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河北省文旅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河北省当前冰雪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当下冬奥新形势和河北区域特点,提出冬奥背景下河北省冰雪文旅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韦华 《西部皮革》2022,(5):108-110
动漫IP元素作为一种创意文化符号,在皮革产品产业链中可以不断产生新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本文以动漫IP元素创意为出发点,分析了动漫IP的概念、形象、功能以及产业孵化路径的形成因素;针对目前乡村文旅皮革产业的发展需求现状,总结了动漫IP元素在乡村文旅皮革产业中的市场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并以此提出了动漫IP元素在乡村...  相似文献   

3.
县级行政区是全域旅游最重要的实施主体之一,县级文旅新媒体需要承担起“特色式小橱窗”与“全局性微导游”的双重角色。文章选取传播力表现较为优秀的县级文旅新媒体账号,分析并比较了其账号建设、内容设计、运营联动的现状。但对照全域旅游视域下县级文旅新媒体的角色定位,这些账号还存在特色不鲜明、运营不细致等共性问题。结合具体问题相应地提出一些具体策略与技巧,此外在县级文旅新媒体建设方向上从“场景”要素建构与“情感”要素认同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体旅融合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释文体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和路径。研究认为在依托文体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彰显出文体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认知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制度联动、资源带动、市场拉动和技术驱动是文体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旅游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很好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十分大的裨益。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来看,应借助文化特色与优势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努力促使文化脉络融入到乡村肌理,增强农村旅游文化的特色。基于此,本文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发展展开论述,先简述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继而重点从深挖乡村文化资源、优化文旅产品结构、创新文旅营销方式、构建文旅的共建共享发展机制这四个方面分析论述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发展策略,最后以文化艺术为例,具体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旅融合是产业创新与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发出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号召,更凸显出文旅融合战略的重要性。文章试图在文旅融合这个大环境下,从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角度出发,结合文旅融合发展要素,提出金华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侗绣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实际调研等方式,对侗绣与产教融合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总结了侗族剪纸绣文化传承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侗族剪纸绣专业产教融合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謇在南通乡村建设实践中奉行“村落主义”,主张发展农村工业,在农业资源丰富的条件下利用农业原材料发展加工业,形成以农业资源利用为主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并将产业经营收益用于本地的乡村和社会建设。张謇在乡村建设实践中的成功举措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实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发展策略,运用多维度的资料搜集与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将“生态价值”、“体旅融合”合一研究,探究云南省“体旅融合”的实践路径,助力开创云南省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进行的各种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一种旅游方式。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黄荆老林风景区体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进行研究分析,并指出创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育项目多元化、培养和吸纳高水平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制定招商引资策略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直面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困境,为乡村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新指导,其中,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四川省邻水县缪氏庄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总结该企业目前的成功经验,包括迎合市场需求、推动三产融合、持续创新技研;梳理出其面临的人才缺失、交通不便、融资困难的问题;最后提出人才振兴、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拓宽融资渠道等具体建议,以期给西部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校园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大。但由于部分学校存在校园文创产品缺乏特色创新与文化底蕴的现象,要求设计人员在校园文创产品设计研发上必须拓宽思路独具匠心。惠州学院将整合学校各二级学院各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并通过校企协同共同设计研发独具校园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3.
罗霞 《福建轻纺》2023,(3):20-26
从空间集聚到产业集群,我国乡村民宿产业一直在迭代发展。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我国乡村民宿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章通过运用PEST分析法对湖南省发展乡村民宿集群的宏观环境进行研究,根据其不足之处从政府顶层设计、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品牌构建和技术创新驱动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为例,立足于阜蒙县农村一二三产业现阶段发展状况,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中存在农村人口流失、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步入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建设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机制,也能从宏观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为了了解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现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各地发展经验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旅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突破口。民族地区地域特色鲜明,生态资源丰富,多元文化繁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舞台十分广阔。为使文旅产业更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文旅资源丰富的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为个案研究,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着文旅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开发力度不够,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单一,文旅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对此,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协同开发,整合文旅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品牌效应,科技赋能文旅,培育文旅人才,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其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河南省玉米产业为研究对象,经研究发现:河南省在农业基础设施、耕地质量、玉米产业化水平、种植标准化及种质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育玉米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构筑玉米安全生态屏障;制定玉米生产技术规范,提高标准化水平以及加大种质资源的研发,培育优良品种等措施来改善河南省玉米产业存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校中企、企中校”的产业学院作为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产业学院作为面向特定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平台,有利于打通从科技强、技术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通道,也是促进校企更高水平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产业学院作为新生事物,一边系着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另一边系着企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发挥好产业学院的双向对接职能需要不断探索。从全产业链、全教育链、全创新链3个方面阐述产业学院的建设思路与方向,建好产业学院关键在于构建高校与企业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固长效的互利共赢合作机制,促进校企产教融合与供需双向紧密联结。  相似文献   

19.
李丹  余欣泉 《西部皮革》2023,(22):16-18
2021年元宇宙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元宇宙的虚拟性、沉浸感、低延迟特征在文化旅游业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皮革小镇文旅产业可与元宇宙进行跨界融合,实现升级发展。目前皮革小镇文旅业存在业态单一、皮革文创产品开发不足、文旅综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建立皮革小镇元宇宙园区和虚拟数字人、设计特色皮革文创数字藏品、培养皮革小镇文旅综合型人才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烟台葡萄酒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助力三产深度耦合、交互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该文基于共享发展理论视角,对烟台葡萄酒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和利益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文旅融合有利于驱动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产业内部资源整合,延伸壮大产业链条并向新业态发展,推动创新科技信息产业化渗透。利益共享方面,文旅融合能够形成多重利益共享机制,助力农业提质增收,促进企业固本培元,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增强宣传扶持力度、深挖文化底蕴以及强化科技信息研发与应用等建议,推动烟台市葡萄酒产业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