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机械强度》2017,(4):810-815
变螺旋铣刀可降低加工过程表面位置误差,进而提高加工精度。考虑变螺旋铣刀的变端齿距和变螺旋角几何特性及刀齿的切削过程分段特性,构建了变螺旋铣刀每齿进给量时变模型和切削力预测解析模型。开展了铣削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基于理论模型,进行了变螺旋铣刀切削力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常规铣刀实验所得的切削力系数,可用于变螺旋铣刀切削过程切削力预测;铣刀变螺旋角特性可显著影响切削力,刀齿螺旋角度越大,其切削力峰值越小,而每齿的切削力相位宽度随着螺旋角的增大而增大;铣刀变螺旋角特性对切削力的影响在大轴向切削深度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现代零部件》2011,(10):16-16
伊斯卡拓展了TORMILL铣刀系列,推出90°主偏角E90CN立铣刀、夹持CNHT0703系列刀片。E90CN立铣刀主要应用于方肩铣,所获侧壁表面粗糙度值高。另外,此铣刀可适用于坡铣;应用于型腔铣时,无需额外带中心切削刀刀具,进行预开型腔加工。  相似文献   

3.
开发了五轴控制、四轴联动的等倾角螺旋槽数控铣削加工技术 ,通过对典型工件的切削试验 ,确定了加工等倾角螺旋槽时片铣刀的铣削方式、铣削方向、起刀点设定和对刀方法等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玉来齿硬质合金螺旋立铣刀,是将硬质合金应用到螺旋立铣刀的一次新的努力。这种铣刀的刀片制造也较为方便,在铣刀制造中,也不会遇到由于刀片与刀体贴合不好,而造成的钎焊和刃磨困难。玉米齿硬质合金刀片,可用普通的自动压型工艺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这种铣刀的每条螺旋刀齿为分段错齿排列,因而切削轻快、平稳,排屑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角度铣刀结构设计及切削寿命等问题,对角度铣刀切削过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依据刀具设计原则对角度铣刀进行了结构设计,以斜角切削理论为基础,基于LS-DYNA建立了角度铣刀三维切削模型,研究了不同切削要素以及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进而研究了不同角度铣刀的结构的切削力学性能,为角度铣刀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双角角度铣刀比单角度铣刀表现出更好的切削力学性能,但其刀齿强度较弱,高速铣削时容易引起崩刃;R型刀齿的角度铣刀比尖型刀齿的角度铣刀表现出更好的切削力学性能,可将刀齿形状加工为R型。  相似文献   

6.
雁心 《工具技术》1995,29(9):5-5
高生产率车刀广泛使用的切断刀、切槽刀和螺纹车刀,特别是切窄而深的环形槽或螺旋槽用的车刀都不具备很高的强度,在使用中容易破损。切削过程中切断刀的工作部分1(图a)在切削力P。作用下变形,相对于桂边A转动并占据位置2。此时主切削刃K沿圆弧Q移动。显然,当...  相似文献   

7.
在对螺旋棒铣刀铣削力建模中考虑了切削厚度变化对铣削力影响的指数关系、铣刀偏心对实际切削厚度、切入与切出角、铣削力波动的影响,并提出采用实测各刀齿铣削最大值比求解铣刀偏心和识别铣削力系数的方法。在考虑铣刀偏心因素的情况下仿真与实测的铣削力达到非常好的一致性。提出的铣削力仿真方法充分反映了铣削力的实际状态,提高了铣削力仿真精度。  相似文献   

8.
用梳状螺纹铣刀加工螺纹,生产率较高。为使铣削螺纹时切削比较平稳,可采用螺旋槽梳状铣刀。一、螺旋槽梳状铣刀的设计螺旋槽梳状铣刀的齿背加工是在铲齿车床上进行的(见图1)。铲背时,若第一个刀齿在A点开始铲削,因铣刀槽是螺旋的,则在铲刀移动一个螺距P铲制第二个齿时,应在A′点铲削,这样在轴向截面  相似文献   

