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从原料选用、组织设计到上机实践以及后整理等方面介绍一款吸湿速干面料的开发过程,对面料进行吸湿速干性能判定,测试了浸湿时间、吸水速率、渗透面最大湿润半径以及渗透面液态水扩散速率等指标,得出面料的吸湿速干各指标符合国标要求,测试结果显示该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津 《中国纤检》2022,(8):109-111
选取本实验室日常检测的标有吸湿速干的运动服面料,参照吸湿速干性评定标准GB/T 21665.1—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结合织物的组织结构、纤维性能来分析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结果表明:吸湿速干运动服多为合成纤维织物,针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综合表现优于机织面料,网眼布、提花织物优于平纹布,低纱支织物优于高纱支织物,异形纤维或表面有沟槽的纤维可以改善织物吸湿速干性能,采用改性涤纶纤维有助于改善面料吸湿性能。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纤维成分的面料通过GB/T 21655.2—2009进行吸湿速干性能测试分析,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对织物的浸润时间、吸水速率、最大浸湿半径、液态水扩散速度、单向传递指数等指标分析,得出纤维成分对吸湿速干性能的影响,其中面料中氨纶含量在11%~18%时,吸湿速干性能较好,而100%聚酯纤维面料吸湿速干性能较差,本文结果为吸湿速干纺织品的选择和评价以及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吸湿速干服装将人体表面的汗液吸收,通过渗透传递到服装表面被快速蒸发,使皮肤保持清爽干燥的状态,能够提升舒适性,因此,很多运动服装标称具有吸湿速干功能。通过对市场在售标称具有吸湿速干功能的服装进行吸湿速干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产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不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多数商品的吸湿性符合标准要求,而速干性却难以达到标准要求。洗涤对吸湿速干性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原料选择、纱线设计及生产技术措施几方面介绍了所设计的新型吸湿速干织物——聚酯/棉/珍珠纤维混纺方格织物,并测试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织物符合织物吸湿速干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纯棉织物导湿速干性差、吸湿后衣服与皮肤严重的黏着性等问题,以Coolmax纱线和防紫外竹/棉混纺纱线为原料,设计开发4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防紫外吸湿速干织物,测试4种不同组织结构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吸湿速干性能和防紫外性能.结果 表明:这4种组织织物均具有较好的防紫外吸湿速干性能.其中,缎纹组织为综合性能最佳的织物...  相似文献   

7.
彭志忠 《针织工业》2017,(11):60-62
针对锦氨针织物吸湿性差的问题,采用吸湿快干整理剂Hydroperm NPU liq对锦氨针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整理。探讨了整理条件对吸湿速干性能、抗静电性能、耐洗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整理后织物的芯吸高度、导湿性能、水分蒸发率及色牢度。结果表明,吸湿快干整理剂Hydroperm NPU liq整理后赋予锦氨针织物较好的吸湿快干性能及抗静电性,并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对织物色牢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指标,概述了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与评价的现状,介绍了标准中确定的考核项目及其考核指标,并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及考核指标可靠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纬纱中不同的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含量和组织变化对织物吸湿速干及易去污功能的影响,本文以真丝为经纱,赛丽丝?纱和黏胶纱为纬纱,分别试织了投纬比例与织物组织不同的A、B系列的试样。对14种试样进行吸湿速干和易去污功能测试,结果显示:除吸水率与透湿率外,A系列试样的吸湿速干性能随着纬纱中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的含量增大而逐渐提升。B系列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整体随着组织浮长线变长而变优。纬纱中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含量愈大,织物的易去污性能愈好。组织表面较平的织物易去污性能更佳。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知,A系列中投纬比例为4︰1时,试样的吸湿速干与易去污综合性能最优。B系列中组织为八枚缎纹的试样,其吸湿速干与易去污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混纺比芳砜纶/粘胶混纺织物进行阻燃和吸湿速干复合整理试探试验,确定了阻燃剂和吸湿速干整理剂的浓度范围以及复合整理过程的顺序.根据试探试验结果,对织物进行阻燃和吸湿速干后整理,测试原样和经过整理后织物的阻燃、吸湿、透湿和透气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的整理方案和混纺比例.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环保吸湿速干面料,设计新型三维导湿结构织造变化纬编间隔双面针织物,并结合单面和双面组织,采用天丝和再生涤纶制备9种针织面料。在变化纬编间隔组织下,将天丝/再生涤纶织物同天丝/中空涤纶织物和天丝/杜邦TMSorona®织物进行对比。通过动态水分传递法与单项组合试验法对各织物进行测试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织物吸湿速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2种测试方法得到的面料吸湿速干性能优劣排序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发现采用18 tex天丝/33.3 tex(96 f)再生涤纶长丝织造的三维导湿结构变化纬编间隔双面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最好;单层织物中,采用纬平针组织织造的天丝/再生涤纶长丝混合针织物吸湿速干性能较好,有潜力应用于绿色环保型运动服装领域。  相似文献   

12.
