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复合油气系统特征、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复合油气系统是同一区域内多个油气系统的复合与叠加,其范围内的不同油气系统一般不是独立的,储集层和盖层往往是共有的,所形成的油气藏为多油源混合的结果。准噶尔盆地发育包括16个油气系统的4个复合油气系统,一般具有多套烃源岩,具有多生烃期以及油气多源多期混合成藏的特点,同一复合油气系统内多个油气系统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玛湖-盆1井西复合油气系统包括佳木河组油气系统、风城组油气系统和下乌尔禾组油气系统;昌吉复合油气系统由株罗系油气系统和中二叠统油气系统组成;东道海子-大井复合油气系统由石系油气系统和二叠系平地泉组油气系统组成。这3个复合油气系统含油气丰度高,应是目前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应坚持富油气系统内继承性正向构造单元及其斜坡区勘探,并应加强株罗系的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拓展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领域,丰富和发展石油地质基础理论及认识,以近年来勘探实践为基础,总结现阶段油气勘探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了二叠系全油气系统及源内深层非常规天然气大规模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中—下油气成藏组合已成为勘探主体,深层具备油气聚集条件,烃源岩控制油气分布,形成了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有序共存的分布模式。二叠系优质烃源岩持续供烃,是全油气系统形成的前提,并发育源内和源外2套油气成藏子系统,二叠系发育不同类型的源内储集层,具有大规模天然气,特别是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潜力。这不仅拓宽了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领域,支撑从大油田建成大油气田,也对进一步完善全油气系统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深层源内非常规油气是未来富烃凹陷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歧口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池银  周宗良 《勘探家》2000,5(3):64-70
歧口凹陷为第三纪以来继承发育的大凹陷,四周为凸起所限,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构造-沉积单元和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单元,从而形成一个含油气系统。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沙三段和沙一段为区域分布的两套主力生油层,有机质以Ⅱ1为主,部分为1型。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热溃化程度较主,油源对比实沙三段是巨发现没气藏的主要油气源。各二段构造带发育多种类型圈闭,有利于形成多含油气层系、多油藏类型相互叠置连片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4.
柴窝堡凹陷经历了多期多类型构造沉积演化,叠合发育了巨厚的海陆相地层,孕育了以上二叠统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为主的多套湖相烃源层和厚度大、裂缝发育的储集层,形成了多套多类型的生储盖组合,圈闭发育,形成期与油气大规模运聚期匹配,有利于油气成藏。综合研究认为,该区油气勘探应立足于柴杨断褶带、西疙瘩构造带,主攻柴窝堡构造和阿克苏构造,并加强油气层压裂改造技术攻关和有利储集区的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中下扬子区及滇黔桂地区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成藏系统特征进行了讨论,据此总结出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的诸要素与盆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所经历的构造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具有以下特征:原型盆地的构造沉降作用控制主力烃源岩的类型与分布;受原型盆地构造演化旋回控制形成三类有效生储盖组合;后期构造作用控制残留盆地晚期生烃中心;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形成的继承性大型古隆起是主要油气运移指向区;古生界生烃区的生烃高峰期与圈闭形成期必须形成有机的配置;后期构造改造适中,既要有适当挤压隆升,形成必要的储集空间、圈闭和运移动力,使油气富集,又要不破坏油气藏;在经历后期构造改造后,盆地的晚期生烃及晚期油气运移受改造后的构造格局控制。  相似文献   

6.
