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甲醇生产过程中气相甲醇含量的测定(如动火分析)以及水溶液中甲醇的测定一般均采用铬酸氧化法,其原理是甲醇在酸性溶液中被铬酸氧化生成CO_2和H_2O,过量的H_2CrO_4用碘量法测定: CH_3OH 2H_2C_rO_4 3H_2SO_4 =C_(r2)(SO_4)_3 CO_2 7H_2O 2H_2CrO_4 6KI 6H_2SO_4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持镀银件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外观,都必须防变色处理,通常有五、六种处理方法,但化学钝化法用得量多。经化学钝化后银层表面生成一层由Ag2O、Ag2CrO4、Ag2Cr2O7等组成的钝化膜,以隔离银镀层表面与腐蚀介质的接触,从而防止银变色。该工艺单独使用时抗变色很差,若配合其它防变色工艺,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钢铁零件镀锌后常进行草绿色钝化处理,典型配方如下: 铬酥(C_rO_3)30 g/l 磷酸(H_3PO_4)11ml/l 硫酸(H_2SO_4)6ml/l 硝酸(HNO_3)2ml/l 盐酸(HCL)2ml/l 时间 75—120sec 锌镀层在这种溶液中浸渍所得到光泽的草绿色钝化膜,具有最好的耐蚀性、耐磨性,和油漆有良好的结合力,而且具有草绿色的保护色彩,因此为国防工业所广泛采用。但是关于草绿色钝化机理的研究还很不够,现在还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理论可以解释钝化过程中的反应和现象,甚至连草绿色钝化膜的成份和结构也不清楚。我们曾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  相似文献   

4.
方景礼  余耀华 《化工学报》1985,36(2):171-178
本文用电子能谱(XPS和AES)研究了不同波长光照射后,镀银层表面膜的组成和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1)光波的致变色能力按以下顺序递降2537(?)>3650(?)>日光;(2)同一波长光照射时间越长,变色愈甚;(3)应用俄歇参数方法进行表面元素价态分析,发现2537(?)照射18小时表面约有43%的银为Ag_2O,照射24小时后表面约有18%的银为AgO;(4)XPS测定表明.银层在大气中照射时,表面银先被氧化和氯化,随后氯化物可能转化为Ag_2O,最后Ag_2O被光转化为黑色的超细颗粒的银粒子和AgO.镀银层浸在Na_2S溶液中,然后将一半面积提出液面.让其露在大气中,结果浸在Na_2S液中的部分不变色,露在大气中的部分却变为蓝色.通过Ag(3d)、S(2P)结合能以及M_4VV、M_5VV俄歇峰的测定.证明未变色银表面仍为银,蓝色层则是Ag_2S.因此,镀银层浸入Na_2S溶液后在大气中的变色反应可表示为4Ag+O_2+ZH_2O+2Na_2S→2Ag_2S+4NaOH  相似文献   

5.
银层光照和Na_2S处理致变色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子能谱(XPS 和 AES)研究了不同波长光照射后,镀银层表面膜的组成和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1)光波的致变色能力按以下顺序逆降,2537(?)>3650>日光,(2)同一波长光照射时间越长,变色愈甚;(3)应用俄歇参数方法进行表面元素价态分析,发现2537照射18小时表面约有3/7的银为 Ag_2O、照射24小时后表面约有3/17的银为 AgO;(4)XPS 测定表明,银层在大气中照射时,表面银先被氧化和氯化,随后氯化物可能转化为氧化银(Ag_2O),最后氧化银被光转化为黑色的超细颗粒的银粒子。镀银层浸在 Na_2S 溶液中,然后将一半面积提出液面,让其露在液面上的大气中,结果浸在Na_2S 液中的部分不变色,露在大气的部分却变为兰色。通过 Ag(3d)、S(2p)结合能以及M_4VV、M_5VV 俄歇峰的测定,证明未变色银表面仍为银,兰色层则是 Ag_2S。因此,镀银层浸入Na_2S 溶液后在大气中的变色反应可表示为4Ag O_2 2H_2O 2Na_2S→2Ag_2S 4NaOH  相似文献   