9.
<正> 前言等螺旋角指形铣刀(简称指形铣刀)克服了直刃指形铣刀存在的问题,具有切削平稳,切削性能和耐用度高的优点,但仍不能满足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这种指形铣刀抑制颤振的能力还较低,当机床的刚度差,走刀量较大时,机床就会较明显地振动。为此而研制成波形刃等螺旋角锥柄立铣刀,在铣刀刃背上按一定规律加工出正弦波形刃,使之成为具有间断切削刃的切削刀具。该刀外廓形状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难加工材料型腔圆角数控铣削的切削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难加工材料型腔的数控铣削过程中,圆角区域的加工阶段,径向切削深度和真实进给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切削力,造成扎刀、撞刀、振动等很多的问题, 影响工件的加工准确度和刀具的寿命,甚至使得加工无法顺利进行.文中建立端铣刀和圆角轮廓几何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普遍适用于矩形与梯形型腔圆角的切削力预测方法.最后,对型腔圆角切削力的变化规律预测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李海斌  何宁  李亮 《工具技术》2010,44(12):10-13
在特定铣削条件下,建立了多齿不等距铣刀的切削力模型,并通过正交试验验证所建的切削力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的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系数的影响,综合确定了在小切削宽度铣削过程中合理选用切削参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TC11钛合金插铣加工的切削参数,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法进行了插铣实验,建立了插铣过程中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经验公式,分析了插铣参数对切削力及切削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此规律以及刀具许用挠度,提出了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的选择方法。结果表明:铣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最大,而铣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插铣参数选取原则是在刀具材料允许下取较大铣削速度,适中的每齿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挠度选择合适的铣削深度。最后在根据此原则选择的插铣切削参数条件下,材料切除率达到了25.1 cm3/min。  相似文献   

13.
许春停  张冲 《电子机械工程》2009,25(1):58-60,64
基于数控机床动力学测试分析和仿真系统,求得加工时的切削稳定域,确定加工参数的范围。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求得的切削力和功率的分析,得到转速高的铣削力相对较小,刀具螺旋角对铣削力的影响较小,切宽与铣削力不呈线性关系,切深与铣削力呈线性关系。文中对高速加工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控铣削过程中,切削变形引起的瞬时切削厚度是影响铣削加工切削力建模的重要参数之一,针对环形铣刀的切削特点,在考虑刀具跳动的情况下,对真实刀刃轨迹运动进行分析。将微细铣削的加工过程用宏观铣削来表示,从而建立了基于宏观铣削过程中刀具跳动下精密加工的瞬时切削厚度。通过仿真模拟和切削力试验来预测切削力,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该模型可以更好的预测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  相似文献   

15.
臧小俊  徐锋  张柳 《电子机械工程》2011,27(3):47-49,52
切削力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刀具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而切削力的大小又是和切削参数息息相关的,因此,研究铣削加工中切削参数各因素(切宽、切深和每齿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切削实验,对铣削加工过程中,影响切削力的切削参数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其中的普遍性规律,为铣削加工中切削参数的选...  相似文献   

16.
根据插铣核电材料A508-3钢各向最大切削力的正交实验数据,建立插铣过程的切削参数(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径向切削宽度)各向最大切削力预测模型。把切削力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残差平方和为适合度函数,采用谢菲尔大学研究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实现各向最大切削力预测模型的各项参数。结果表明切削力预测模型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本文目的是在特定插铣切削参数条件下预测切削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铣削加工切削用量与加工条件之间的关系,对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切削用量的优化选择进行了探讨,为合理选择铣削加工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T/ R 组件封装用铝硅合金材料普通铣削加工过程中效率较低、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文中采用三刃硬质合金端面铣刀对某T/ R 组件封装用铝硅合金CE11 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探索了其在高速铣削过程中,切削量、主轴转速、背吃刀量等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分析了常用切削参数下切削力及切削温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通过试验得到了CE11 较为合理的高速铣削参数,对提高切削效率及加工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切削数据库通常不包含零件加工过程的全部信息,不提供切削参数的可行区间。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切削稳定性模型的切削数据库系统,开发了一套基于B/S架构的切削数据库系统,得到了无颤振的切削参数可行区间,并通过铣削试验验证了系统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In light-cut milling operations, specific correla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empirically between the maximum cutting force on a cutter and its associated cutting parameters, and a series of ball-end milling tests for P20 tool steel has been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nature of these correla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ximum cutting force on a cutter can be expressed as a logarithmic function of the associated cutting paramet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and testing of a simplified cutting force model for planar milling based on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