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食品工业》1999,(5):18-18
<正> 食品在加工时或加工后,往往需要添加额外的风味增强剂,使其更加美味可口。在亚洲地区,较受欢迎的风味增强剂为谷氨酸钠、5'-肌苷酸(5'IMP)和5'-鸟苷酸(5'GMP)。此外,肉类和鱼类抽提物、酱油、水解植物蛋白和酵母抽提物(酵母自溶物)  相似文献   

2.
增强食品风味的酵母抽提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食品工业》1997,(10):16-17
<正> 在近几个世纪中,水解蛋白质原料在食品配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食品提供更佳的风味。现时,市场上的蛋白质水解物主要有水解植物蛋白(HVP)、酱油和自溶酵母抽提物三大类;全球的生产量估计为:水解植物蛋白约12万吨、酱油60余万吨、酵母抽提物约5万吨。就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酵母抽提物的应用正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天然风味增强剂--酵母抽提物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母抽提物以独特的调味特性、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关注,现已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香精、方便食品、肉制品、水产制品和饮料等各个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骨干企业的产品各项指标已达到进口产品的标准,但就整体水平来讲还是低于国外先进水平,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我们应加快研制、开发与生产,提高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4.
酵母抽提物风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酵母提取物是利用现代化生物技术,借助酵母体内的多种酶系,外加(不加)某些酶类,在温和条件下,促使酵母细胞自溶,将自溶产物经过滤,浓缩(喷雾)而制成的一种膏状或粉状产品,该产品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其生物效价可与牛肉相媲美,加入食品中,能显著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鲜味,赋预食品厚圆润的感觉,被誉为第三代味精。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酵母抽提物的呈味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要呈鲜成分在酵母抽提物中的作用及影响方式,发现酵母抽提物的呈 鲜主要依靠谷氨酸和核苷酸,而风味则依靠其中的肽或美拉德产物;对酵母抽提物的生产原料来源、生产技术及用途进行了简要分 析。 发现培育高产蛋白和核苷酸的酵母菌种,并采用自溶法、酶法处理酵母细胞为主流技术方向。 同时,新的酵母抽提物产品向风味 酵母抽提物及根据特殊产品定向开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子鼻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将普通饼干、酵母抽提物(YE)饼干、马铃薯饼干和马铃薯-YE饼干的风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发现,4种饼干的风味物质主要为烃类、杂环类和醛类化合物,其中烃类和吡嗪类物质是马铃薯的特征风味物质,醛类物质是YE的特征风味物质.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马铃薯对饼干风味影响较大,可以增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工业》2003,(4):37-37
<正> 今年初国家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首先在米、面、油、酱油和醋五类产品中实施,向社会做出了质量安全承诺。这是继酱油新标准后国家又一次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而如今,人们能通过各种媒介更容易的获得信息,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食物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转基因食品,HVP的有毒性,BSE疯牛病和标签成分的敏感性等问题已不是局限于某些地区,已渐渐成为全球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酵母抽提物添加时间对酱油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未添加酵母抽提物(YE)酿造酱油(编号为YE0),发酵前期(入缸)、中期(发酵30 d)和后期(发酵60 d)添加YE酿造的酱油(编号为YE1、YE2和YE3)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种样品通过GC-MS共检测到4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YE1中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的含量最高,这些物质有利于丰富酱油中的麦芽香、焦糖香、花香和果香,可使酱油风味更加饱满和谐,其中,3-甲硫基丙醛、5-乙基-4-羟基-2-甲基-3(2H)-呋喃酮(HEMF)是酱油典型香气的主要贡献物者;随着中、后期添加YE,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物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与在酱油发酵前期添加YE相比,在发酵中期和后期添加YE对酱油的风味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酵母抽提物生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新鲜面包酵母为原料生产酵母抽提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充分考虑影响酵母抽提物的质量指标以及酵母自溶过程中糖类物质、蛋白质和RNA的降解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了优化的酵母抽提物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1.
利用膜分离手段从肉味香基中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考察咸味香精中的肉味香基以及不同分子量的MRPs对卵磷脂脂质体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肉味香基对脂质体过氧化有抑制能力,其抗氧化能力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高分子量MRPs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中分子量MRPs,小分子量MRPs抗氧化能力最弱,并且MRPs的抗氧化能力与其褐色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鸡精是以新鲜鸡肉、鸡骨、鸡蛋等为原料制成的复合增鲜、增香的调味料.鸡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钠外,更含有多种氨基酸.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国家出台的鸡精调味料行业标准明确定义为: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经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这里为大家介绍咸味食用香精在鸡精调味调香中的应用配方示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态顶空与GC-MS联用对4种品牌"一滴香"、2种品牌牛肉味、1种品牌鸡肉味和1种品牌猪肉味咸味香精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0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醛类、酮类、酯类及含氮、含硫类化合物组成。利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所得105种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一滴香"产品与常用牛肉味、鸡肉味、猪肉味香精有差异,且常用香精的生产工艺及配方是影响聚类分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酵母抽提物为主要原料,在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猪肉香精的热反应,对反应时间、温度、反应物的加入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猪肉香精的热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抽提物10g(19.65%),猪肉酶解液10g(19.65%),HVP(水解植物蛋白)5g(9.82%),半胱氨酸1g(1.96%),甘氨酸1g(1.96%),木糖1g(1.96%),再根据反应物的重量,加入45%去离子水,在120℃的高压灭菌锅中,反应60min,制得猪肉香味较强、总体香气较好的猪肉香精.对该香精的香气挥发物进行分离、浓缩,并用GC-MS分析后,鉴定出2-甲基-3呋喃硫醇、2-呋喃甲硫醇、二氢-2-甲基-3(2H)-噻吩酮、5-甲基-2-噻吩基甲醛、十六碳醛、十八碳醛等重要的香气化合物,证明添加了酵母抽提物反应的猪肉香精,含有重要猪肉香气的化合物比较多.  相似文献   

