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属性的地下环境,受外部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自然风压。通过对流体静力学原理和变频器的学习,建立自然风压的计算模型,掌握矿井通风系统常年自然风压的变化规律及对矿井通风的影响。结合自然风压时时计算模块和六大系统监测终端的运用,分析自然风压与变频器的匹配技术、变频器的节能和自然风压的利用与控制,达到对矿井通风系统主扇运行的有效控制,保持井下恒压供风并节省矿井通风能耗。  相似文献   

2.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属性的地下环境,受外部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自然风压。通过对流体静力学原理和变频器的学习,建立自然风压的计算模型,掌握矿井通风系统常年自然风压的变化规律及对矿井通风的影响。结合自然风压时时计算模块和六大系统监测终端的运用,分析自然风压与变频器的匹配技术、变频器的节能和自然风压的利用与控制,达到对矿井通风系统主扇运行的有效控制,保持井下恒压供风并节省矿井通风能耗。  相似文献   

3.
自然风压在矿井通风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矿井位于鲁西南地区 ,四季分明 ,自然风压在冬季和夏季对通风系统有较强的影响。通过实际测算自然风压 ,并合理调节通风系统和主扇工况点 ,有效地节省能源和避免通防事故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对解算矿井通风网路时自然风压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用自然风压的“空气柱压力”法,对有自然风压的矿井通风网路进行了电算机解算。解算有自然风压的矿井通风网路分风问题,对分析矿井通风状态和自然风压的影响有一定的意义。一、解算矿井通风网路时,对自然风压的处理方法矿井自然风压的计算,通常采用空气密度法,矿井通风网路中,任何一个回路的自然风压都可用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介绍了几种矿井自然风压的测算方法,并根据反风测算法计算了矿井自然风压,得到自然风压对整个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矿井通风管理水平,对通风系统管理、设计及主要通风机停转时抗灾救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自然风压对北洺河铁矿通风系统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与三维通风网络解算软件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了该矿冬季与夏季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之间的自然风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冬季与夏季北洺河铁矿进风井筒与东风井之间自然风压作用方向相反,冬季自然风压有利于矿井通风,夏季自然风压不利于矿井通风。在夏季通风困难时期,回风主扇运行频率提高至47 Hz,矿井总风量达188 m3/s,能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总风量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井下生产效率,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在多风井通风的矿井中,由于两井筒之间存在着标高差或空气重率差,在炎热的夏天,矿内空气重率大于外界空气重率,产生的自然风压与主扇相反;在寒冷的冬天,矿内的空气重率小于外界空气重率,自然风压帮助主扇通风,两者都可能使矿井通风系统风流状态发生改变,有时甚至使工作面无风流,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塘冲井在1989年9月在二采区大巷内出现多次风流反向,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恒  张跃  周西华 《金属矿山》2016,45(1):161-165
矿井自然风压作为矿井通风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通风系统和通风网络密切相关,随着煤矿产量和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为了快捷预测、计算和分析矿井自然风压及其对通风系统的影响,运用流体静力学、热力学,结合通风网络解算算法,得出了矿井自然风压实时计算算法。结合晋煤集团长平煤矿实际矿井,得出了不同温度、压强条件下,含有自然风压的实时通风网络解算结果。实例表明:该算法能够进行含自然风压通风网络的自动解算,能够快捷、实时计算得出含自然风压实时通风网络解算的结果,为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矿井自然风压的反风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殿武 《煤矿安全》2005,36(7):10-11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阐述了利用主要通风机反风试验时获得的数据测算矿井自然风压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方法,并在实际中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测算方法的许多弊病,为生产实际提供了一种科学、技术可靠、计算简便、结果准确的矿井自然风压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导出可压缩流体自然风压基本计算式 ,分析了用密度法求解自然风压存在的问题 ;最后通过 4个假设导出适宜于计算机自动求解矿井风网回路自然风压的公式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井巷空气的密度不同会产生自然风压。自然风压的存在,将会导致矿井通风网络的参数发生变化,进而对矿井的安全生产产生影响。因此,定量分析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网络的影响,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运用热力学、流体力学及通风网络的有关理论,建立自然风压对通风网络影响的相关数学模型,定量分析自然风压、通风网络风阻及风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作为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风量调节以及通风系统管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庄铁矿低温季节主井井口气流雾化严重,导致矿井能见度低、视频模糊、机械电子设备故障频发等问题。在低温季节,测定了主井反向出风量,测定了主副井井口、井底以及各中段主井石门空气温度等数据,得出了自然风压是造成主井井口气流雾化的主要原因。结合矿山生产实际,提出了利用主扇风压抑制自然风压;设置通风构筑物,减少主井入风量;在-330m中段安装风机抵制自然风压等措施。这些措施实施后,主井井口气流雾化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主井机械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人员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影响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加元 《现代矿业》2009,25(2):117-119
随着开采深度及通风负压的增加,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负压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矿井通风计算就必须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无论进、回风井的井口是否有高差,矿井都必然存在着自然风压。着重阐述了自然风压产生的原因和其对通风系统的影响,以及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大气压变化导致瓦斯异常涌出的作用机理,采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气压快速持续降低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气压变化通过改变空气密度进而改变矿井自然风压,自然风压作为矿井通风动力的重要组成,其大幅降低将导致矿井风量减小和瓦斯浓度升高。大气压剧烈降低时段是矿井瓦斯异常涌出的危险时期;自然风压变化占矿井通风总阻力比重大是大气压剧烈波动导致瓦斯异常涌出重要原因。适当增大矿井通风总阻力,弱化自然风压变化对通风系统的影响,可以增强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大气压监测预警、瓦斯及时抽采、风量精细调控的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大气压变化导致的瓦斯涌出。  相似文献   

