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迁钢公司转炉炼钢采用的是顶底复合吹炼工艺,其中底部供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炼钢分厂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转炉冶炼复吹工艺,研究转炉底吹气体流量、位置对转炉冶金效果的影响,将3座转炉底吹枪的数量、直径作了改变,并合理布置了底吹位置,对整个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状况良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济钢第三炼钢厂副枪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SDM模型实现自动化炼钢。该系统由L1级电气控制系统和L2级SDM工艺控制模型组成,L1级电气控制系统负责采集冶炼过程中钢水的温度和成分并直接传送到L2级上,SDM工艺控制模型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计算补吹模型,实行动态炼钢。  相似文献   

3.
烟气分析自动化炼钢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军 《冶金动力》2005,(4):96-99
马钢120t转炉采用烟气分析动态控制模型实现自动化炼钢。该系统利用质谱这种精确快速的气体分析技术,通过先进的数学模型对转炉炼钢进行控制。该系统的成功应用对国内中小型顶底复吹转炉实行自动化炼钢改造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重 《武钢技术》2011,49(1):5-8,11
武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厂150 t转炉采用自动炼钢技术,为提高其自动化控制水平,控制系统采用三级网络结构,L1系统采用西门子S7-416系列PLC,工作站采用西门子组态软件WINCC6.2;L2为炼钢控制模型,通过对炼钢基础自动化工艺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发送自动炼钢的各项指令.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较好地满足自动...  相似文献   

5.
武钢二炼钢3~#转炉顶底复吹中的底吹供气自动控制系统由WAC—Ⅱ微型工业控制机和SPEC200组装仪表构成,经生产运行证明,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这一控制系统的构成思想及功能,并介绍宽量程比的流量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100 t顶底复吹转炉水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0t顶底复吹转炉进行水力学模型实验,研究纯底吹条件下不同底吹供气元件布置方案对熔池搅拌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分别研究复吹条件下底吹流量、顶吹流量和枪位对熔池混匀时间、冲击直径及冲击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底吹供气元件布置方案对熔池混匀效果影响很大;在顶底复吹条件下,顶吹流量对熔池混匀效果影响最大,且对于熔池冲击直径和冲击深度,顶吹流量和枪位起主要作用,底吹流量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赵舸  何平 《特殊钢》2007,28(5):48-50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性能优良的流量调节算法-专家变参数PID调节算法,实现顶底复吹转炉底吹流量优化控制。在30~120 t顶底复吹转炉的实际应用表明,专家变参数PID控制技术具有优良调节性能,实际底吹流量曲线控制平稳、迅速,流量控制精确,有效防止底枪堵塞,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炼钢工艺中钢包底吹氩小流量无法控制的缺点,引进智能气体控制仪,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和PCM脉冲编码技术,对钢包吹氩流量进行自动精确控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100 t顶底复吹转炉与氧枪工艺参数为基础,采用冷态模拟方法,研究了熔池深度、枪位、顶吹和底吹气体流量对转炉冶炼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00 t顶底复吹转炉的熔池深度控制在1.25 m以内,有利于延长炉底的使用寿命;枪位控制在60~90 mm(实际枪位为1.25~1.5 m)范围内、顶吹流量为37 Nm3/h(实际流量为21 000 Nm3/h)时,能提高搅拌强度,保证适当的熔池冲击深度以及最小的炉口喷溅量。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萍钢50 t顶底复吹转炉炼钢生产的工艺流程,复吹转炉底吹调试、使用、维护和溅渣护炉的工艺特征,及目前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济钢第三炼钢厂120t转炉氧枪的CRT上位计算机操作、PLC逻辑控制及自动升降枪定位吹炼等。实践证明,氧枪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保证了氧枪运行的安全、可靠、稳定、准确,实现了氧枪吹炼过程控制的基础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张春 《冶金设备》2012,(3):59-63
介绍了鞍钢西区炼钢厂的工艺流程,炼钢厂采用的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及其效果,260t转炉炉壳主要工艺参数,炉壳与托圈的连接2,60t转炉采用的自动化炼钢技术效果,采用的顶底复合吹炼技术、挡渣出钢技术、一塔式转炉煤气净化新工艺、简易的上修炉新工艺等。简单介绍了炼钢厂采用的一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二级计算机过程控制及三级计算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转炉静态控制是转炉计算机的基本控制方式,副枪动态控制是以静态控制为基础。转炉炼钢采用静态模型(终点控制模型、供氧模型、造渣模型、底吹模型)和动态模型(脱碳速度模型、钢水升温模型和冷却剂加入量模型)可减少炉口压力偏差,提高煤气回收量。  相似文献   

14.
刘平  何建中  史凤武 《包钢科技》2006,32(Z1):25-28
通过调查钢中含氮量异常增高的原因,从铁水开始,研究了炼钢生产过程中,入炉原材料的含氮量,复吹转炉的底吹工艺制度,LF炉精炼对钢水含氮量的影响.得出只有在钢包炉底吹过程中吹入氮气,才能使钢水的含氮量异常增高.按照这-结论,查出钢中异常氮含量是由转炉底吹系统中的氮气经连接阀反流到氩气管道中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杨亚迪  赵晶  崔剑征 《特殊钢》2021,42(5):6-10
为增强钢厂180 t钢包底吹氩过程搅拌效果,根据模型设计参数建立了底吹氩数学模型,运用CFD软件fluent对钢包底吹氩过程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流体力学理论,计算并分析了底吹氩过程中心间距1/3R,1/2R和2/3R和底吹氩气流量300~1000 L/min对钢包内流场、"死区"比例及混匀时间等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16.
靳宇  崔衡  张建伟 《中国冶金》2019,29(4):17-21
为了提高RH精炼效率,缩短精炼时间。以某钢厂150 t RH真空精炼装置为原型,建立相似比为1∶4的水模型,研究底吹孔个数与底吹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底吹工艺后,RH循环流量和混匀时间相较无底吹时都有明显改善。相同底吹流量情况下,单孔底吹对循环流量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双孔底吹工况,如当底吹流量为90 L/min时,单孔底吹工况相较于无底吹工况循环流量增加34%,而双孔底吹工况只增加13%。底吹流量小于90 L/min时,单孔底吹和双孔底吹工况下混匀时间相差不大。底吹流量大于90 L/min时,双孔底吹工况下混匀时间反而有所增加。建议生产现场采用单孔底吹工艺,如采用双孔底吹工艺时,底吹流量应小于90 L/min。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开发了一台多功能真空感应炉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本系统具有真空下感应加热、加料、测温、取样、顶吹、底吹、中间包加热和多种铸锭等多种功能.控制系统采用上位机监控管理级和下位机PLC过程控制级组成两级控制系统.上位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利用Win CC组态软件编程,实现人机交互;下位机来实现主要控制功能,选用西门子S7-300PLC系列产品S7 314C PN/DP作为CPU,并采取现场总线分布式控制结构.为了更好脱碳和脱氮,增加了顶底复吹的功能可用于冶炼超低碳、氮钢,可用于冶炼超纯钢.实际试验表明,冶炼出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和超高强度钢完全达到了预定的成分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原系统中底吹流量曲线单一、恒定的问题,结合现场数据跟踪建立底吹控制模型,根据模型及时调整底吹流量,实现了底吹流量的半自动控制。数据表明,通过底吹工艺优化,同等条件下吹炼终点碳氧积[1]由0.0029降低到0.0027,终点渣样中(TFe)含量下降2.82%,Al/Si合金收得率由18.3%提高到25.4%,吨钢耗氧量由60.58 m3/t降至54.2 m3/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