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铁》1956,(13)
我厂镇静钢锭由于设备条件限制,采用上小下大不带保温帽的钢锭模。锭模之断面积下口为160×160(m)/(m),上口为130×130(m)/(m),长为1430(m)/(m),涂料为无水焦油,人工涂料,底板为树枝形。由于钢锭模设计的不合理,历年来,钢锭内部中心缩管几达全锭长的70—95%,影响钢材质量。1955年全国铸锭会议期间,苏联专家马立舍夫同志建议采用细流连续补注代替旧有的间断冲压补注的操作。执行以来,切头率有所降低,但内部缩管情况仍未改善,从操作检查,一则由于高铝塞头、水口不能供应而使塞头、水口封闭不严,使细流浇铸  相似文献   

2.
过去曾经提出过近似评定钢锭模受热面壁厚S_A与钢锭横断面D~2(mm~2)及其在模内停留时间τ(分)的关系式:S_A=(1+0.57×10~(-2)τ-0.62×10~(-5)τ~2)×(174-0.016D)D×10~(-3)…(1)此公式是在各种型号尺寸的钢锭模及不同的钢锭在模内停留时间时,钢锭模受热面沿壁厚的平均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获得的。其计算温度采用与铸铁热疲劳韧性温度  相似文献   

3.
英国Foseco Steelmills公司研制了一种新的成本低的钢锭鉴别方法。这种新的Foseco系统主要是在钢锭上标以符号(数字、字母和型状),这种符号实际上是一种陶瓷泡沫。该符号目前使用的三种标准尺寸为2吋×1(3/4)时;5吋×4吋和8吋×8吋。这些符号可用于鉴别浇注炉号,或一次浇注钢水中的各个钢锭。不同的符号也能表示各种质量的钢。用一种快速凝固的胶合剂或用卡盘钉将所要求的符号固定在钢锭模的内壁上。在钢锭浇铸完了以后,符号从钢键模剥离而成为钢锭的一部分。这种系统  相似文献   

4.
一、注后镇静钢锭的计算(一)数学模型考虑到镇静钢锭头部有保温帽,因而高度方向的热状态不可忽视,为此计算采用三维数学模型。1.基本假设(1)一批钢锭是同时浇注、脱模、装炉;  相似文献   

5.
郑皓  袁铭杰  廖经文  梁世标 《炼铁》2000,19(2):31-33
1 概况 韶钢现有生产高炉4座(350m~3×1 305m~3×2 255m~3×1),总炉容为1215m~3。近年来,通过不断改善高炉原燃料条件,提高入炉料质量,狠抓生产管理和炼铁技术进步,高炉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了一定的进步(见表1),但主要指标中高炉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上大下小模用绝热板保温帽浇注重轨钢的头部热工测定情况。通过热平衡计算及钢锭的实际测量表明,9.5吨钢锭用绝热板保温帽的容积比为12.3%是可行的。为减少保温帽侧面热损失,绝热板配方应当改进,建议配加5~8%的无机纤维。为减少保温帽顶面热损失,K_(10)保温剂加入量应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注中向模内添加发热剂和钢锭帽部温度场的测定,研究了发热剂对钢锭帽部的热行为和对钢锭底部夹杂的去除。结果表明,模内添加发热剂能向铜锭帽部钢液提供10多度的过热,能有效地降低钢中大型夹杂的数量,使年度探伤挑出率从1.21~2.04%降低到0.05%以下。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610型镇静钢锭帽口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分布及变化,计算并编制了热平衡图,找出三种不同保温材质对钢锭帽口热效率的影响。热工测定和计算表明:现有生产条件下,本钢一钢厂采用轻质绝热板、保护渣和防缩孔剂铸锭新工艺可使帽口侧向热损失减少15~,20%,向钢锭本体传热增加10~14%,使钢锭成材率提高3%。从热平衡计算结果看出帽口保温材质的热容量在损失中占有很大比例,文中对保温材质的改进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测量30吋×35吋×101吋上大下小钢锭模内凝固的10吨钢锭凝固过程中模壁温室、模壁挠曲及锭——模间的气隙厚度。运用测出的模子内表面温度(可高达1000℃)计算了模锭界面随着时间变化的热流和导热系数。这些导热系数旋即输入双维传热凝固模型。运用此模型研究钢锭表面质量问题,确定镇静时间,研究改善钢锭内部质量并且对不同的保温帽操作及钢锭模设计进行比较。 将凝固模型运用于不同宽度、厚度的钢锭而得到了凝固关系式,用此关系式计算出的各种尺寸的钢锭的完全凝固时间与文献资料相符。此关系式同时考虑钢锭的宽度和厚度,而不像标准的凝固公式那样,只根据凝固的厚度进行计算。 测量表明:浇注15—20分钟以后,钢锭的宽面与窄面均已形成稳定的锭—模间气隙。气隙的形成非常明显地随模子内壁温度的变化而波动。最大的模壁挠曲量和气隙厚度分别为1.0和0.75厘米,而且是出现在浇注以后的3—4小时。测出的模子宽面和窄面的模壁挠曲量与根据为设计最佳模型而建立的钢锭模双维弹塑性热应力数学模型计算出的数值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介绍世界各国(地区)炼钢工业的主要情况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向,并略加评述。一、苏联的炼钢工业 1.钢的产量和品种苏联年产粗钢1.5×10~8t(粗钢=轧制用钢锭+锻造用钢锭,全文同),约占世界总钢  相似文献   

