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立虎 《规划师》2007,23(11):35-38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集多元化内外交通体系于一体,其功能具有复合性.贯彻"地区和谐、有序发展"理念,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结构规划和控制要素规划对枢纽本体的功能定位、地区发展目标、交通设施规模与布局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未来虹桥枢纽区域将成为上海面向长三角的交通中心和区域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2.
张瑛 《城市规划》2012,(8):57-62
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产业基地和传统工业区转型发展着手,进行枢纽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群的发展研究。首先,论证虹桥枢纽地区的战略地位。其次,借鉴国际空港枢纽地区的发展经验,构建虹桥枢纽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群生态化群落式的布局模型,通过在功能结构划分和产业规划两个方面的研究,提出实施集聚群战略发展的保障措施。最后,归纳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和实施, 将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积极推进作用,也将对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产业发展、地区功能定位产生重要影响.枢纽的建设,涉及区域产业发展、区域交通体系、地区交通组织、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项内容.从战略层面研究一概念方案设计-实施方案编制-实施评估优化等四个阶段概述了规划编制的递进式操作策略,并分别介绍了实施方案缟制中有关地区结构规划、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核心区详细规划、枢纽地区控制要素规划的重点内容、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研究国外紧凑城市发展思想中与综合交通枢纽相关的理论,以辅助分析适应于综合交通枢纽地区集约化发展的要素:高效换乘体系,空间精明增长与紧凑布局,节点和场所价值。这3个要素分别从规划方案、开发手段和经济证据方面解释枢纽集约化的特点。借鉴国际先进的交通枢纽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地区集约化发展的4个规划策略:城市功能布局的多元复合,区域交通的可达性加强,枢纽空间及内部交通的一体化设计,枢纽站点及周边地区的联合开发。旨在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建设提供参考,以适应集约化城市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发建设,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核心体地下空间开发与总体布局方案。同时,依托枢纽的建设,分析了枢纽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的条件,对虹桥枢纽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虹桥枢纽地下空间开发的目标、原则及总体思路,在对地下空间的功能、规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控制要求,对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的设置及地下空间规划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复杂的空陆一体化交通大枢纽之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模宏大,日旅客吞吐量达110万人次,核心区建筑综合体东西长1km,南北宽约220m,由虹桥机场T2航站楼、磁浮虹桥站、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及东西两大交通换乘广场组成。虹桥枢纽集成度非常高,它集民用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磁浮、地铁、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功能于一体,开创了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无  相似文献   

7.
《城乡建设》2021,(22):90-91
一、工程概况 上海嘉闵高架路北段工程属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外围快速疏散系统配套工程之一,是支撑国际开放"大虹桥"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起到了服务虹桥枢纽、完善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虹桥综合枢纽是内外交通紧密衔接、不同交通方式集中换乘、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对枢纽的功能布局和交通流量分析,判断虹桥枢纽建设上海市对长宁区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等影响。基于此,提出长宁区域人口管理要在加强人口流动有序管理、人口安全管理和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分别从商业策划层面和建筑设计层面来探讨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商业设计中如何利用枢纽带来的大量人流和商机,使旅客得到更好的服务,枢纽投资同报最人化.  相似文献   

10.
正杭州:各类交通枢纽无缝对接未来5年,杭州要突出全省核心枢纽功能,强化国际区域交通枢纽定位,打造和提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火车东站和城西综合交通枢纽三大门户枢纽,20个市域集散枢纽和上百个换乘枢纽。在城西建成一个集铁路、地铁、航空、公交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城西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初定于余杭区仓前镇,定位为全国铁路枢纽站,总投资约60亿元。目前正在前期设计规划阶段,力争在5年内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