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合金高速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白口铸铁的高耐磨性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韧性低,在冲击载荷下易于破碎,使其使用受到限制。破碎的原因在于碳化物沿晶界呈网状分布,裂纹易沿网产生而导致断裂。改变碳化物的形态,分布及数量是人们力图解决的课题。国外主要从合金化着手,也有用压力加工的方法将碳化物破碎来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含硼低合金高速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硼低合金高速钢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和碳硼化合物构成,铸态下碳硼化合物主要以连续网状分布,而淬火后,碳硼化合物出现了断开的倾向,随着淬火温度提高,碳硼化合物的断开倾向越明显,而且部分碳硼化合物溶人基体,促进了基体的强化.回火温度的变化,对碳硼化合物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固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中会析出二次碳硼化合物,使基体中合金固溶度下降.随着淬火温度上升,含硼低合金高速钢轧辊材料硬度提高.随着回火温度上升,硬度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工艺对高速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钒、铌的高速钢进行了淬火与回火热处理试验,研究了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高速钢硬度的影响,并通过显微观察和能谱分析,最终确定了获得高硬度颗粒状弥散分布碳化物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淬火及回火温度对HJ低合金高速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J高速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及力学性能对淬火温度很敏感。1160℃淬火时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综合性能良好;1170℃以上淬火时出现混晶,1210℃以上淬火时晶粒全面粗化,导致韧性显著降低。HJ高速钢回火二次硬化效果明显,二次硬化峰值温度为540℃左右。  相似文献   

6.
低合金高速钢的热处理、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对低合金高速钢的热处理、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低合金高速钢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8.
碳对高钒高速钢碳化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世忠  朱金华  徐流杰  龙锐 《铸造技术》2005,26(3):169-170,186
在V含量约为10%的条件下,研究了碳含量在1.56%~3.15%范围内变化对高钒高速钢碳化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含量较低时,仅形成钒的碳化物,铬、钼元素主要固溶于钒的碳化物中.随碳含量增加,形成钒碳化物后,以钼为主的复合碳化物优先形成,碳含量达到2.84%,方可形成以铬为主的复合碳化物.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减少高速钢碳化物以及消除碳化物不均匀分布的途径。随着被加工件硬度的不断提高,通用高速钢将逐渐萎缩,高硬及超硬高速钢将取而代之,廉价的无碳化物偏析高速钢的发展将最终取代铸锻高速钢。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组不同成分高钒高速钢,研究了硅含量(质量分数)在0.31%~5.03%范围内变化对其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较低时,高钒高速钢中碳化物以粒状、条状VC为主,同时存在独立的钼、铬碳化物;硅含量达2.1%时,开始出现花状碳化物,随着硅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花状碳化物增多、长大,而独立的钼、铬碳化物逐渐减少;由EPMA及XRD分析可知,花状碳化物为VC型碳化物,钼、铬元素主要固溶于钒的碳化物中.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高速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考察温度范围内,随淬火、回火温度的提高,高速钢的硬度先增加而后降低,采用1100℃淬火和53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能获得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2.
合金元素对高碳高速钢中碳化物形成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刘海峰 《铸造》2000,49(5):260-264
采用铸造方法制备了高碳、高钒和变质处理为特征的亚共晶(5%V)和过共晶(8%)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中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铁磁性法测定了高钒高速钢中残余奥氏体量。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高钒高速钢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加热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降低。在试验淬火温度范围(900~1100℃)内450℃以下回火,奥氏体含量变化不明显;回火温度达到550℃时,残余奥氏体含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铬镍合金钢碳化物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种特殊处理,处理后的铸态组织比原铸态组织晶粒细化7倍。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工艺对高钒高速钢滚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高钒高速钢淬火、回火加热温度,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硬度、冲击韧度及滚动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碳化物的形态、分布影响不大,对基体中的残余奥氏体量与耐磨性的影响较大。淬火温度升高,高钒高速钢的残余奥氏体量逐渐升高;回火温度升高,其残余奥氏体量逐渐减少。淬火温度在900~1000℃时,回火温度对其耐磨性影响较小;淬火温度在1050~1100℃时,450~550℃回火,滚动磨损性能提高较大。以滚动耐磨性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滚动耐磨性、设备损耗及生产成本的影响,最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加热温度1050℃,回火温度450~550℃。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工艺对低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低合金钢试样进行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920℃奥氏体化保温1h条件下,采用油冷时,低合金钢具有较好的韧性和硬度.采用空冷时,具有较好的韧性但硬度不高.采用315℃等温淬火,等温淬火时间为30min时,强韧性达到良好的配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HJ低合金高速钢在各种回火规范下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果表明:HJ高速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量逐渐减少,硬度先上升,540℃时达二次硬化峰值;随回火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硬度下降,这是二次碳化物的聚集长大导致的.540℃×4h回火4次残余奥氏体进一步减少,硬度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钒高速钢残留奥氏体、硬度、冲击韧度及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筛选了适用于磨粒磨损工况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碳化钒形态分布无明显影响,但对高钒高速钢基体中奥氏体含量和耐磨性有重要影响。淬火温度越高,回火温度越低,则残留奥氏体含量越高。残留奥氏体含量在20%-40%,耐磨性最好。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00-1050)℃淬火,550%一次回火,此工艺处理后试样硬度较高,冲击韧度适中,耐磨性最好。多次回火后,高钒高速钢硬度降低,耐磨粒磨损性能下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经过合适热处理工艺处理后,高钒高速钢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RE复合变质高碳高铬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后组织内残余奥氏体完全分解,转变为粒状珠光体+M7C3型碳化物.高温固溶处理会对共晶碳化物的形态产生影响,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连续网状的共晶碳化物转变为杆状和块状,使材料的冲击韧性得到提高,球化处理促使基体内大量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硬度.适合于高碳高铬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为1 200℃加热lh固溶,水冷,然后750℃×5 h球化处理.经此热处理后,与铸态实验钢相比硬度提高了30.8%,达到HRC53.9,冲击韧性提高了25%,达到9.5 J/cm2.  相似文献   

20.
以Nb-Ti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实验分析了3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奥氏体晶粒形态演化,以及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为低碳低合金钢的成分及热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