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种IPv6下的MPLS应用,IPv4到IPv6过渡中的MPLS应用(6PE)和BGP/MPLS VPN的IPv6扩展(6VPE).文中分别从控制层面和转发层面的实现机制上,对两种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IPv6规模应用进入加速期,广电网络IPv6部署也在稳步推进,应用于机顶盒的TVOS3.0以上系统已经实现对IPv6的支持。向支持IPv6的机顶盒分配IPv6地址是实现广电网络核心业务IPv6演进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构建有状态DHCPv6系统,向支持IPv6的机顶盒分配IPv6地址及其他参数,可实现机顶盒接入IPv6网络,完成机顶盒终端向IPv6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Moonv6由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美国国防部、北美IPv6工作组以及Internet2大学联盟联合发起,致力于推动业已落后于欧洲和亚洲的美国的IPv6部署进程。由新罕布什尔和加利福尼亚的近80台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组成.是美国最大的纯IPv6网络。2003年10月.Moonv6进行了第一阶段测试,包括FTP、Telnet以及视频会议应用。2004年3月底,Moonv6完成了为期13天的第二阶段测试,20多个软、硬件产品厂商参加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从2002年至今,全球IPv6高峰论坛已连续三年在中国北京举办。对三届高峰会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和对比,对IPv6应用和商业运营模式的讨论成为本届高峰会的新特征,而移动IPv6始终是热点之一,并由此勾勒出中国IPv6发展的脉络,认为中国IPv6的发展正一步步趋于务实并走向纵深。最后,结合近几年国内外IPv6的发展动向,对中国IPv6的未来发展轨迹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CERNET IPv6小组自1998年上半年开始了CERNETv6试验床的建设及IPv6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建成了覆盖全国8大地区的基于IPv4隧道连接的CERNETv6主干网。CERNETv6从6bone申请到了/24的试验地址,并从APNIC申请到了/35的正式使用地址。同时,在试验床上还开展了IPv4/IPv6过渡技术、路由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等等IPv6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1936年,美国RCA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束射功率管6L6(详见《音响世界》第178、179期介绍)。翌年,屏耗较小的“弟弟”6V6随之面世。稍后,6V6的葫芦形和直身玻璃泡版本也接踵而来,1940年代初,胆管朝着小型化方发展,美国胆界制定的小七脚、小九脚管成为通用标准。  相似文献   

7.
6V6GT是五十年前电子管收音机中常使用的功率放大管。对资深的发烧友来说是一款令人怀念的电子管,对初入门的发烧友来说则是一款在价格和输出功率方面都令人满意的小型束射四极输出管。初期的6V6是金属管,随后并发出了ST型的G管,然后是GT管。最受人欢迎的无疑是GT管。6V6的灯丝效率高、内部电阻小、Gm大,所以容易驱动。由于其输出功率适当,被广泛地应用于业务和民用的放大器中。  相似文献   

8.
IPv6初探     
主要讨论了IPv6的新特点以及首部格式、路由首部、数据包的大小、数据流标签、上层协议校验等具体的技术细节。另外还讨论了从IPv4过滤到IPv6的方法,IPv6与移动通信的关系,以及IPv6以共软件基础的情况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东 《通信世界》2003,(27):48-48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相关研究机构、高校、厂商及运营商陆续开始跟踪与关注IPv6技术发展,投入IPv6技术研发,并相继建成IPv6试验床及实验网络,如6TNet(IPv6 Telecom Trial Network)下一代IP电信实验网、湖南IPv6实验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IPv6试验网、中科院IPv6示范网等。其中:  相似文献   

10.
IPv6旋风     
4月13日,第三届“全球IPv6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ICANN、IETF、IPv6 Forum、WIDE Project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国内的专家、运营商参会。  相似文献   

11.
浅谈6PE与6VPE     
详细介绍了6PE和6VPE在控制层面与转发层面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技术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后,展望了这两种技术在IPV4网络向IPv6网络演进进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夏新DS6     
《数字通信》2005,(12):26-26
滑盖手机因其别致的外观,浓郁的时尚气息风行市场,赢得了无数时尚前卫人士的青睐,夏新电子断成功推出S6、CS6之后,又将推出滑盖拍照新品DS6,再次发力滑盖手机市场。  相似文献   

13.
IPv6对IPv4的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仪 《数据通信》2002,(3):33-37,41
IPv6建立在IPv4协议基础上,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本文简要扼要地介绍了IPv6对IPv4的新特征,包括头部的简化、地址管理、ICMPv6、增强服务质量、内置安全机制、移动性和允许新旧协议共存等。  相似文献   

14.
IPv6骨干网正在逐步建成并走向实用,纯IPv6的骨干网(如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已经出现,而已有的大量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仍存在于IPv4网络中,因此出现了大规模复杂IPv4网络通过IPv6骨干网互联的需求,然而目前没有满足这种需求的过渡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联过渡机制框架,对40ver6过渡机制框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原型系统实现,对40ver6机制框架进行了原理和功能验证测试.为减小路由开销,提出了ISP独立部署方案,增强了40ver6机制框架的可实施性.40ver6过渡机制框架具备对网络和端系统透明性、轻型和可自适应动态选路特性,网络管理维护负担小,可适应于大规模、复杂的网络互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移动IPv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了IPv6的移动性,详细地阐述了它的优点、工作原理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并以此说明IPv6丰富的功能对于移动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很多方便,诸如地址自动配置和路由器发现等。  相似文献   

16.
IPv6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魏亮 《电信科学》2002,18(3):27-31
IPv6的特点主要包括易于配置、易于扩展和安全可靠等。IPv6协议标准化已基本完成,各制造商对IPv6态度不尽相同,但是也有一定共识。IPv6在各国都有一定应用,各国对IPv6态度有所不同。IPv6当前没有广泛应用主要在于业务和应用原因,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对IPv6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述为采用6V6设计制作的推挽AB类功率放大器(见图1),充分发挥出雅号为“高山流水”小功率电子管6V6的作用.使额定输出功率达到13W,电路设计合理而周全,性能卓越,音色动听悦耳(电路见图2)。  相似文献   

18.
5G、云和智能化时代对电信承载网络提出了大带宽、低时延、云网业务快速响应、差异化承载等新需求。基于“固移融合、云网融合”理念设计的新型城域网,能够较好满足这些需求,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介绍了SRv6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新型城域网的组网架构,重点阐述了SRv6在新型城域网中的各类应用场景,在SRv6应用部署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传统PBR、NSH等业务链技术在配置复杂性、部署灵活性、设备互通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业务链的应用范围和部署规模。利用网络编程的优势,SRv6为业务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以新型城域网为基础,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针对政企专线业务开展SRv6业务链的应用部署实践,初步验证了SRv6业务链技术在现网部署的可行性和优势,为SRv6业务链应用提供了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20.
IPv6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属于TCP/IP的网络层协议。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IP协议IPv6(IP Version 6),首先介绍了IPv6的概念、优势,然后分析讨论了IPv6的技术,展望IPv6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