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婧  郭海鞍 《建筑知识》2006,26(1):15-18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城市形态的浅析,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城市形态的影响,试图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
孙成仁 《规划师》2006,22(10):23-23
现代主义建筑试图驯服和凌驾于城市肌体之上的经济政治力量,并确立建筑的秩序.在建筑世界中,城市是最大的建筑物,这意味着城市的形体-空间现实将缩小为建筑学意义上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3.
城市形态美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一个简单又复杂,清楚又含混,明确又模糊的概念。”它涵盖了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丑、崇高、戏剧性及其他的美的特征的共同点。美是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据,是美的事物和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本质规定性和一般原理。城市形态美学研究的”城市”不仅是静止的客体对象,包括建筑、景观、各种生活现象,更要研究活动的城市主体——即作为城市灵魂的城市人,所以,城市形态美学研究的是城市人的审美意识及其活动状态,研究城市人的审美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表现的具有何种的美学价值,并可能向何种方向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政治、宗教三方面探讨了呼和浩特地区人文环境对藏传佛教召庙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建筑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而真正起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严寒地区建筑用电能耗和城市形态要素真实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GeoDa软件计算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并绘制LISA聚类图,识别严寒地区建筑用电能耗空间分布特点。然后筛选建筑用电能耗的城市形态影响因子,并采用逐步回归模型量化相关城市形态影响因子对不同类型建筑用电能耗强度的影响程度。最后从微观—建筑单体层面、中观—区域形态布局层面以及宏观—城市形态规划层面对严寒地区城市建筑节能规划提出3点思考。定量研究结果旨在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基于建筑节能角度对用地指标的控制提供支持,并为建筑能耗模拟模型中的环境影响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有着几百年悠久发展历史的塞外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不仅仅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而正是由于民族多样性所衍生出的多元民族文化,对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设、建筑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文章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呼和浩特民族建筑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影响,希望能对呼和浩特城市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筑与地域文化”这个题目比较大,这里只能从一个侧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静  苏晓明  宫思凡 《城市住宅》2021,28(8):88-89,92
近年来,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研究不断深入,建筑遮阳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突显.建筑遮阳作为太阳能利用的有效手段,可通过调控室内太阳辐射量调节室内温度.以呼和浩特地区西向商铺为研究对象,从降低建筑能耗角度出发,探究建筑遮阳对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通过使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建立建筑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分析西向商...  相似文献   

9.
随着历史的延续,石家庄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既有意蕴丰富的传统文化,又有富于创新的现代文化;既有现代意识的城市文化,又有民俗古朴的乡村文化。这些文化的相互融合,对石家庄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出一个有参考价值的当代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分析了建筑设计师与地域文化、地域环境与校园建筑创作的关系,通过对地域建筑的有关理论和地域文化的特点研究以及对高校校园建筑的典例分析,提出了设计有中国地域特色的校园建筑的抽象思维模式,使地域文化在当代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实践表现更明确,进一步的典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确实可以在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校园建筑上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态的历史地域特征源于历史时期人们顺应、利用与改造环境的活动,反映了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过程,蕴含着人们适应地方条件的经验与智慧。文章以成都城市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地图的转译,与现代地图的对比分析,剖析城市形态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特征与演变过程,探寻其中具有稳定性的形态要素,认为它们反映了成都城市形态的历史地域特征;通过分析特征的成因,找出背后的影响因素,探讨对当代成都城市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炜 《华中建筑》2004,22(5):104-106
分析公共交通对城市空间、功能的要求,研究城市形态与公共交通的相互影响,归纳出适合公共交通发展的城市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城市的文化特征,探讨了构成城市形态的内涵要素,强调地区的特色的寻求是创造城市风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在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定的城市空间形态反映了这一地域特有的文化特征.现代城市空间应该充分体现群体文化意识的整体性和多样性.通过城市形态与城市文化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正确地把握城市的功能结构骨架以及该地域内统一的文化特征,为个人正确地介入城市生活和自由地拓展生活空间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刘源 《山西建筑》2009,35(28):40-41
针对建筑与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主要从合肥地区的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园林特点三个方面对合肥地区的地域文化做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给想了解合肥地区地域文化的建筑师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于琍 《居业》2021,(2):53-54
建筑设计的本质在于空间设计,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当代建筑设计中,能够对建筑空间的构成与精神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将地域文化的特点呈现出来,实现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在当前建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地域文化的融入更为便利,在不同区域的建筑设计中,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展现出更为鲜明的地域风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更好的发挥出地域文化的优势,为人们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7.
国内建筑学教育强调形态设计,在城市地域环境的层面上也突出以建筑空间塑造为核心的设计模式。发达国家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市政建设的阶段之后,开始注重市民的心理需求;在城市规划以及环境整治的过程中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来把握使用者的主观需求,进而在设计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实践证明,这种将客观城市形态与市民主观意识结合起来的城市设计方法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科学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建筑物的质量,性能甚至外观的要求。基于建造技术的不断成长,在有着技术方面稳定支持的情况和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双重冲击影响中逐渐的形成独有的建筑文化。而中国国土面积大,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俗地貌形成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对建筑设计形成独有的影响,这些都为中国建筑设计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谭文彬 《城市建筑》2013,(12):20-20
城市规划中,公共建筑与公共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已成为城市的价值所在,而城市的公共建筑则是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本文通过描述城市规划的内涵以及如何提高城市设计的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欧罗巴是一片富庶的土壤,孕育出众多优秀的民族和国家.我们通过先后走访英国和西班牙,深刻体验到在不同地域里不同的人文社会特征产生出的不同的建筑风格. 欧洲从南到北不到4 000km,整体面积也不过1 016km2,其中却包含了45个国家和数十个民族.笔者有幸在短期内,先后走访了偏北的英国和南部的西班牙,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自然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