以云母/竹浆纤维的混纺纱作为原料,以织物热舒适性和纤维导湿理论为依据,设计并开发了平纹、花式透孔、斜纹和麦粒4种组织结构的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同时对这4种组织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和吸湿快干凉爽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开发的4种织物均具有吸湿快干的凉爽性能,其中麦粒组织为吸湿快干凉爽性能最佳的织物。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再生涤纶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20、25和30g/L的NaOH溶液和0.5 g/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溶液,通过碱减量工艺对再生涤纶织物进行处理。对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后的减量率以及表征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前后吸湿速干性的各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20g/L的NaOH溶液进行碱减量工艺处理时织物减量率在15%以下,织物物理性能变化小;经过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织物滴水扩散时间明显降低;吸水率与织物经纬向芯吸高度大幅度增加;织物蒸发速率和单位时间内透湿量均明显增加;经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再生涤纶织物吸湿速干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且满足吸湿速干性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开发导水型再生涤纶织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吸湿快干机织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及总结,着重从差别化纤维法、结构设计、后整理及纳米技术4个方面总结论述了各方法的影响因素和优缺点。通过某一种方式来实现机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已不能满足制备吸湿快干机织物的要求,将几种方法相结合可获得更优良的吸湿快干性能,最后展望了吸湿快干机织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大麻与棉及其混纺纱线吸放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纱线的吸湿透湿性能是影响纺织品舒适性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因素。测试大麻、棉、棉/大麻和棉/大麻/莫代尔这4种纱线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放湿性能。结果表明:大麻纱线的毛效数值最高,可达11.0cm,说明大麻纱线具有很好的吸湿性能;同一温湿度条件下,当纱线吸湿达到平衡时,大麻、棉和棉/大麻混纺纱线的回潮率接近,棉/大麻/莫代尔混纺纱线的回潮率明显比前3种纱线高;棉/大麻/莫代尔混纺纱线的吸湿放湿速率最大,吸湿放湿速率减小的最快;大麻纱线的吸湿放湿速率比棉、棉/大麻混纺纱线快。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不重视前处理工艺,就会导致织物表面杂质残留较多,整理后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提升不明显、测试指标不合格。对此,文章采用一般整理法、低温预处理工艺整理法和碱减量预处理工艺整理法来整理面料,对比这3种整理方法,结果发现低温预处理工艺整理法比一般后整理法和碱减量预处理工艺整理法更能提升面料的吸湿性和速干性,整理后面料的各项测试指标均符合要求,且该整理方法对面料的颜色和耐摩擦色牢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金美菊  邝湘宁 《印染》2013,39(16):41-43
分析了影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改善途径,比较了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等吸湿性能评价指标,以及水分蒸发速率、透湿量等速干性能评价指标的国内外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麻织物染色性能差的问题,利用不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对大麻织物进行处理,观察并测定碱处理后大麻织物的吸湿率、吸水率、染色及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后大麻纤维的吸湿率、吸水率、上染率都有明显增加,且大麻织物对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和K/S值都有提高,有利于大麻织物染色性能的改善;但由于高浓度碱处理会引起织物抗弯刚度的增加,导致大麻织物手感变差,所以在对大麻织物进行碱处理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Extruded rice/hemp mixtures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defatted and whole hemp powders with rice flour at varying hemp levels (0%, 20%, 30% and 40%). The influence of hemp powder type and level on physicochemic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was studied. The bulk densities of the extruded rice/hemp sampl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levels of added hemp powder. The extrudates blended with hemp powder had a lower water absorption index than the control (extruded rice without hemp). The extruded rice/whole hemp had more total phenolics and flavonoids and had a better scavenging effect on DPPH radicals than extruded rice/defatted hemp. The highest potential to inhibit β-carotene oxidation was found in extruded rice/40% whole hemp. Increasing amounts of hemp powder resulted in lower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of energy bars. The energy bar made with extruded rice/20% whole hemp was preferred for colour, taste and overall accep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