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邵宇  晏婷 《包装工程》2022,43(10):378-385
目的 以现代设计的角度解析粉彩团花纹饰,探索其传承创新的可能性。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并启发传统纹饰研究,促进传统纹饰在当代设计中的多元融合,给当下设计提供传承与创新理论支持。方法 研究“一带一路”的传统文化艺术源头,以景德镇粉彩纹饰为切入点,用现代设计的法则解析粉彩团花纹饰的形成。对馆藏的典型粉彩团花纹饰举例说明,分析其纹饰在艺术性、功能性及思想性上的独特之处,为传统纹饰在当代设计的创新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索。结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传统纹饰艺术不仅有历史考古与文化收集的价值,也有审美的价值。通过设计角度的解构和分析粉彩团花纹饰的基本特征、文化意义、艺术审美和传承载体等,有利于进一步解读“一带一路”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促进传统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意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蒙古族挥杆套马中人、马、杆的艺术造型并应用于文创设计中,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方法 从套、摔、扑、拌分析挥杆套马的动作,总结人、马、杆的契合关系,提炼关键动作的艺术造型。将关键动作“套”的艺术造型应用于“套马香薰”等贵重金属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设计原理、造型特征、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四个角度梳理设计逻辑。结论 挥杆套马文创设计以蒙古族套马文化为根基,以泥稿塑形、用数据建模、选创新材料,择网络推广,完美呈现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蒙古族文化的创新性延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下一站”天堂影像展为概念,顾名思义,“下一站”必然有“这一站”,以邱志杰、张培力、杨福东、苏夏、高世强为代表的我国当代著名影像媒体艺术家,他们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这一站”的符号人物。我们需求“这一站”的符号人物来连通“下一站”的南北年轻艺术家之间的鸿沟,提携南方年轻艺术家更好地融入全国乃至国际当代艺术市场,也进一步的为提高南方影像艺术家的整体影响力,确立和巩固南方影像媒体艺术的中国中心位置,奠定基础。也是一次连通艺术与产业,艺术与地区,艺术与“人人”的鸿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西周、战国、秦、西汉及唐具有代表性文物为例,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 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文物对比研究、材料科学及加工工艺分析等方法,探索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成因与演变,得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器物的设计特点和发展脉络,设计文化更多体现在“天、地、人”的关系之中,体现了古代“由器至道”“格物致知”的造物思想。结果 证明中国自古以来都存在具有自身特点的设计,其“师法自然”“以人为本”“兼爱及节用”等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当下的设计特征,与时俱进的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设计历程。结论 设计文化的继承不是复古,而是有创新的继承;不仅是“器”或“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的继承。中国的设计就是在“格物致知”和“由知格物”的循环递进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黄爱宾  过山  丁建浩 《包装工程》2022,(S1):336-340
目的 艺术学科发展亟待解决“艺术与技术”有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新文科建设正推进人才培养范式的变革。方法 本文以3D打印和开源设计课程为代表的创客教育课程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的实践提出并开展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结论 取得的经验与成果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贯通提供了可鉴之路。  相似文献   

6.
唐劲羽,讲师,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坏境艺术教学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获2012年“第三届中国民族文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12中国建筑艺术“青年设计师奖”专业组铜奖和2012首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并被评为“2012年度民族文化影响力人物”。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湖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书画认知与管理专家会”于2012年11月6日、7日在长沙市举办,海内外50余位书画研究专家汇聚一堂,对精确认知、科学管理中国书画的诸多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向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并相信“与会专家通过相互交流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成果,将会为中国书画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岳飞  赵鑫  王理  李刚  陈川  于连超 《中国测试》2023,(9):23-30+6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转变。计量科技创新作为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计量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首先介绍计量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计量科技创新的重要指导作用。其次,分析实现计量科技创新的三大路径:坚持“四个面向”,全面部署计量科技创新战略;夯实计量基础,积极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努力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包装与设计》2022,(5):76-85
<正>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由广州美术学院具有悠久传统的装潢系和新兴的数码艺术设计系联合组建而成,拥有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目前共开设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动画四个专业。对于2022届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四个专业基于自身专业的特性,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毕业展主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主题为“为社会而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深度视觉”;动画专业为“生命幻象的延伸”;艺术与科技专业为“面向未来”。这些主题既有对当下的关注,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既有对现实的考察,也有对幻想的捕捉;既有对确定性的疑问,也有对不确定性的好奇……305位同学精彩纷呈的作品展示出了新时代广美年轻学子特有的敏锐视力与新鲜感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知识图谱,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中国知网(CNKI)2003—2022年汉绣研究方向关键词网络图谱,用于可视化分析。汉绣研究的发文量从2010年开始逐年攀升,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艺术特征、民俗文化、工艺技艺、造型规律、传承发展、设计创新等。汉绣研究的最新前沿集中在:发展创新、影像传播、数字化保护等方面。近10年来中国对汉绣相关问题的关注度逐渐上升“;汉绣的传承与保护”“汉绣的创新与发展”是核心主题。今后汉绣研究要确立多学科视角、强化跨领域和机构的合作,最终建构汉绣继承与发展机制、汉绣创新路径与方法,推动汉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清华大学数字艺术地图”的设计为例,展现了小尺度空间中数字艺术地图的新设计实践,强调数字地图的艺术性,并从“校园地理组织与重构”“特征强化与公共参与”“路线推荐与沉浸式体验”等维度入手,阐述了新形式的数字艺术地图是如何改变了我们观看、游览、共创清华大学校园空间的方式,同时这也为校园等小尺度空间的数字艺术地图设计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胡衍谨  张培源 《包装工程》2024,45(2):241-251
目的 分析金农“漆书”的审美特征,并应用到当代汉字设计中,使所设计的字库产品既有金农书法的金石气韵,又符合当代的应用语境,以此促进金农“漆书”艺术的传承和字库风格多元化的发展。方法 从诸多博物馆调研金农“漆书”作品并分析整理,以南京博物院典藏金农“漆书”作品《盛仲交小传》为蓝本,其他作品为参考,从分析造型中的点、横、竖、撇、捺、折、钩等笔画元素入手,凝练与总结“漆书”视觉符号和文化内涵;除了遵循字库字体的基本原则外,还运用“完全复现法”“旧字新构法”“异字结合法”“形意合一法”的创新与传承性的原则与方法,对提取的元素进行重构、融合、创新,最后结合用户思维的研发策略进行设计应用。结论 结合金农“漆书”书法元素进行字库字体设计,可以提升字库产品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让人们更多地了解金农的“漆书”艺术,有利于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有助于探讨解决书法艺术与当代字体设计之间的矛盾关系,为书法艺术在字库字体设计中的应用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进军  杨婧  范正妍  谢磊  李赟  孙远 《包装工程》2022,43(14):17-28
目的 遵循“艺工融合”理念下的跨学科实践教学与设计创新思路,以磁流体科研成果为技术基础,进行科普产品磁流体演示仪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并验证“产学研创”一体化的跨学科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分析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探索其设计创新路径。以需求与用户体验为导向构建创新设计方法,开展产品功能创新与交互设计。通过控制磁流体的磁致相变效应,完成对音乐旋律映射、语音交互映射和表情交互映射的互动演示设计,开发实现交互的实时模拟技术,形成全新的科普产品交互展示模式。结论 挖掘了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创新设计要素与方法,有效验证了“艺工融合”理念下设计创新实践思路,实现理论学习、前沿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综合性大学跨学科教学模式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创新,也为未来类似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影像艺术与数字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交互式影像艺术已经成为科技与艺术间新的融合点。人们依靠科学技术参与艺术体验,感受交互式影像艺术从声音、图形、影像甚至互动所带来的乐趣。5G时代的到来,信息传输将会发生质的飞跃,低延时、高带宽会加速交互式影像艺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将从科技与艺术的双重维度,剖析交互式影像艺术是如何在艺术创作中融合新技术,并推动新时代科技与艺术的深度整合与革新。  相似文献   