15.
The binding constants of 14 different flavors (Maltol, Furaneol, Vanillin, Methyl Cinnamate, Cineole, Citral, Menthol, Geraniol, Camphor, Nootkatone, Eugenol, p-vinil Guayacol and Limonene) to cyclodextrins (α-cyclodextrin and β-cyclodextrin)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an UV–Vis spectrophotometric technique. In all cases the binding constant of flavors to β-cyclodextrin are big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one to α-cyclodextrin. This fact is due to the different size of cyclodextrin cavity. As well 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 P of each flavor and the binding constants was found, proving that the driving force for host–guest complex formation is hydrophobic/hydrophilic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用于加热卷烟的核心香料,选取国内外不同产区烟叶原料制备烟叶干馏香料,并利用分子蒸馏技术进一步精制得到不同组分。采用GC-MS和热重分析技术考察分子蒸馏前后干馏香料的成分及热分解行为差异。结果表明:①巴西烟叶干馏香料中的烟碱、吡啶类、糠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而呋喃类、吡喃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低;由湖南、河南和云南等产区烟叶制备的干馏香料各自均有质量分数较高的特征成分。②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精制巴西、云南烟叶干馏香料得到的轻组分中含有较多的烟碱及挥发性香味成分,并且在220 ℃以下可完全热分解释放;分子蒸馏后得到的重组分中非挥发性成分较多,其热分解过程分布在110~350 ℃温度范围内。③将烟叶干馏香料及分子蒸馏产物应用于加热卷烟中,对加热卷烟的抽吸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以提升劲头、香气质和香气量以及改善口感为主;轻组分的提升效果更加全面,重组分可有效提升烟香的前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酱油专用酵母味素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0年,GB18186-2000《酿造酱油》和SB 10336-2000《配制酱油》等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国这相关部,局及中国调味品协会极其重视酱油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本文通过对酵母味素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将生物酶解技术,美拉德反应技术与生物膜超滤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酵母味素的氨基氨,红色指数,溶解性及风味特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酱油专用味。  相似文献   

18.
<正> 酱油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历来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对酱油这种传统调味品相对地提出更高的品质要求。但与此同时,国家取消了许多计划经济时的优惠政策,使酱油酿造的成本大大上升,给许多酱油酿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在当前形势下,单纯通过酿造手段的改进来提高酱油的品质,存在很大困难。 从目前北京市场的情况来看,各种较高档的酱油、调味汁均广泛采用氨基酸水  相似文献   

19.
产酯酵母在黄酒生产中的应用及增香降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一种新型黄酒的发酵方法,将产酯酵母与普通黄酒酵母共同发酵,得到一种新型黄酒,其香味较普通黄酒增加、酒精度降低,并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