15.
张加元 《矿业快报》2009,(2):117-119
随着开采深度及通风负压的增加,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负压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矿井通风计算就必须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无论进、回风井的井口是否有高差,矿井都必然存在着自然风压。着重阐述了自然风压产生的原因和其对通风系统的影响,以及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矿井通风是治理瓦斯的基础,矿井的各个采掘工作面必须建立可靠稳定的通风系统。但是热风压也会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冬季井筒要求暖风的情况下。由于进、回风侧空气柱的密度不同而造成压力差形成的矿井自然风压,影响矿井风流的稳定,所以掌握自然风压的变化规律,分析热风压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全面分析主副井风流紊乱的原因,提出适合于矿井有效综合调控的技术与方案,对矿井抗灾能力的提高、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流体静力学理论,建立自然风压计算模型,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在"矿井通风三维仿真系统"软件中创建自然风压适时计算模块,实现适时计算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矿井自然风压值,适时分析自然风压的变化对矿井通风效果的影响。在某钨矿通风系统优化应用的结果表明,得出的自然风压适时计算结果以及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程度准确可靠,为及时制定自然风压利用与控制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深水平矿井自然风压的有效控制和利用,采用现场实测与模拟的方法,以梁宝寺二号井为例,对深井自然风压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然风压重点影响区域进行判定。研究表明:深水平矿井自然风压全年变化规律形如正弦曲线,且与机械通风作用方向相同,夏季达到最小值,冬季达到最大值;1 d中自然风压值变化不大,对通风系统产生的影响也较小;在自然风压作用的分支风路中,机械动力消耗较小的分支对自然风压的敏感度高,风流稳定性差,自然风压重点影响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主副井、风井为中心的邻近区域。  相似文献   

19.
风井间自然风压,相对于井下其它巷道间自然风压而言是主要的。应用加虚边、边内含自然风压的方法,绘制矿井通风网络图,是考虑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影响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王振兴 《陕西煤炭》2013,32(1):126-127
矿井建井期间,由于没有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只能通过在地面安设局扇向井下通风,当施工进入二期工程阶段,各井筒之间贯通后,由于各井筒空气存在密度差,会产生自然风压。通过西卓煤矿建井期间利用自然风压通风的效果分析,说明在基建期间利用自然风压通风,是基建期间矿井通风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