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在充水试验期和应急供水期安全监测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安全监测实施的必要性及设计原则,介绍了安全监测仪器设施的布设情况。通过分析监测成果对工程安全进行了评价,认为部分渠道工程、大型建筑物、穿渠建筑物等在对充水试验期和应急供水期间发现的异常问题经分析和处理后,不会影响全线通水,对工程通水期及运行期的安全监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安全监测设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长江 《人民长江》1999,30(8):26-2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的特殊性,要求其安全监测系统必须与之相适应,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设计该系统时,首先要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围绕目标合理确定监测系统的结构,中线工程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建管结合”的调度运行管理体制,总干渠安全监测系统与此管理体制相配套,按行政管理区域构成分层分布式监测系统,分别按各种政区域先形成子系统,各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单独监控运行。工程竣工后,各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3.
安全监测工程是了解和评价施工期和运行期建筑物安全性态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吴庄隧洞的安全监测设计和实施进行研究,阐述了输水隧洞安全监测的设计原则、监测项目及具体布置;结合现场实施,介绍了各种监测仪器的埋设要点。为同类型输水隧洞的安全监测设计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临时通水期,沿线各建筑物监测资料成果分析,评估临时通水期各建筑物的安全状况.结果表明:该段应急供水工程各建筑物通水期间运行基本正常,各监测项目变化规律基本正常.通水后混凝土应力和钢筋应力变化不明显,基底反力、结构缝变形和沉降变形变化不大,渗水压力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存在较大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差异,地质环境复杂多变,沿线各类交叉建筑物众多,各类工程结构复杂。文章采用综合评价法,通过分析各项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问题要素分解后归并分层,得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提高风险预防和监测方法,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管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PCCP管道工程安全监测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CP管道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最长的大型输水工程,为两排直径4m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包括2条隧洞).通过对PCCP安全监测设计进行研究,阐述了长距离、超大口径PCCP输水工程安全监测的设计原则、监测项目、详细布置及监测结果分析,为同类输水工程的监测设计提供借鉴,并为超大口径PCCP管道结构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合理的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7.
胡长华  郝长江 《人民长江》2009,40(23):73-74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工程,穿黄隧洞为大型水工隧洞,采用盾构法在河底软土地层中穿越,所采用的复合衬砌结构型式为首次应用,无论在施工期、隧洞充水检查期,还是在正常运行期,都必须确保工程安全。针对穿黄隧洞的复杂地质条件,根据隧洞输送流量大、断面尺寸大、内水压大的结构特点,工程安全监测设计在隧洞中按多断面、多种监测仪器进行布置,并且实现了自动化监测,以确保工程从建设到运行的各个时期,均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安全性状的演变过程,为分析、评价工程安全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缺水矛盾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日益尖锐。加上80年代的连续干旱,使京津,京广沿线许多大,中城市的一些工厂因缺水而停产,农业欠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论述河北省水资源危机引起的严重后果,阐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1200多公里,渠线多处穿越河流、公路、铁路,同时经过膨胀性岩(土)和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区域,因此渠道在施工和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安阳段为例介绍了总干渠安全监测设计。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穿越众多河流,河流的宽度、纵坡、行洪流量各不相同,跨河建筑物口门宽度、位置、结构型式也各有不同,由此形成河流与工程之间防洪安全的相互影响多种多样,在总干渠工程设计中正确分析并考虑这些影响,不仅能保障总干渠工程的安全运行,同时将工程对河道防洪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穿跨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给中线工程运行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中线工程特点,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穿跨邻接项目安全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分析了穿跨邻接项目必要性和符合性,以及工程布置、中线工程建筑物、施工等方面安全影响评价等重点内容,并结合穿跨项目的工程实践,分析了典型工程施工的风险控制点。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安全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自通水以来,给沿线各地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沿线用水户对其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因此,供水保证率非常重要。但是,渠道污物对水质和供水保证率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污物特性和数量的研究很有必要。首先采用现场调研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污物(树枝树叶、生活垃圾和藻类生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叠加得到了每个分水口最大日污物量为25 200 kg。然后,根据污物总量和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清污工况,提出了渠道拦污清污设备的清污指标为1 100 kg/h,并验证了该指标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拦污清污设备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部制水价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对于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北优势互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模大。工程供水对受水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明显,水价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正常良性运行并可靠保障受水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线路长、涉及面广,其调度方案需协调水源区汉江丹江口水库和受水区4省(直辖市)的供水,统筹考虑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用水需求,调度目标及维度十分复杂。为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水量调度方案,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规划、可研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水量调度体系、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编制技术路线,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编制为例开展了研究,指出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在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的3 a时间得到了有效应用,为未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完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交叉建筑物洪水风险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阶段的风险是工程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以往的研究只单纯考虑水文不确定性或工程结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也只提供交叉建筑物在其设计基准期内的风险概率,不能给出不同洪水条件下的工程风险,对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意义不大。通过综合考虑水文不确定性和工程结构不确定性,提出适用于交叉建筑物在各种洪水条件下的失效风险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给出交叉建筑物在各种洪水条件下的失效风险。以河南省境内湍河梁式渡槽为例,建立渡槽失效故障树以及各种失效模式的极限状态,给出了一套可适用于渡槽水毁失效风险估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东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利用京杭运河及淮河、海河原有河道和湖泊进行输水。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5,(11):43-45
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通过分析渠道输水过程的主要损失水量计算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输水损失计算模型。利用京石段3次应急通水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输水损失模型计算得到的输水损失值与利用实测流量计算得到的输水损失值相差不大,精度满足要求,证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调度特性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水北调中线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特大型调水工程,中线供水调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运用、准市场运作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结合对中线供水特点和目前国内外典型调水工程的分析,提出了中线供水调度的原则应该遵循在实现供水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区域和谐原则、国家利益和个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和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统一.并据此提出了供水调度研究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张雁  李占斌  刘建林 《人民长江》2016,47(19):32-36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展开,水源地生态环境所承受压力也将增大,如何协调好水源地发展和生态安全是关键。陕西省商洛水源地6个县中,5个为国家级贫困县,1个为省级贫困县,因此,研究该水源地的发展和生态安全协调具有典型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权重,通过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评价了2004~2014年当地生态安全的态势。结果表明: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4年的0.258(Ⅰ级)发展到2014年的0.718(Ⅳ级);2009年是生态安全变化的主要转折点,2010年后迅速进入较为安全状态,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分析认为,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主要得益于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