15.
以清代补子纹样为例为当下传统文化的创新寻找出路。近年来,在我国“文化自信”的号召下,国潮设计应运而生,活跃于文化消费市场。所谓“国潮”,即中国潮流,具体译为将中国元素融入当下的潮流中并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中国元素亦不是单一的,其复杂多样,杂糅成体,如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精神等。这也使国潮设计表现多样,层次丰富,底蕴深厚。同时国潮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喜好,甚至精神追求,不仅扩大了文化知名度,而且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对国潮设计的发展现状、艺术特点等展开论述,分析出宏观的设计流程,并以清代补子纹样为例进行国潮设计实践。国潮设计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当下的一大趋势,能有效激发文化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6.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测试分析中心是我校2001年以“九五”、“211工程”和“985工程”一期组建,以材料学科为依托而成立的4个公共测试分析中心之一。中心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面向全校开放,是一个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水平创新科技活动的平台,并进一步创造条件向省、市其他高校和企业开放的测试分析机构。  相似文献   

17.
《工业设计》2012,(10):26-26
2012年11月13日下午,在广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清华大学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广东工业设计城发展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暨“2012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北涪论坛”——“设计创新方法”案例推介会茌广东工业设计城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8.
王昕兵  苏雪童 《包装工程》2022,43(22):457-468
目的 通过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技艺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使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表达契合现代审美语境,构建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创新发展新样态。方法 借助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对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进行归类分析。运用市场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整合潮牌服饰设计特征与原则,进行设计耦合。结果 通过“祥瑞凤凰”“喜上梅梢”“文武双全”三类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潮牌服饰方案,形成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兼顾的刺绣新形式,构建创新设计流程。结论 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探索传统刺绣技艺在现代潮流文化中的新形势,实现传统手工艺与潮流文化的结合,从而为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的发展提供新路径,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刘敏敏  苏云波 《包装工程》2023,44(24):492-500
目的 以研发“世遗泉州”闽南红砖文创产品为目的,进行闽南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研究,以期能为闽南传统文化创新运用和活化传承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方法 挖掘“世遗泉州”独特地域文化,解读与梳理当地闽南红砖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价值,并提炼当中的文化符号;结合“日用即道”的设计理念提出研发闽南红砖文创产品要遵循地域性、实用性、情感性和可持续性的设计原则,以创新手段将闽南红砖建筑艺术与现代产品相融合,进行闽南红砖茶文化产品实践设计。结论 将闽南地区独有的红砖建筑装饰艺术与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属性和文化定位的文创产品,在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有助于传承与保护闽南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季铁  闵晓蕾  何人可 《包装工程》2019,40(14):45-57
目的 面向2035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通过分析文化科技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预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趋势,提出设计参与、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思路与技术路径。方法 根据“文化生态—科技支撑—服务创新—设计参与”的研究目标,以文化产业生态研究为基础,按照“内容—工具—场景—资本”的框架,分析、整理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的核心技术与创新模式,提出“人—产品—产业—创新生态”构建过程中的设计参与方法。结论 在“文化经济4.0”的语境下,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关联越来越紧密,面临着泛在生存、万物互联、脑机融合、跨业融合等大的变革和发展趋势。设计的参与应该在“人、社会、文化、科技、服务、产业”六要素之间的融合与协作中,驱动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