6.
<正> 美国芝加哥的伊利诺爱斯大学以化学教授Boon K.Teo 为首的研究小组已经合成了一个有38个金——银原子的原子基团,它的分子式定为[(CH_3C_6H_4]_3P]_(12)Au_(18)Ag_(20)Cl_(14)根据报导,除了1986年米兰大学G.Lon-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黑化时间、黑化温度和黑化剂浓度对银镀层黑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一种电镀银化学黑化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两步:第一步将银镀件于室温下在0.2 mmol/L的Na_2S醇溶液中预黑化15 min,第二步在0.2 mol/L的C_(12)H_(25)SH溶液中黑化15 min。进一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交流阻抗等方法对镀银黑化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黑化后银镀层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的钝化膜;硫化银粒子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65.9 nm,其自腐蚀电位为-130mV,且黑化后仍保持一定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8.
正镀银层在空气中易变色。在高温、潮湿和有二氧化硫气体的环境中,腐蚀变色更明显。银层变色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影响导电、导热和焊接性能。简单的防银变色方法可以采用重铬酸盐化学钝化或电化学钝化处理,但效果不甚理想,下列方法较为有效:1)采用脉冲电流镀银。通过改变镀液配方,电镀采用脉冲电源,可以提高阴极电流效率,使镀层孔隙率降低,增加镀层密度,并使镀层中含一定质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发表的镀锌层黑色钝化的铜盐法、银盐法及铜银结合法等类型的黑色钝化的参考配方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就其中较为理想的钝化配方的成分含量及其作用、操作条件的影响做了细致的分析,并对钝化液配制时的注意事项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含铬(Cr)(VI)废水,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高效铬酸银(Ag_2CrO_4)/凹凸棒石(ATP)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降解底物,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的凹凸棒石有效控制了Ag_2CrO_4粒子的生长,使其粒径变小;所得复合光催化剂中Ag_2CrO_4的粒子直径约为15 nm,且沉积在凹凸棒石表面;和纯的Ag_2CrO_4相比,Ag_2CrO_4/ATP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复合催化剂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可实现高效分离和快速传输。  相似文献   

11.
《山东化工》2021,50(9)
以玻碳电极为基底,通过电化学沉积法与连续化学浴沉积法相结合制备了氨基酸共聚物/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磷酸银@亚铁氰化银新型复合修饰电极(Aminoacid copolymer/Nd(Ⅲ)-CyHMCPs/Ag_3PO_4@Ag_4Fe(CN)6/GCE)。以此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O_2的电催化还原行为,实验证实各修饰材料成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催化作用,其有效电流密度值达到0.64 m A/cm~2。此外,通过水相红外吸收光谱法对电解液中CO_2电还原液相产物进行测试,表明在工作电极上施加-1.30 V(vs. SCE)的还原电位时,CO_2选择性电还原为甲酸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KMnO4和TiOSO4为钝化剂主要成分,研究6063铝合金锰(VII)-钛(IV)系钝化成膜新工艺,考察钝化液成分、温度、pH值、反应时间对成膜过程及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方案,分析转化膜的形貌和化学组成,采用化学方法考察化学转化膜的耐蚀性能. 结果表明,最佳钝化液配方为:KMnO4 5 g/L, TiOSO4 2 g/L, NaF 0.05 g/L, ZnSO4 0.3 g/L. 在钝化温度50℃、钝化时间15 min及pH值2.7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锰(VII)-钛(IV)系钝化工艺制备的化学转化膜为金黄色,膜质量为589 mg/m2,膜主要由O, Mn, Al, Zn, Ti组成. 锰(VII)-钛(IV)系钝化新工艺环境友好,所制化学转化膜耐CuSO4点滴腐蚀性能优于Cr(VI)转化膜,耐人造海水腐蚀能力与Cr(VI)转化膜相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分子轨道法(CNDO方案),选取了三个晶面层数不同的AgBr晶体模型,对在这些晶体模型(110)表面上的银原子簇Ag_n(n=1,2,3,4)的电子结构及性质以及潜影机理作了量子化学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晶体对银原子簇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Ag_3和Ag_4优先取竖立晶面的结构。并且从Ag_3起,银原子簇的电荷分布成为上正下负的极性体。本文认为,这种极性是潜影的一个重要性质。Ag_3的热稳定性最强,又是银原子簇产生极性的转折点,故Ag_3是形成潜影的最小银原子簇。计算表明,银原子簇的增长是离子步骤先于电子步骤。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辅助均匀沉淀法制备磷酸银(Ag_3PO_4),通过XRD、FTIR、SEM、UV-Vis和PL等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水相中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和清除气相中氮氧化物(NO_x)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立方晶型四足状Ag_3PO_4对可见光的吸收利用好、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几率小,其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MB和清除NO_x的活性均比水相直接沉淀法制备的Ag_3PO_4高。  相似文献   

