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5)
PM2.5作为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控制PM2.5污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建筑室内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研究表明,室内PM2.5污染来源复杂,但频发的雾霾天气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方式能有效降低室内PM2.5污染,但仍需加强设计、施工、运行等各环节,在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3.
住宅室内空气污染一直是在装修后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居住之后很少有人关注,特别是室内的PM2.5污染问题。文章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论述室内PM2.5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针对室外雾霾污染情况给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4)
本文以中国科技馆为例,结合博物馆类型建筑特点,监测分析了3个典型区域(展厅、公共空间、办公室)室内空气PM2.5整体水平;通过分析典型雾霾段室内外PM2.5浓度I/O值,研究各区域室内外PM2.5浓度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拟合室内外PM2.5浓度线性方程,分析影响各区域浓度的因素。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及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治理中国科技馆PM2.5污染措施,旨在为博物馆类型建筑室内PM2.5污染研究及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中国重度雾霾污染的天数激增,范围骤扩。一夜之间,雾霾成为"上口率"最高的词语。其中的大气颗粒污染物PM2.5对人类的危害已经家喻户晓。那么,PM2.5到底是什么意思呢?PM是英语"particulate?matter"的缩写,意为"细颗粒物"。2.5指的是计量单位2.5微米。2.5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20。所以,直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肉眼是看不见的。比PM2.5大的颗粒物是PM10。按照球体体积公式计算,PM10的体积是PM2.5的64倍,大了这么多,可是肉眼还是看不见。比PM10大的颗粒物是PM50。其体积是PM2.5的8000倍,肉眼可见。在房间中,一缕阳光射进来,光柱里有无数微尘在翻飞,那就是PM50和大于PM50的颗粒物。桌面上,落了一层  相似文献   

6.
以雾霾影响下的人员开关窗行为调查为手段,了解和探析雾霾影响下人们的开关窗行为,据此提出相应的室内细颗粒物(PM2.5)污染控制方法。从认知与关注、开关窗习惯和室内PM2.5控制措施3方面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探讨了以控制人员开关窗行为为目的的PM2.5可感知措施、宣传、技术展示等方法来引导建筑使用者的合理开关窗行为,为健康建筑设计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导致关窗并开启空气净化器成为住宅中常用的净化手段,而长时间关窗带来的危害往往被忽视。模拟了雾霾天气下住宅中全时开窗及短时开窗2种开窗方式与空气净化联合使用时对室内细颗粒物(PM2.5)和CO_2浓度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当室外雾霾在中度污染(室外PM2.5质量浓度200μg/m~3)以下时,可以采取全时开窗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控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当室外雾霾污染严重(室外PM2.5质量浓度300μg/m~3)时,可以采取短时开窗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将室内污染物浓度在大多数时间段内控制在限值以下。合理的开窗通风与空气净化联合控制策略为住宅中应对室外雾霾与室内多种污染物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国5个气候分区的12个典型城市,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了2012—2017年PM2.5,PM10,SO_2,NO_2及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各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PM2.5,PM10,SO_2,NO_2日均浓度的变化趋势呈现冬高夏低,年内单峰型、年间双峰型正弦分布的规律,且温湿度变化趋势与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相似;雾霾综合污染指数F存在地区差异性,季节性特征明显且冬季峰值最大;空气污染物的主成分为PM2.5和PM10(累计贡献率大于90%),PM2.5和PM10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线性相关性明显(相关系数大于0.5),SO_2和NO_2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线性相关性不明显(相关系数小于0.3);用考虑温湿度的优化后的雾霾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空气污染因素时,方差数值小,数值离散程度小,分析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9.
陈海嵩 《园林》2016,(4):575-585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雾霾应急的规范体系与制度体系,但实践中仍然存在对健康权保护不足和对财产权、自由权侵害过度的问题。由于雾霾形成机理与传统权利侵害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基于传统公法学体系的行政紧急权力理论无法对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以国家环保义务理论为基础,可以从效果裁量的两个方面入手,对雾霾应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分析。针对目前部分城市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不符合国家环保义务的内在要求的情况,可以根据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对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条件和应急响应措施进行不同程度的司法审查,通过司法途径监督、纠正当前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不当规定。  相似文献   

