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立山 《山西建筑》2003,29(8):14-15
介绍了现代居住要求的住宅空间设计 ,阐述了住宅改造的有效方法 ,指出对不适应现代居住要求的住宅空间进行再创造 ,以达到居住方便、舒适、和谐及安全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2.
集约型住宅的提出,适应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议程内容。符合我国提出:减少资源消耗,渊整住房消费,提高居住品质,创造和谐人居,促进住宅建没稳步健康发展。集约型住宅设计要点,1.居住需求调研,集约型住宅设计要充分反映居民居住行为规律,符合生活方便、合理、舒适、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  相似文献   

3.
适用性是居住生活质量水准的重要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照不同的社会居住对象,分级住宅适用性能指标体系是衡量居住质量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住宅科技》1999年第7期)中适用性的内容,论述了居住各功能空间分区及厨卫整合设计的原则,并指出在现代住宅中,设备和设施物理环境、住宅的可改性及无障碍等住宅性能评定中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住宅建设如何适应西部大开发形势的要求,分析了重庆居住环境和住宅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整体优先、协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论述了住宅发展趋势的居住环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住宅生活的舒适性、居住空间的适应性、居住行为的安全性、居住形态的地方性等方面对住宅进行了分析 ,以期使住宅建筑设计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农村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不同层次、不同产业的人们对居住的功能要求和住宅建筑标准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反映了我国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人们对居住条件的改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住宅向现代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特别是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养植专业户、建筑承包户、经商办厂的企业家,以及回乡投资定居的侨胞,把提高自己的居住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当成头等大事。传统的农村居住形式已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在原来分散的村落兴建住宅,原地的交通、水电等…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居住水平的高低。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已出现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他们对居住的要求不再只是“有其屋”,而对居住的功能、居住空间和环境提出了多样性(即独特性),适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九十年代初曾兴起过一阵“别墅热”,但因其价格过高,占地太多,不符合中国国情而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发展跃层式住宅,研究跃层住宅的新模式对富裕地区的住宅多样化建设有着切实的意义。跃层式住宅属于多户集合住宅的一种变异形式,类似于国外的城市连排住宅。其单户面积指标较高,一般在110…  相似文献   

8.
舒适·安全·经济──新世纪住宅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住宅由福利分配型向商品型转化,社会对住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较全面分析论述了新世纪住宅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文章从以下几方面论述:1.居住生活的舒适性;2.居住空间的适应性;3.居住建设的经济性;4.居住行为的安全性;5、居住环境的整体性;6.居住技术的科学性;7.居住形态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规划中老年住宅选址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居住区规划中老年住宅选址的现状以及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居住意向,并对居住区规划中老年住宅选址的一般要求以及两种不同居住模式下老年住宅选址的各自不同要求,结合实际案例,从自然环境、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社会交往以及安全要求等几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艳金 《广东建材》2010,26(4):142-144
随着人们对居住空间要求的提高,追求个性化的居住空间,跃层住宅以其独特的空间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空间的要求。本文阐述了跃层住宅的形成原因、分类、特点,并分析了跃层住宅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等各个住宅的功能分区阐述了人体尺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创造出更加合理、舒适的室内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s, it is more challenging and difficult to deal with space latent cooling load than space sensible load, using a room air conditioner (RAC), partly due to hot and humid climates. This paper reports a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 cooling load and indoor humidity control for residences in the subtropics, using a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program. Both th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the typical arrangements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locks in subtropical Hong Kong were used in the simulation stud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n both the space cooling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ourly application sensible heat ratio (SHR) in the living/dining room and the master bedroom in a selected west-facing apartmen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f RACs in the summer design day are presented. The problem of indoor humidity control due to the mismatching between an application SHR and an equipment SHR in the two rooms both in the summer design day and during part load operations and the influences of indoor furnishings acting as moisture capacitors on indoor RH leve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测试对比了不同制冷量的定速房间空调器用于住宅卧室中时的室内温湿环境状况和空调器的耗电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空调器容量过大时,空调器的除湿能力下降,室内相对湿度偏高,空调器耗电量大,实验日条件下,使用1.5 HP空调器时的室内相对湿度比使用1 HP空调器的室内相对湿度高5%,而1 HP空调器耗电量比1.5 HP空调器减少12.7%。  相似文献   

14.
在闽南沿海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物气候奈件下,以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和达到良好的建筑节能标准为目标,选择闽南沿海地区居住区典型现代住宅,并针对夏季典型气候天气情况,实测其居室内部热环境,分析闽南沿海地区现代住宅内部空间热环境的变化状况,及遮阳构造设计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方面;基于气候分析、传统地域建筑遮阳设计和室内热环境实测数据的前期研究.关注从建筑布局、造型和构造细部等设计方法的角度.提出适宜性的闽南居住区现代住宅建筑具体遮阳设计方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以当今的市场环境为背景,从起居室、卧室、厨房三方面入手,介绍了住宅的基本户型设计,分析了住宅的大环境及社区环境设计方式,为设计出与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相适应的住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老年人生理上逐渐衰退,家庭生活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加重要,卧室是居室空间中比较私密的空间,能够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老年人生活方式的特点,使卧室成为其居住空间的核心,所以老年人的卧室应营造温暖、舒适的气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室内设计的专业知识,运用室内设计的人体工程学原理分析老年人在居住空间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设计出充满人性化的老年人卧室.  相似文献   

17.
靳元峥 《山西建筑》2010,36(27):16-17
从地下空间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介绍了居住小区地下空间利用的基本模式,重点阐述了居住小区地下空间利用的设计要点,从而为解决地下空间人、车导流和紧急疏散导向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典型住宅建筑火灾进行数值模拟和全尺寸实验,研究客厅起火时火灾发展趋势和不同门窗开启状况下卧室内的温度、能见度、CO体积分数,分析其对人员逃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的蔓延和聚集是危害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客厅起火时,扑救火灾的最佳时间为起火后680 s内。关闭卧室门、开启卧室窗最多可以增加497 s的应急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9.
孙莹  徐瑞  陶伊奇 《新建筑》2013,(5):132-135
为满足当代中青年的租房需求,公共租赁房居住品质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研方法。深入剖析当代中青年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据此从设计角度提出改善公租房建设品质的如下措施:首先,发展多样化的公租房套型,以满足多样化的租住需求;其次。采取餐起合一、书卧合一、卫浴分离和阳台综合利用、空间灵活布局等方式优化套内空间组织;最后,通过套型组合保证各个户型的南北通透。改良后的公租房设计空间紧凑、南北通透、经济适用,基本满足了中青年人群的居住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许婷 《华中建筑》2012,(8):59-62
城市居住区除了要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外,还要充分考虑住区的主体——人的需要。设计应从人的心理体验出发,创造更为舒适的空间品质,营造出新时代的理想家园。该文以天津市“格调春天”居住区项目为例,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以人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对住区环境设计作出了一定的分析评价,并以此为据,来探讨什么样的住区环境才是真正适合我们需要的环境;指出应用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建设美观宜居环境的重要性及手法。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关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体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被使用者的价值,才是我们做设计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