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选用15头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均相近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A、B、C三组(n=5)∶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试验组1)饲喂基础日粮+50 g麦蓝菜种子;C组(试验组2)饲喂基础日粮+150 g麦蓝菜植株.试验周期24 d,每天测定各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研究麦蓝菜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较A组产奶量提高了15.56% (P<0.01),牛奶乳蛋白和干物质分别提高了11.9%和5.1%(P<0.01),乳脂率提高了9.4%(P<0.05),A、B两组间乳糖含量差异不显著;C组较A组产奶量提高了3.48%(P<0.01),牛奶乳蛋白和干物质体分别提高了6.3%和4.9%(P<0.01),乳脂率和乳糖分别提高了9.1%和6.6%(P<0.05).研究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麦蓝菜植株和种子均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2.
添加脂肪酸钙对高产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头经产、胎次相同、泌乳天数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配对设计,研究脂肪酸钙对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处理分别为:试验组(A)为基础日粮+450g/d脂肪酸钙;处理组(B)为基础日粮。结果表明,在满足能量需要基础上添加脂肪酸钙使产奶量显著增加,对乳脂率和乳蛋白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采食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1.5%和3%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数(THI)在72以上。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1.5%与3%脂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乳脂和总固体产量,3%脂肪组显著高于1.5%脂肪组和对照组(P0.05),1.5%脂肪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饱和脂肪酸对DMI无影响,净能和粗脂肪采食量随脂肪添加量而呈线性增加(P0.01)。3%和1.5%脂肪组分别比对照组净能转化率提高5.69%和6.04%;粗蛋白转化率分别提高8.48%和6.20%,体重和体况三组间无差异。血液中NEFA含量,3%脂肪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胆固醇、BHBA、胰岛素三组间无差异。饱和脂肪酸可以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维持能量平衡,对能量代谢、采食量、体重和体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脂肪酸对泌乳中期奶牛脂质代谢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择36头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产奶量、胎次及泌乳日龄将奶牛分为对照组、中短链脂肪酸(SMC-FA)组和长链脂肪酸(LCF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SMCFA组和LCFA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400g/d SMCFA和400 g/d LCFA,正试期为56 d。结果显示,LCFA组奶牛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在SMCFA和LCFA组均有增加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含量在SMCFA组显著降低(P<0.05),其余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LCFA或SMCFA对奶牛血清中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生长激素及胰岛素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SMCFA对泌乳中期奶牛脂质代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精料和饱和脂肪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55 d左右的泌乳高峰期奶牛30头,根据随机区组设计原则,按照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将奶牛分为对照组(C)、高精料组(HC)和饱和脂肪酸组(FA),分别饲喂以干物质为基础含精料40%,60%和40%添加3%饱和脂肪酸的等蛋白日粮。结果 HC组产奶量(26.53±3.72)kg/d和FA组产奶量(26.98±3.36)kg/d显著高于C组(24.43±2.63)kg/d。FA组乳脂含量显著高于HC组(P≤0.05),HC组有低于C组的趋势(P=0.15)。FA组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HC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HC组长链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FA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显著。HC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FA组(P≤0.05)、FA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HC组(P≤0.05)、HC组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于C组(P≤0.05)、各组间共轭亚油酸(10c12t CLA)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为饲喂高精料日粮能够提高产奶量、降低乳脂率、增加乳脂中中链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能够提高产奶量、增加乳脂率、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发酵黄芪粉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酵黄芪粉对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奶牛分别饲喂10、20和30 g/(头·d)的发酵黄芪粉基础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增加了0.95、1.45和1.58 kg/(头·d),但试验Ⅱ、Ⅲ组组间差异不显著;可显著提高奶牛乳蛋白率,但对奶牛乳脂率、乳糖及非脂固型物均无显著影响;可降低奶牛乳体细胞数,其中试验Ⅱ、Ⅲ组奶牛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但试验Ⅱ、Ⅲ组组间差异不显著;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各试验组奶牛经济效益分别高于对照组2.6、3.4和2.72元/(头·d).该试验条件下,发酵黄芪粉以20 g/(头·d)的添加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锌源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峰  江芸  黄献林 《食品科学》2005,26(9):202-203
本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将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分别饲喂对照组基础日粮,补加蛋氨酸锌日粮(锌含量400mg),补加氧化锌日粮(锌含量400mg),研究补饲不同锌源对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锌对奶牛产奶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蛋氨酸锌提高幅度大于氧化锌,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乳脂率无明显影响;补锌可增加乳中锌的含量,蛋氨酸锌比氧化锌明显(p<0.05)。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果寡糖对泌乳早期奶牛瘤胃发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将4头泌乳天数20 d,产奶量30 kg/d,体质量(550±35)kg健康经产(二胎)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添加果寡糖。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60 g/(d·头)的果寡糖,对奶牛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影响极显著(P0.01),对丁酸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是对于乙酸、丙酸来说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量提高35.9%,氨态氮降低15.5%,丁酸提高33%。对奶牛生产性能进行分析,乳脂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体细胞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乳脂率提高4.7%,体细胞降低68.5%,而产奶量、乳蛋白、乳中尿素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果寡糖能够改变瘤胃发酵模式,提高奶牛的乳脂率。  相似文献   

9.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选用25.0kg左右的三元杂交猪32头,随机分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味精组、高脂日粮组、高脂日粮+味精组,饲喂30d后进行屠宰分割,测定胴体性状与组成。结果表明,高脂日粮组胴体脂肪率、腿臀比例、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股二头肌肌内脂肪(IMF)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胴体骨率和股二头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基础日粮+味精组胴体脂肪率、腿臀比例、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和股二头肌IMF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高脂日粮+味精组腿臀比例、股二头肌IMF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高脂日粮组(p<0.05),而股二头肌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高脂日粮组(p<0.05)。日粮添加味精有助于改善生长猪的胴体性状和组成。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全混合日粮饲喂奶牛可有效保证奶牛采食的营养均衡,提高其干物质采食量,从而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牛奶品质.试验在北京市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南郊直属部金星牛场进行.试验组牛群采用TMR饲养技术饲喂,对照组牛群仍按传统的精粗分饲法饲喂.试验组和对照组日粮组成相同,均由精料、青贮、羊草、苜蓿及一些糟粕类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2.5kg,平均日产奶提高1.05kg,差异显著(P<0.05),平均乳脂率提高0.2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乳蛋白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12.
当前,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正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营养不足现象,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不科学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营养过剩导致了城市居民的营养失衡,由此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也呈加速上升趋势。如何妥善解决食物与营养问题,仍是食品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not to be construed as an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dairy industry, observations (pro and con) on how the United States views the 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 were presented. A proposal suggested by industry members, and holding the sup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 was outlined. The proposal embraces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rim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相似文献   

14.
15.
<正> 刚当上上海奶业协会会长,又走上四部委联合召开的“中国国际农产品深加工”论坛,王佳芬不愧当今驰骋奶业的风云人物,她的一举一动自然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巧的是,记者在会上不仅座位与她相近,而且在会议间歇,总是磕头碰脑的与她相遇,对“送上门”来的,尤其像王佳芬这样重量级的采访对象,记者岂敢回避,而不与之“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6.
Dairy Notes     
  相似文献   

17.
Dairy Notes     
  相似文献   

18.
19.
乳业透视     
  相似文献   

20.
乳业时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