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叶 《西部皮革》2020,(1):26-27
本文通过对比、探讨纺织品异味和皮革气味的测试方法,为气味(异味)检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纺织品异味的来源及检测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纺织品异味的产生和来源以及异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现在执行的一些国内外检测标准作了比较分析,剖析了检测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波场中APS引发丙烯酸丁酯与淀粉的接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微波场中用APS引发土豆淀粉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规律。结果表明 ,淀粉的干、湿状态 ,APS的用量以及微波辐射的方式是影响丙烯酸丁酯与土豆接枝共聚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纺织品异味的来源及检测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纺织品异味的产生、来源及异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现在执行的一些国内外检测标准作了比较分析,剖析了检测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工艺,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淀粉等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醋酸乙烯酯):m(丙烯酸丁酯)=1:2,m(交联剂)=1.25 g,m(淀粉)=15 g时,该胶粘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其抗剥离强度可达140 N/cm.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共聚单体、助溶剂对丙烯酸丁酯改性淀粉反应的影响。共聚单体可提高反应的聚合速率和转化率,改善改性淀粉填充聚乙烯的力学性能。乙醇有助于BPO的分散,提高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乙醇的最佳用量为5%。  相似文献   

7.
新型食品香料——呋喃丙烯酸丁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用氧化亚锡催化呋喃丙烯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 ,并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反应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 ,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产率达 75 %左右 ,产品为一种新型食品香料。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标准GB 18401-2010规定的主观评定方法的缺陷,结合日常异味检出样品的情况,归纳总结出了几种易产生异味的纺织品.通过文献的查阅,总结了产生常见异味的化学物质.介绍了几种可用于异味客观评价的仪器测试方法,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异味测试方法,规避了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为解决主观评定争议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磺酸钠/OP-10为乳化剂的三元共聚乳液的合成工艺。对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及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能有效地提高成膜的硬度、透光性、抗水性,同时还可赋予膜一定的韧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气味仪用于卷烟纸纸中异味检测的可行性。分析了使用气味仪检测卷烟纸纸中异味的影响因素,具此优化了检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气味仪检测卷烟纸纸中异味,对于生产现场控制卷烟纸质量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odour activity value,OAV)、感官评价及多元统计分析,研究黑白胡椒腊肠贮藏期(成品,7、21、35、49、77 d)的气味活性化合物的演变规律,解析异味的特征化合物,并建立风味劣变和货架期预测的有效评价手段。结果表明:共有56种OAV不小于0.1的风味化合物,其中醛类物质总OAV最高(1 724.58~4 682.24)、种类最多(15种),对整体风味贡献率高达85.85%~90.3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除酯类和烯烃类物质,其他各类风味物质的OAV均持续增加,尤其在贮藏35~49 d之间增加最显著;同时产品的颜色变暗,腊味和胡椒味变淡,异味明显加重,可接受度降低。相关性分析确定出17种气味活性物质与贮藏时间和风味得分显著相关,可作为贮藏时间和风味恶化的最佳预测指标。经过OAV分析以及气相色谱-嗅闻鉴定,己醛、反,反-2,4-癸二烯醛、庚醛、辛醛、反-2-辛烯醛、壬醛、1-辛烯-3-醇和反-2-癸烯醛可能是造成黑白胡椒腊肠异味的主要物质。基于OAV大于1风味活性成分,建立一种客观的判别不同贮藏期...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多种异味物质的方法.样品经吹扫、捕集及热脱附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采用外标法定量.对GC/MS的仪器条件、吹扫捕集器(P&T)影响因素(吹扫时间和温度、吹扫流速、脱附条件等)、基质效应、样品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0种异味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峰面积...  相似文献   

13.
淀粉与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生成变性淀粉,可使用许多种引发剂。文章采用价廉的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试验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时间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选取大肠杆菌毒力基因escV、stx2和hlyA为靶标序列构建质粒标准品,快速检测大肠杆菌。通过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测序对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验证,传15代测序验证质粒稳定性。制备escV、stx2、hlyA质粒标准品,对标准品进行检测限、均匀性、稳定性和定性实验。然后利用escV、stx2和hlyA质粒标准品对枸杞子中大肠杆菌进行检测。通过菌落PCR和测序结果表明escV、stx2和hlyA标准品制备成功。PCR体系对质粒标准品检测灵敏度达pg级别,并具有特异性,传15代测序的结果表明质粒标准品具有稳定性。escV、stx2和hlyA质粒标准品检测限分别为3.93×106、2.41×105拷贝/mL和2.14×105拷贝/mL,在25、4、-20℃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性质。escV、stx2和hlyA质粒标准品对34批枸杞子样品检测,escV、stx2没有被检测出,有3批枸杞子样品中检测出hlyA(检出率为8.82%)。参考GB 4789.6—2016《...  相似文献   

15.
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表面改性的超细颜料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涂料印花中织物摩擦牢度,减少黏合剂等助剂的使用,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单体用微乳液聚合法对颜料蓝15∶1进行表面包覆改性,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用量、单体用量等对所制备的超细颜料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和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了改性颜料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单体用量的增加,颜料的平均粒径先增大后减少;颜料分散时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影响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及颜料的平均粒径;表面改性后的超细颜料在无黏合剂存在的情况下,对纯棉织物的摩擦牢度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纺织市场仍旧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对此,我国纺织行业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好地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国际纺织业的贸易增长。而在纺织产品的生产和制造中,纺织企业除了要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困难,更要实现对纺织品的质量提升,打造中国品牌优势。开展纺织品异味检测是促使纺织品质量优化提升的重要检验方式。对提高纺织品异味检测准确性的方式开展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食品接触材料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常常具有异常的气味,可能通过气相传质或直接接触迁移至食品中,不但会引发食品感官特性的变化,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削弱消费者购买欲望,过量摄入后还会危及人体健康。因此,准确识别和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产生的异味物质,对确保食品接触材料的合规以及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挥发性物质气味评估和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接触材料领域的运用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顶空、顶空-固相微萃取、热脱附、电子鼻等气味分析技术,及其与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仪等结合的联用分析技术,并梳理和展望了食品接触材料中挥发性气味物质分析技术发展前景,为有效管控食品接触材料异味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异味的产生,对人体的负作用以及能分析异味的测试方法.列举了消除异味的化学方法和市场上已有的纺织产品实例.叙述了异味吸收剂在实施和使用过程中的局限和可能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的还原氧化引发体系引发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丁酯单体,获得了接枝淀粉浆料,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与表征,本文还对淀粉接枝共聚的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丁酯成功的接枝到淀粉颗粒上,接枝共聚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h,淀粉/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2:1,引发剂的加入量为每10g淀粉中30ml(氧化剂为4mmol/L,还原剂为2mmol/L)。  相似文献   

20.
郁岩  高泉  杨素英  梁青 《中国纤检》2012,(10):44-45
本文就萃取介质、试验仪器、试验条件、试验要求和测试报告的表示等几个方面对GB/T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2912.2—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2部分:释放的甲醛(蒸气吸收法)》和GB/T2912.3—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3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三个标准进行解读,并对三者的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