柴窝堡凹陷经历了多期多类型构造沉积演化 ,叠合发育了巨厚的海陆相地层 ,孕育了以上二叠统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为主的多套湖相烃源层和厚度大、裂缝发育的储集层 ,形成了多套多类型的生储盖组合 ,圈闭发育 ,形成期与油气大规模运聚期匹配 ,有利于油气成藏。综合研究认为 ,该区油气勘探应立足于柴杨断褶带、西疙瘩构造带 ,主攻柴窝堡构造和阿克苏构造 ,并加强油气层压裂改造技术攻关和有利储集区的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盆地东部中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周边区域地质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东部在中生代时是西藏主特提斯洋(海)的东延部分.从地震反射特征、重力场特征、层速度特征、岩石密度特征、坳陷构造形态特征、连井解释以及区域沉积相的研究,多个方面阐明了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广泛存在中生代海相地层.潮汕坳陷、韩江凹陷作为中生代残留坳陷,充填有3套中生代海相地层.潮汕坳陷可以划分为北部斜坡带、北部凹陷带、中央隆起带和南部凹陷带4个构造单元,划分为四种断裂类型.对周边地区露头、井下资料以及本区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该区中生界具有较好的生油能力,可能存在3套有效的储盖组合.因而可以预测珠江口盆地中生界海相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前景区.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随着五彩湾气田、石西油田、克拉美丽气田等石炭系火山岩油气田逐渐被发现,准噶尔盆地的石炭系业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石炭纪是准噶尔-吐哈地块由地块裂离、拼合到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演化的过渡时期,在早、晚石炭世分别经历了由伸展到聚敛的发展旋回,早石炭世以海相沉积为主,晚石炭世发育海陆交互相与火山岩建造。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以陆上中心式和裂隙式喷发为主,主要发育的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经受长期风化淋滤以及有机酸、深部热液溶蚀,形成风化壳与内幕储层。风化壳储层厚度与规模受间断时间、岩性、岩相及断裂控制,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裂缝为主,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之下350m距离以内,局部古地貌高部位更为有利;火山岩内幕储层主要受火山机构、岩相及短期沉积间断控制,火山爆发相、溢流相易形成有利储层。下石炭统主要发育砂砾岩储层。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目前已发现9种油气藏类型和3种基本油气成藏模式。以储集体为基础,石炭系发育上石炭统火山岩风化壳、上石炭统火山岩内幕、下石炭统砂砾岩与上石炭统砂砾岩4类油气成藏组合,其中第1类为已建立的成藏组合,后3类为概念型成藏组合。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的厚度大,火山岩储集体发育,油气成藏条件有利,勘探潜力巨大,加强油气成藏组合分析是提高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勘探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苏浙皖海相盆地作为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查的重点盆地之一,具有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海相沉积的漫长历史,发育巨厚的海相建造,形成多套烃源岩系,具有良好的重油物质基础。然而,印支运动之后,海相沉积体制解体,盆地原型及其沉积建造受到严重构造改造,从而成为残留盆地。残留盆地具有复杂的油气系统,因此,苏浙皖海相油气勘探应根据其残留盆地的特点,正确地选择和确定勘探目标与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方发育有下海上陆的多旋回生储盖组合,总体形成了震旦系-下古生界及中-上古生界2套大的海相成藏组合;平面上形成以江绍-十万大山断裂为界的南、北两大成藏区,其中北区发育2套组合,南区发育中-上古生界1套组合。平面上古油藏与油气显示分布受古隆起控制,油气成藏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期生油、印支期裂解成气、燕山-喜马拉雅期调整与改造3期以上事件。现今保存的海相油气藏具有明显的残留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南方海相普遍存在勘探程度低、技术尚不成熟、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局限等方面的风险,其中常规油气勘探风险相对较高,海陆叠合盆地勘探风险相对较低,非常规页岩气勘探风险最低,并由此对南方海相进行了评价与有利区带优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方海相构造-层序-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发育5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多套局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南方下古生界以天然气勘探为主,上古生界为油气勘探兼顾.印支及其以后的改造运动对南方海相及中新生代盆地的含油气性控制起到主要作用,叠合盆地中、晚期形成的油气系统最具勘探潜力.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有利相带和古隆起、古斜坡的控制.环扬子陆块叠合盆地群、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以及江南隆起北缘冲断推覆体下海相地层保存区将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含油气系统在束鹿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有关含油气系统的地质新概念,介绍了美法等国近期应用的并已成为一种油气调查与勘探研究方法的含油气系统理论。应用含油气系统对束鹿凹陷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沙河街组三段油气藏时空展布作了分析,并对关地刻,持续时间和保存时间以及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空上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从而指出了寻找油气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焉耆盆地横跨库鲁克塔格褶皱带和南天山褶皱带 ,处于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 ,是在元古代结晶基底和海西期褶皱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山间小型盆地 ,具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 ,划分为博湖坳陷 (可进一步划分为南部凹陷、种马场断裂构造带和北部凹陷 )、焉耆隆起与和静坳陷(图 1 )。目前已在其中的北部凹陷发现了宝浪油田和本布图油田。图 1 焉耆—库米什盆地区域构造位置图残留盆地油气评价方法及勘探成功率统计1 .残留盆地油气评价方法残留盆地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①残留盆地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相带分布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改造或…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风城组勘探程度低,新井打破了盆地单井高产历史记录,但油气地质特征不清,资源类型及勘探潜力不明,制约了该区块下一步油气勘探与开发。应用构造恢复、沉积演化、井震结合、类比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风城组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等进行了探讨。该凹陷东北环带P1f1、P1f2、P1f3逐层超覆于石炭系之上,高部位P1f3受风化剥蚀地层减薄,具备大型地层尖灭背景。风城组发育退积式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整体呈正旋回沉积,预测由高部位—凹陷区依次发育砾岩、云质砂岩和云质泥岩3类储层。高部位砾岩储层砾石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砂粒成分以岩屑为主,溶蚀孔大量发育,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油气为高熟的凝析油和凝析气,油气水分异不明显,整体为准连续型气藏,又被断块分割为多个断块气藏。基于成藏分析,建立了风城组油气成藏模式,预测常规气藏、致密气、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1 250×108 m3  相似文献   

15.