10.
根据衡阳市区2019年1月~12月的大气污染现状,把PM2.5,PM10,SO_2,NO_2,CO,O_3浓度与上年数据作对比,接着分析了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治理雾霾的主要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31)
根据2013年19月唐山市城市空气质量PM2.5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PM2.5污染具有季节性,冬季污染严重,春夏季较低。PM2.5浓度日变化则呈双峰状态,高峰出现在上午89月唐山市城市空气质量PM2.5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PM2.5污染具有季节性,冬季污染严重,春夏季较低。PM2.5浓度日变化则呈双峰状态,高峰出现在上午89时,次高峰出现在晚上219时,次高峰出现在晚上2122时。地域分布则呈现出越靠近市中心PM2.5浓度越高的特征。PM2.5/PM10的比值为0.606,表明唐山市区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在PM10中的比重大于粗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2.
由于雾霾的影响,PM2.5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在不同天气以及开关窗条件下测试室内外PM2.5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室外的PM2.5浓度受天气影响较大。雾霾天气情况下的PM2.5浓度明显高于下雨和晴朗天气下的PM2.5浓度。同时,在开窗和关窗条件下,室内外的PM2.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跟随性。室内外的PM2.5浓度最大值常出现在8:00~10:00时间段左右。为研究室内外PM2.5浓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居业》2015,(5)
<正>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京接受媒体群访,他指出,有资料明确显示雾霾中二氧化氮与肺癌患病率有密切关系。"只要中国痛下决心治霾,10年内会有明显改善。"雾霾天里,PM2.5是对人体最主要的危害。PM2.5可直接被人体吸入肺部,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而人体的生理结构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因此PM2.5  相似文献   

14.
<正>清华大学4月22日在北京发布首个室内PM2.5(细颗粒物)污染公益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人均室内PM2.5暴露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的4倍。调研结果显示,采样时间段内,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82.6微克,属于轻度污染。并且在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室内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气象台天气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市雾霾天气季节性特征明显,在冬半年出现雾霾天气的频率越来越高,恶劣的空气环境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PM2.5浓度的升高则是形成雾霾天的直接原因.文章选取杭州主城区运河段一个典型沿河住宅小区,通过实测住宅小区居住环境中PM2.5浓度及室外气象参数(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探索PM2.5浓度与室外气象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模拟研究掌握沿河住宅小区PM2.5浓度分布及变化规律提供依据,为改善沿河住宅小区空气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7)
对秦皇岛市点位PM2.5和PM10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样(采暖期一个月,非采暖期一个月),初步研究了秦皇岛市采暖期与非采暖期PM2.5和PM10的污染特征以及采暖期PM2.5质量浓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采暖期PM2.5的平均浓度明显高于非采暖期,约为非采暖期的1.13倍,采暖期PM2.5在PM10中比重也高于非采暖期PM2.5在PM10中的比重。秦皇岛市PM10的污染较为严重,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的日均值均相对于国家二级标准150μg/m3分别超标12.7%和14.0%。采暖期与非采暖期PM2.5、PM10的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倒S"的变化趋势(即早晚各有峰值)。PM2.5质量浓度受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其中与日平均相对湿度、蒸发量具有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不带电绝缘子的自然积污特性与雾霾主要成分间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比较了一年周期内不带电绝缘子的表面污秽度和同期SO2、NO2、PM2.5、PM10浓度间的变化规律,说明了污秽度与各成分浓度间的正相关性。发现SO2、NO2和PM2.5、PM10中的水溶性成分是可溶污秽物的重要来源,PM2.5、PM10中不溶于水的成分是不溶污秽物的重要来源。通过灰关联算法围绕雾霾成分对积污影响的研究发现,在雾霾各成分中,SO2对可溶污秽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PM10对不溶污秽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大气中PM2.5、PM10、NO2和SO2浓度上升时,更易加剧绝缘子表面可溶污秽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在对我国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的室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室内PM2.5质量浓度最高超过500μg/m~3。有效的控制技术是降低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途径,将室内PM2.5污染控制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并对其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PM2.5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梳理。结合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控制技术与标准,提出了我国建筑室内PM2.5控制的下一步研究重点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品德  曾敏 《重庆建筑》2021,20(10):42-45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空气污染愈加严重,有关PM2.5的信息受到广泛关注.PM2.5具有粒径小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PM2.5的治理不仅限于室外,室内PM2.5的治理也至关重要.由于城市办公族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内,对室内PM2.5的治理便成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该文介绍了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标准,分析总结了室内PM2.5的治理方法,可为室内PM2.5的治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特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以沙尘暴、毒雾、光化学烟雾和灰霾等在特大城市时有发生.PM2.5成为加剧大气环境问题的温床,直接导致了我国特大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PM2.5污染的防控,对特大城市局地气候、市民健康和动植物生命安全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在对北京市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重点防控对策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多种污染源管控、不同产业行业节能减排、强化城市规划的先导作用、创新城市管理、加快应急反应体系的建成等方面,就特大城市对PM2.5的防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