11.
我厂500×2/300×5轧钢车间有端出料了三段连续式燃油加热炉一座,炉子有效长22.156M,有效宽3.596M,双排道,加热钢种为普炭钢及少量低合金钢。使用8时钢锭,一次成材。使用燃料为重油,发热值9500千卡/公斤。炉底共有横水管15根(其中8根为双水管,7根为单水管,均为φ108×12),纵水管4根(φ76×10),光管水冷。  相似文献   

12.
我厂为了解决轧机在轧制第一道工序时,调转钢锭头的操作困难采用了自动调头转盘(如图所示),今介绍如下。当钢锭大头的一端出炉时,开动马达使运输地辊转动,钢锭停在刹车地辊2上。刹车地辊是由槽钢架3和运输地辊分开。1是钢锭托架,用键与主轴11联接托起。自动转盘(规格为160/130×1400毫米),采用每分钟760转、2.8瓦、定额20%的三相交流电动机25和联轴器24连接,带动单线涡杆17与60牙模数8铜质的涡轮16。  相似文献   

13.
新型保温剂——碳化稻壳保温钢锭帽口试验新工艺,代替现行的蛀石、发热剂保温钢锭帽口的工艺,改善了钢锭帽口保温效果,改善了轴承钢和弹簧钢的钢锭中心增碳,提高了成材率,比使用发热剂降低了成本。试验发现:应降低保护渣中含碳量,还应改进帽口设计,增加钢锭帽头的实心高度,好进一步提高钢的成材率和解决钢锭中心增碳问题。经试验认为碳化稻壳是目前最佳的钢锭帽口保温剂。  相似文献   

14.
我厂使用的连续式加热炉为侧面出料型,上方单面加热,炉温1250~1350℃。加热10~16寸钢锭,供热锻之用。炉子全长14米,宽2.6米。该炉子原来使用冷却水钢管滑轨,使用情况为: 1.耗能大,冷却水带走的热量为: Q=(i_出-i_进)×V=(80-15) ×4000=2.6×10~5kcal/h 式中:i_进——进水热焓值年平均值,测定为15kcal/kg; i_出——出水热焓值年平均值,测定为80kcal/kg; V——每小时冷却水耗量,测定为4000kg。城市煤气热焓值为i↓煤=3350kcal/m↑3,那么消耗煤气量=Q/i_煤=(2.6×10~5)/(3350) =77.6m~3/h。 2.由于钢锭从预热段至加热段和均热段  相似文献   

15.
《钢铁》1956,(4)
第一炼钢厂在1955年生产的钢锭较1954年产量超过了16%,比当年的国家计划多生产了×万×千吨合格钢锭,取得这个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了苏联“国家最好的钢铁工人”科列斯尼科夫同志操作的经验和推广了×号平炉全面提前完成国家计划的经验的结果。因而使第四季度的快速炼钢炉数占出钢总炉数的33.0%,为历年来快速炼钢炉数最多的一个季  相似文献   

16.
我厂轧钢车间用的是101.6毫米(4时)钢锭,长1250毫米左右,大小端断面分别为110×110和80×80(毫米)~2。为了便于加热炉推钢,均采取大小头错开搭配。但钢锭进入轧钢机时需把大头的一端放在后面,因此要进行斢头。我们试验了一种自动斢头机’制作简易,使用方便。现就其工作原理与制  相似文献   

17.
生产镇静钢时采用绝热板,保护渣、防缩孔剂组成的热帽技术,成坯率从1978年的78%,提高到85.5%以上;小钢锭的成坯率达到91%。近几年来,采用外铝型防缩孔剂、轻质绝热板、复合颗粒保护渣后,成坯率又有了较大的提高。锭型的改进也是提高成坯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的28吨大扁锭一直到203.2毫米小钢锭都已采用热帽技术,但是,提高成坯率的潜力还不小,必须认真完善热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扩大产品和原料的规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我厂φ400×2/φ300×5轧机上,进行了采用8″(190×190/210×210)、重325kg的A3钢锭轧制75~2和60~2方坯生产性的试验研究,并转入了正常生产。据两个月的统计,共开出4736.477t(因两班作业并受加热炉能力的限制,故产量偏低)、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75~2和60~2方坯。公差达到751_(-0.3)~(+0),对角线差0.5;60_(-0)~(+0.7),对角线差0.5。合格率为99.43%,成材率达95.28%。总产值221万元,利润47万元。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刘丹  谢东凯 《宽厚板》2011,17(2):18-22
基于帽口高度对钢锭内部质量的影响,开展了钢锭本体帽口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体帽口对提高钢锭内部质量、提高钢板探伤合格率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但钢锭最终质量还受前步冶炼、精炼、真空处理等工艺的影响,单靠采用本体帽口不可能完全解决钢锭探伤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厂60优质钢钢锭模由于加工工艺的要求,初期设计为上大下小开底式带保温帽圆形钢锭模。锭模主要尺寸为:本体高2米;平均直径426毫米;高宽比(H/D)4.7;锥度2.5%,帽部浇高350毫米,钢锭单重2.32吨。后根据生产实践锭型更改为封底式带保温帽圆形钢锭模,锭模主要尺寸未变。从锭型看,其特点为:圆型、高宽比大、锥度小,由于圆型锭周边长度比同一面积方形锭小1.3倍,比波纹形钢锭小1.6倍,故冷却效应差;兼之高宽比大,因而钢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