽车设计中,舒适性越来越被重视.对汽车平顺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客车和卡车的舒适性要求逐渐提高,单级扭杆弹簧悬架已很难满足人们对舒造性的要求.介绍扭杆弹簧的一种新结构,这种弹簧分为两级,其刚度为变刚度,能有效地提高弹簧的性能.还给出了两级扭杆弹簧的设计方法和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二次橡胶减振器和一次橡胶减振器进行振动模态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橡胶减振器三项等刚度方面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采用Pro/E建立橡胶减振器系统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ANSYS与Pro/E数据交换功能将减振器系统结构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建立了减振器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相关的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18.
汽车动力传动系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几种典型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的结构,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着重研究四种典型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的弹性特性和扭转刚度,对汽车动力传动系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的选型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