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解决现有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分析现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可行性,结合虚拟实验室功能需求,提出实验室的网络结构和系统结构,运用现有技术实现构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大中专院校开设的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单片机硬件仿真器容易损坏及不易维护的问题,提出开发单片机系统仿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的构想。它将完全取代单片机硬件仿真器和单片机汇编语言仿真软件,取而代之的是以PC机为平台,基于VB的可视化界面、事件驱动原理,在VB的环境下,实现对单片机系统软件的模拟和硬件电路的仿真。  相似文献   

3.
基于VP的虚拟实验室原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根据虚拟实验室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讨论了基于VP的虚拟实验室的基本结构框架,并以电气信息类实验室为例,重点研究了如何建立虚拟元件库、虚拟实验平台。文章的最后给出了一个虚拟实验室基本原型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解决现有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分析现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可行性,结合虚拟实验室功能需求,提出实验室的网络结构和系统结构,运用现有技术实现构建.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大中专院校开设的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单片机硬件仿真器容易损坏及不易维护的问题,提出开发单片机系统仿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的构想。它将完全取代单片机硬件仿真器和单片机汇编语言仿真软件,取而代之的是以PC机为平台,基于VB的可视化界面、事件驱动原理,在VB的环境下,实现对单片机系统软件的模拟和硬件电路的仿真。  相似文献   

6.
网络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结合实际项目开发、给出了开放性计算机硬件虚拟实验室的软件结构、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该虚拟实验室采用面向对象的虚拟器件建模方法和高效的系统仿真算法、具有良好的交互性、通用性、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虚拟测控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仿真实验替代真实实验,以虚拟仪器替代传统仪器,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检测系统,软、硬件结合建立起一个虚拟测控实验室,可大大提高系统灵活性,减少投资。  相似文献   

8.
构建单片机虚拟实验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锦 《福建电脑》2009,25(6):139-139
传统的单片机硬件电路测试和系统调试成本较高,不利于单片机的学习、应用和推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软件仿真法构建单片机虚拟实验室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片机学习、科研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实物实现”难于进行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顺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造新工科背景下测绘专业实践课程,基于数字化教育转型,对传统工科教育进行虚拟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在测绘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对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对未来与互联网的结合做出了展望,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参考,推进区域教育向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远程实验教学的需要,降低教学成本,需要研究分布式虚拟实验室技术.该文在分析现代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分布式虚拟实验室系统结构,实现了基于介于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的网络通信中间件的数据通信技术、3DS文件读取技术,探讨了分布式虚拟实验室系统的互操作性、可伸缩性及时空一致性技术.最后描述了分布式虚拟实验室的系统中虚拟实验的实现流程.在该文中设计实现的通信技术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更能满足分布式虚拟实验室的数据交换的高流量和高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在做研究时,通常会借助电脑来完成成千上百次的实验。实验时需求各种各样的实验场景,而完成这些场景的组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实验的规模过于庞大而导致电脑的硬件条件不能够满足要求。根据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创建计算机虚拟实验室的方法——采取远程提供足够大的内存来满足用户实验所——利用Hyper-v技术建造虚拟机。经过研究得出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实验室可以解决硬件问题,加快实验环境的传送速度。  相似文献   

12.
虚拟计算:对计算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清 《计算机科学》2000,27(3):7-11
1 引言目前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实践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新的理论不断涌现,新的应用层出不穷。计算机应用从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到互联网应用,又从互联网发展到内部网、虚拟网络、虚拟企业应用;数据库系统技术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发展到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如何更好地理解当前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将来的发展方向,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和应用领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学科分支,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等。另外,为了解决一些特殊领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与这些领域相关的理论。例如,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理  相似文献   

13.
控制系统网络虚拟实验室方案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Java Applet及Matlab/Simulink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在浏览器上运行Java Applet客户程序构成虚拟实验室的操作界面。利用WEB服务器、专用服务器(VLab Server)及Matlab/Simulink构成强大的信息服务和实验对象仿真平台。该文提供了一个实现该方法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4.
虚拟实验室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虚拟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教学应用研究,已逐步推广到电子技术应用、仪表测量、计算机控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化工操作等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DNA计算的通用性及单链、双链、粘性末端、发夹、质粒、k-臂DNA分子等各种数据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基于DNA分子结构特性和基于DNA计算机研制过程两个方面的DNA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对比。针对各种不同的DNA数据及特性,提出了混合DNA计算模型的研究思路,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混合DNA计算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资源的缺乏是长期困扰教学质量提高的难题,如何解决当前装备保障实践教学的矛盾,本文在基础虚拟实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分析了虚拟实验室的基本特征和创建网上虚拟实验室的关键技术,重点总结了电工电子网上虚拟实验室的创建方法。  相似文献   

17.
DNA计算中核酸序列设计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计算是将现实问题进行编码,映射到DNA分子上,然后通过分子生物实验产生出代表问题解的DNA分子,最后通过检测技术提取出该DNA分子.高质量的DNA编码可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使检测阶段易于提取出代表问题解的DNA分子.文中对基于汉明距离和基于自由能的DNA核酸编码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两类方法的约束条件对DNA编码质量的影响,比较了两类方法排除非特异性杂交的完备性和计算量,进一步分析了两类方法编码DNA序列的效率.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到,两类DNA计算编码方法都能有效地限制DNA分子间的非特异性杂交,其中基于汉明距离的DNA编码方法的计算量比较小,但是它仅能近似地估计DNA分子间杂交的热力学稳定性,不能完全替代最小自由能的编码方法.在满足DNA计算试验精度要求的条件下,采用基于汉明距离的DNA编码设计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的挑选出特异性杂交和非特异性杂交的DNA序列,还能有效地减少计算量,从而提高DNA序列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DNA computing is a new method based on biochemical reactions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dvantages of DNA computing, and then surveys DNA computing and DNA computer, finally, points out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search directions of DNA computing and DNA computer.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于生化反应机理的DNA计算模型受到科学领域内许多不同学科领域学者们的关注。DNA计算已经形成国际科学前沿领域内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该文主要讨论了DNA计算的原理,综述了DNA计算的特点、DNA计算模型,并指出了DNA计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DNA计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网管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网络管理系统集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种改进的RFB协议,可在原有网管系统的基础上提供开放用户界面,使用网管程序窗口的尺寸和位置等信息在VNC中传递,并对VNC的图形帧缓冲器中数据进行剪裁,将各种异构的网管系统快速集成起来,实现网络系统的集成化管理。该方法已在电信网管系统集成中得到应用。实践表明,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网络管理系统集成的方法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