15.
银是贵重金属之一,对于任何含银废液中的银,都应设法回收。零件镀银后进行化学钝化处理的工艺过程如下:①铬酐-氯化钠溶液钝化→②浓氨水脱膜→③稀硫酸浸亮等。经上述方法处理后,镀银层厚度损失约2μ左右,损失银层约占总银层厚度的20~30%。以我厂为例,电镀每年银用量在200~300Kg。做好废钝化液和清洗水流程的管理,每年回收金属银20Kg以上是完全可能的。绝大部分损失的银消耗在工艺过程①和②废液  相似文献   

16.
镀锌层的黑色钝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供了镀锌层黑色钝化的铜盐法、银盐法、铜银结合法等类型的参考配方,并就配方的成分组成,各成分的作用,含量作了细致的分析,对钝化液的配制方法,操作条件的影响,钝化工艺规程、各工序的操作注意事项、工艺维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以亚甲基蓝为降解物,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比较Ag_3PO_4和TiO_2的光催化性能,探究Ag_3PO_4在不同pH、波长、催化剂用量和亚甲基蓝浓度下的光催化活性,并利用TOC分析降解的矿化效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拉曼光谱仪(R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磷酸银样品的晶相组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Ag_3PO_4光催化活性远高于TiO_2。而Ag_3PO_4在中碱性环境、光照波长不大于535 nm、催化剂用量较大、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不大于50mg/L这些条件下能有效降解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18.
概述镀银层必须进行抗变色处理。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防银变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化学钝化;2.电解钝化;3.化学钝化与电解钝化联合处理;4.浸涂松香香蕉水溶液;5.浸涂白凡士林汽油溶液;6.浸涂特制的导电有机膜;7.浸涂导电清漆;8.浸涂TX防银变色剂;9.浸涂By—2电接触固体润滑剂;  相似文献   

19.
开发了一种黄铜拉链高效钝化工艺,钝化液以苯并三氮唑(BTA)为主,添加了少量硝酸镧和钼酸钠.探讨了钝化液配方、钝化温度和时间对经不同氧化着色工艺处理的黄铜拉链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钝化温度为30℃,钝化时间为2 min.适用于红古铜色、仿金色及仿银色拉链的钝化液配方为:BTA3 ~4g/L,La(NO3)3·6H2O 0.3 ~ 0.4g/L,Na2MoO4·2H2O 0.6~0.8g/L,聚乙二醇6000 1g/L.上述配方简单且安全无毒.经钝化及涂油处理后,黄铜拉链的耐蚀性和耐热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黑齿、金齿和银齿黄铜拉链的高效钝化液。该钝化液以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AMT)为主,并添加少量硝酸铈和钒酸钠作为成膜助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对AMT、硝酸铈和钒酸钠用量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配方为:AMT0.5 g/L,硝酸铈0.5 g/L,钒酸钠1.0 g/L,乙醇5.0 g/L。研究了钝化时间和温度对钝化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温度为30°C,时间为2 min。这种钝化液稳定,成分简单,操作简单,安全,污染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黄铜拉链防变色钝化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