王立志  苏惠 《勘探家》2000,5(1):61-63
白音查干凹陷在勘探初期,在前人勘探成果基础上,积极俟好勘探前期技术准备,强化地质综合研究、盆地类比分析,借鉴二连盆地其他地区成功的勘探经验,按照“主洼陷控油,斜皮为主找油”的基本指导思想,选准有利区带和有利目标,第一轮钻探即获得工业油流的突破。之后根据白音查干凹陷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区域展开、局部解剖、整体评价”的勘探中主力生油中心周边展开勘探工作,发现了达尔其和事稀、稠油断块-背斜油藏;其后,为  相似文献   

16.
湘中涟源凹陷海相油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中涟源凹陷是华南准地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泥盆统一下三叠统沉积厚度5000多米。在该区进行的早期油气勘查中,发现了众多天然气显示,分析认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天然气显示活跃、烃源条件好、储盖组合发育、成藏条件较好。车田江复向斜、冷水江复向斜发育众多浅层圈闭,湘中1井在石磴子组(C1S)已获工业气流,预示着涟源凹陷具备良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生界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生界发育有煤系生油岩,其丰度指标与邻区已出油的库车坳陷、吐哈,焉耆盆地有良好可比性,碳质泥岩和煤层中有丰富-较丰富的基质镜质体,树脂体等富氢生烃组分发育。推测侏罗系还有一定范围的开阔水体有机相存在,具备良好的生烃基础。凹陷热演化与吐哈盆地台参1井十分相似,预计在4000m以下烃源岩已大量成熟,钻井揭示凹陷内中生界有过大规模的油气运移过程,碳同位素分析表明这些油气来自于中生界三  相似文献   

18.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结构与海相油气勘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沉积实体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的更迭,其先期原始结构已面目全非。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和地下地球物理信息,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得出盆地深层古生界现今结构为"双层结构",且不具有完全的继承性。联系区域上古油藏破坏残留迹象,建议用构造思路研究该地区的海相油气,为区域性油气勘探目标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邮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成藏条件优越,具有三套烃源岩、九套储集层、三套区域盖层和多套局部盖层、七套有利储盖组合、多种圈闭类型、两种油气运移通道和多种油气成藏模式,可划分出E1f2—E1f、K2t1+K2c(!),E1f4—E2d、E2s(!)和K2t2—K2t1+K2c、E1f(·)三个含油气系统。研究表明,各含油气系统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众多的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印支期以来,强烈的构造运动对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造成了严重影响。实践表明,保存条件走南方油气勘探的重要前提。纵观南方海相地层沉积,构造格局,主要有四种类型的保存区和两种成油气背景。即:具有效区域盖层分布区、中新生代陆盆覆盖区、推(滑)覆构造区、火成岩覆盖区;台缘型成油气背景、台内型成油气背景。近期应以具有效区域盖层,且地表为碎屑岩分布的区块及中新生代盆地覆盖区为重点勘探对象。具备勘探立项的重点地区有:当阳复向斜南部及沉湖-土地堂复向斜中部;南盘江拗陷秧坝地区;凯里-黄平地区;戴家场-新沟地区;南陵-句容-常州盆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