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时变自回归(Time-Varying Autoregressive, TVAR)模型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向估计与后向估计相结合的改进模型。该模型在引入时变遗忘因子的基础上,定义了前后向联合估计的均方误差并对基函数的加权系数求偏导,得到了加权系数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递推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s, RLS)方法推导了该计算公式的递推形式。针对滚动轴承内圈故障的仿真和实验信号,使用改进前后的模型进行时频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模型无法获得初始时刻频率估计的缺点,具有更高的时频估计精度,更强的抗噪声能力,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取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硅微陀螺零偏重复性差和漂移信号中非线性因素的存在,提出利用AR模型系数实时递推方法对漂移信号进行AR建模,并建立相应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基于方差膨胀原则的自适应无迹Kalman滤波(AUKF)方法对漂移信号进行处理,采用简化的AUKF滤波过程提高漂移信号滤波的实时性。静态信号和动态测试处理结果表明,简化的AUKF算法效果明显优于UKF滤波和Kalman滤波(KF),滤波后硅微陀螺零偏稳定性提高倍数分别是UKF和KF的3倍和2倍,动态信号滤波后误差减少倍数分别是UKF和KF的1.46和1.34,信号均值不变,但AUKF需要较多的信号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3.
BP神经网络有较强的分类功能,因而很适用于对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但由于这种网络学习速度较慢、实时性较差,因而不易将其应用于变速机械的故障诊断,因为变速机械的振动信号是非平稳随机振动信号。为加快BP网络的学习速度,本文首先用Calman-Bucy滤波建立变速机械的时变AR模型时颁特征谱阵,再将特征谱阵中的特征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并进行分类,本文将这种方法称为CA-BP法,对比计算表明,CA-BP法显著地加快了常规的BP网络的学习、分类速度。采用CABP法,本文成功地对变速转子的几种典型故障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硅陀螺测量的数据,运用过程辨识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陀螺静态漂移的自回归(AR)模型,进而得到连续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光纤陀螺信号的在线建模与滤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高精度光纤陀螺随机误差,在分析其一般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二阶自回归AR(2)模型,可以在线建立光纤陀螺随机误差模型.根据该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光纤陀螺惯导系统在对准与导航过程中光纤陀螺随机误差的实时滤波.滤波结果和Allan方差分析证明,光纤陀螺信号中角随机游走、零偏不稳定性、速率随机游走、速率斜坡和量化噪声五项噪声源误差系数都小于滤波前的二分之一,有效减小了光纤陀螺随机误差,提高了光纤陀螺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室对6203型滚动轴承的时阈振动信号建立自回归模型(AR模型),用模型计算出的功率谱(AR功率谱)及其倒频谱对轴承进行故障诊断。诊断结果和理论值与传统的古典功率谱及其倒频谱的诊断方法作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诊断结果和理论值吻合较好,比传统诊断方法的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9.
介绍了机载火控陀螺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结构。可对不同类型的机载火控陀螺组件进行总体性能测试。还可对陀螺组件内部的板间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测试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微机械陀螺突破精度极限的新途径,设计了一种基于环形转子、体硅加工工艺、转子5自由度悬浮的硅微静电陀螺仪.采用玻璃-硅-玻璃键合的三明治式微陀螺结构,提出了包括双边光刻、反应离子刻蚀(RI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玻-硅静电键合、硅片减薄、多层金属溅射等关键工艺的加工路线.在工艺设计中采用铝牺牲层对转子进行约束,在第2次玻-硅键合后再通过湿法去除牺牲层,以得到可自由活动的转子.基于提出的体硅工艺路线,成功加工出了微陀螺敏感结构,并完成了转子5自由度悬浮和加转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下转子转速可达73.3 r/min. 相似文献
11.
小波包——自回归谱分析及在振动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概叙了小波、小波包理论,由此提出一种称之为小波包--自回归谱分析的新方法,它将小波包和自加归模型结合起来,该方法在机械诊断中,实现不同频道范围内,不同零部件故障信息分离和提取,并以挖掘机提升系统龄轮箱的振动信号为例,说明该方法是提取弱故障信息并进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变电站的设备组成及联接特点,利用Petri网(PN)的图形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和故障树的变电站故障诊断模型和诊断方法.利用PN建立了可能性故障区域诊断模型,利用PN和故障树建立故障元件诊断模型.详细给出了变电站可能的故障区域诊断方法和变电站故障元件诊断方法.在故障元件的诊断中,建立了针对可能故障区域的面向设备的子Petri网模型,降低了诊断的复杂性.仿真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实现变电站故障诊断系统,且有高的准确性和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故障诊断Agent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应用对象多处于动态多变环境。现有的诊断软件尚不能适应这样的复杂环境。智能 agent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 ,实用型的智能 agent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根据故障诊断系统的实际要求 ,提出并初步实现了基于 agent的故障诊断系统。这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较好地解决了诊断软件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的诊断 agent系统能很方便地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 ,从而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诊断资源 ,便于构造大型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6.
17.
胡亮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4,31(3):45-49
为了提高飞机故障诊断水平,运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建立了飞机系统的实体模型,并与描述飞机故障信息的因果模型一起构成系统模型知识库.以模型知识库为基础,利用G2智能系统平台的知识表达和推理能力,以咨询式和人机交互式来模拟专家对飞机故障的诊断过程. 相似文献
18.
GU Bing-fang WU Ju-fang LIU Bin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Nanjing P. R. China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2001,6(2)
1 IntroductionIncreasing attention is being paid to fault diagno:is of machines'in modern Produchon. PQoPlehope that through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some parameters of machines, faults can bediagnosed correchy in time and immediate 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Prevent equipment frOmbeing damaged and accidents from sPreading, so as to edce econondc loss. Available faultdiagnosis includes vibration analysis, gray theOry diagnosis, neural network diagnosis, expertsystems and so onIZ3]. Referen… 相似文献
19.
拟Hitting集及其在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型的诊断推理又称为基于深知识的诊断推理,它利用了系统结构和行为等方面的深层知识,克服了传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过分依赖于专家经验的固有缺陷,从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通常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与领域相关的冲突识别,第二步是与领域无关的候选产生。本文研究了基于模型故障诊断中的候选产生方法,提出了拟hitting集的概念,给出一种由拟 hitting 集求解最小hitting 集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正确性给予了证明。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拟hitting 集的候选产生的递推算法。由于在求解过程中仅仅涉及到两个集合之间的运算操作,因而该算法简单实用,极大地减少了诊断的计算量,且程序容易实现。特别是对于复杂的被诊断对象系统,该算法可以明显地提高诊断效率,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