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述了徽州人居环境的空间特征表现,分析了徽州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研究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意义,以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以徽州地区村落人居环境规划中历史人文传承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对徽州地区村落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和公共空间两大元素分别展开了相应的论述,通过徽派建筑所特有的马头墙、天井、门楼、牌坊等特征元素对历史人文在徽州村落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徽州历史人文在广场空间和街巷空间两大类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徽州古民居(村落)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 《华中建筑》1999,17(3):1-3
文章借鉴当代可持续发展观,阐述了徽州传统古民居(村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水口园林等方面蕴涵着可持续的技术与生态发展观,分析了其演变的经济文化背景,并指出“更新,保护,改造”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徽州水口园林的营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徽州人民为追求理想人居环境,对山水环境利用与改造的智慧。以徽州较有代表性的20个古村落水口园林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分析等方法,在梳理水口园林基址与山水环境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山峡紧嵌”“山环盆地“平原望山”“临江背山型”4种山水基底类型,提炼出徽州水口园林“真山真水”“真山+人工水系”“真水+人工山林”3种山水人居环境营建模式,以期为保护和恢复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建设宜居乡村环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5,(7)
徽州古村落与自然生态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得益彰,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从人居环境空间构造角度来看,微州古村落是中国古建筑乃至世界古建筑史上的珍宝,其将自然与建筑二者结合的物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转化为审美意象,突出了建筑文化的特有魅力,当代空间环境设计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针对徽州古村落环境设计的审美意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地下空间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分析,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角度,分析了人居环境建设所面临的城市用地、城市交通、资源和能源、城市生态等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地下空间利用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环境意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怡  郑先友 《安徽建筑》2003,10(2):11-13
文章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析了徽州古村落环境空间的整体性、复合性、意象的两极性和环境的归属性,揭示了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组织特点及其给予人们的多层次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目前对建筑空间尺度的几种认识,提出了一种广义建筑学的人居环境空间的尺度概念,对建筑与环境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建筑学观念的第五阶段,生态效率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本文从环境角度阐述其定义、原理、构成内容和应用手段,结合空间形态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生活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从总体布局,环境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质量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聚焦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问题,创立体系化 人居风貌理论、制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寻找综合协同实现路 径。依据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人民文化心 态和国土景观形态的三元;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构建起国土人 居环境风貌“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 学体系;进而构建起以“风貌三态”为核心的国土空间人居环 境风貌三轴六向一体化理论与应用体系。从而将风貌优化问题 转化为“风貌三元”的“三元耦合”及风貌客观构成与风貌主 观感受的“二元互动”,最终力求实现风貌的主观愿望与客观 实际相辅相成、协同融合,即风貌的“主客合一”。以人居环 境地方性风貌优化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性”“适宜性”和 “优美性”作为“风貌三态”的评价标准,通过文献梳理、案 例分析、实地调研,选取了18种典型的地方性国土空间人居环 境风貌,并将其划分为9组类型进行比较,构建了由“3准则、 9维度、27项指标”组成的风貌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以此对 标,分析提出了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面临的基本问题,为国 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及管控提出了优化策略与风貌自然人 文生态保护、风貌人民感受心态引导和风貌优美形态营造的三 大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徽州聚落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聚落之一,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有深厚的底蕴和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借鉴国内外城市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及相关成果,对徽州传统聚落空间演化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当今城市规划研究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居地理学的综合主要体现在人居布局(包括外部布局与室内布局)与传统风水学说的综合、与人居空间(建筑空间、文化空间和环境空间)的综合,以及与人居行为(心理、感知和行为)的综合.人居地理学的提出将能够为我国的住区建设、房地产开发、住宅设计等提供科学、有力的决策支持,将为我国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带来新的视角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徽州古村落生态旅游资源内涵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和新兴的乡村旅游市场中的一朵奇葩,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但不断攀升的客流也给传统的古村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全面深入分析了徽州古村落的自然和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指出发展生态旅游是保持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晋  张静 《中国园林》2022,38(2):83-88
聚落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乡村聚落的分布及命名承载了极其重要且生动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区域人地关系变迁及传统人居环境特点的重要依据.以京西门头沟传统山地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解析与空间分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门头沟传统山地聚落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水文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王挚平  高小舟 《规划师》2005,21(8):81-83
惠州市水北村集中安置拆迁采取了将拆迁村民就近安置和按拆迁面积为拆迁户建公寓楼等策略,得到了拆迁户的支持。但其过于关注物质层面的改造,而对于原村中的外来人口安置、原村民城市化等问题关注不够,给城市的长远发展留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7.
Village groups ar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Huizhou Region, a historical region in eastern China where shared inter-village spac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linking villag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patial layou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village space in the Hongguan village group in Wuyu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results of field research,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prove that the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is maintained among inter-village space, landmarks, villagers, and villages within the village group. Through a summarized analysis of nine research slices, this study complements previous Huizhou Village studies. I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reveals the hidden rules, potential order, and social meaning of inter-village spaces.  相似文献   

18.
徽派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特点,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本文从徽派古民居建筑文化审美文化内涵着手,分析了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徽派建筑特点,充分表现出徽派建筑文化的丰富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  马春波 《华中建筑》2004,22(3):69-71
自改革开放以来,现在社会实体的分化在城市社会地理格局中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居住空间的分异予以表征。通过对空间分异的研究表明,武汉市7大群体聚居的居住空间的分异格局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